摘要:在霍元甲、葉問的時代,中國功夫何曾受過這種窩囊氣,伴隨着大師們不斷的被打,也讓很多人開始質疑武術,究竟是“精於此道”,還是“花架子”。傳統武術還是很厲害的,不厲害的就是練武藝的,比如著名的楊家將,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除了練武也沒有什麼娛樂項目,日復一日拿槍刺人,俗話說:“勤能補拙,熟能生巧”,十幾年下來,各式各樣的武藝已是耳熟能詳。

大師被打倒,中國武術有沒有變弱?您認爲呢?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流傳千古。但從未想到,在一場搏擊比賽中,“太極太極掌門”馬保國大師,被搏擊教練一拳KO,正常比賽連30秒都不到,馬大師被一拳打倒在地!在此之前,也有不少類似的報道,不過都沒有引起網友的注意,比如徐曉東將《裏合腿》的大師打趴,《雷公太極拳掌門》不到20秒就撲街,等等,就像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四兩撥千斤》、《唯快不破》、《以柔克剛》根本沒有出現一樣,只是一眼望去,那些所謂的大師上臺表演,簡直就是一場鬧劇。在霍元甲、葉問的時代,中國功夫何曾受過這種窩囊氣,伴隨着大師們不斷的被打,也讓很多人開始質疑武術,究竟是“精於此道”,還是“花架子”?

爲什麼中國武術是不行的?

也讓人想起周星馳的電影《毀滅之王》,片中的大師兄斷水如流,是個空手道高手。曾打敗各國武林高手,但最終卻輸給了周星馳扮演的何金。特別是那句經典臺詞:“別誤會,我不是針對你的,我是說這裏所有人都是垃圾”。斷水流說這句話,其實側面反映了問題,他的空手道那麼強,他爲什麼會輸給出身於名不見經傳的黃金和白銀?這是因爲武術包含了套路,而搏擊實戰,可以發揮出水平。實際上練武,通常有三個目的,分別是:強身健身,把武術和健身結合在一起,這樣能使自己的體魄更加強壯。練武時,希望光耀門楣,讓自己的門派,在武術界“獨佔鰲頭”。努力練習,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把自己往大里說,這就是保家衛國。

在傳統武術中,

有許多實戰的技巧,只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新的門派誕生了。這幾招功夫,慢慢成了套路,久而久之,便成了絕技。因此不是自由搏擊太強,而是練武的人,不懂得精髓,一直在原地打轉,所以很難更進一步。在一成不變,搏擊日益興起的情況下,他們比武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勝利!而傳統武術無敵,就是希望用“花架子”,能把對手嚇跑。

到底是死是活的傳統武術?

真有這麼糟嗎?答案不是!傳統武術還是比較厲害的,至少霍元甲憑藉真功擊敗了俄國大力士,纔算不上柔道、跆拳道能成功。李小龍憑藉着自己發明的截拳道,更是打出了天下無人能敵的氣勢,梁小龍、洪金寶、甄子丹、李連杰、成龍等功夫明星,除了表演外,橫練功夫也不差。不過隨着娛樂業的興起,總有人想借功夫博取眼球,所以在一些有心人的策劃下,傳統功夫出現了“杜撰”“注水”的成分,就是少林功夫沒有敵手,太極四平八穩,假的不能在假中。如果沒有千斤的力量,那又是什麼東西呢?

欲與敵方交鋒,其自身的綜合素質也不可太差。傳統武術還是很厲害的,不厲害的就是練武藝的,比如著名的楊家將,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除了練武也沒有什麼娛樂項目,日復一日拿槍刺人,俗話說:“勤能補拙,熟能生巧”,十幾年下來,各式各樣的武藝已是耳熟能詳。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那種“專心致志”的精神,顯然有很大一部分是缺失的。

難道中國武術不是很厲害嗎?李連杰的太極拳,李小龍的截拳道,充分證明了中國傳統武術的博大精深。否則爲什麼那麼多外國人,都來中國少林寺學武功,就是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假如中國傳統武術真的不強,那爲什麼會把功夫這個詞列入英文字典, 中國功夫又名揚天下呢?

事實上,在小編心中,中國功夫永遠是最強的,它永遠無法與之相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