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叛徒和漢奸就被人看不起。尤其是一些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將領,他們寧可馬革裹屍、戰死沙場,也不願向敵人低下他們驕傲的頭顱。數千年來,這樣的英雄實在太多了,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三位古代寧死不屈的猛將。

  

項羽劇照

  第一位:西楚霸王項羽。

  楚霸王的威名,相信大家有聽說過。他自幼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發動起義。項梁陣亡後,是他率領楚軍渡河援救趙國。鉅鹿之戰中,他以微弱兵力與秦軍大戰九次,最終斬殺蘇角、生擒王離,逼降章邯。如果沒有項羽拖着秦軍主力,估計劉邦的小股部隊早就被滅了。

  

垓下之戰

  但也因爲項羽過於自負,所以才導致他在楚漢相爭中一敗塗地。後來他被韓信圍在垓下,也絕不投降,而是奮勇殺敵,爲兄弟們殺出一條血路。雖然他最後還是敗了,但卻贏得了後人的尊重。因此,李清照在《夏日絕句》中寫道:“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龐德

  第二位:曹魏名將龐德。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混戰,將領們更換政治集團是常有的事。而龐德最早追隨的也並非曹操,而是涼州軍閥馬騰。他在跟隨馬騰征戰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勇冠三軍。馬騰被曹操收編後,龐德就跟了他兒子馬超。後來馬超兵敗,二人一起投靠了漢中的張魯。因張魯也投降了曹操,所以馬超便追隨了劉備,而龐德則加入了曹魏集團。

  

襄樊之戰

  在襄樊之戰中,龐德率軍支援曹仁。還在與關羽的戰鬥中一箭射中關羽的前額。後來因爲當地發生了連綿幾十天的暴雨,導致漢水暴漲,關羽趁勢水淹七軍,讓龐德和于禁的部隊全軍覆沒。在捉住龐德後,關羽曾勸他投降蜀漢,但龐德卻誓死不降。關羽對他的忠心讚賞有加,但因各爲其主,所以還是殺了他。後來龐德的兒子龐會爲父親報了仇,蜀漢滅亡後,滅了關羽滿門。

  

鐵鉉

  第三位:濟南守將鐵鉉。

  鐵鉉是明初官員,歷任山東布政使、兵部尚書等職。靖難之役開始後,燕王朱棣大軍包圍了濟南城。鐵鉉不肯開城投降,還差點要了朱棣的小命。朱棣命人炮轟濟南城,鐵鉉就安排人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掛在城頭。朱棣對他恨得咬牙切齒,但卻無可奈何,最終只能繞過濟南南下。

  

鐵公祠

  等朱棣率軍南下攻破南京城,自立爲帝后,又讓人復攻濟南城。鐵鉉誓死不降,但最終還是因寡不敵衆,城池陷落。鐵鉉被俘後,朱棣命他投降,他大罵朱棣是亂臣賊子。朱棣怒不可遏,對鐵鉉處以磔刑,還油炸了他的屍骨。後世百姓敬重他的忠義不屈,在山東各地修建鐵公祠來紀念他。而濟南百姓對他更是奉若神明,將他當作鄉土神或“城隍爺”。南明時,朝廷追贈他爲太保、加諡號忠襄,清朝的乾隆皇帝則追贈他諡號“忠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