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又叫“腦卒中”,主要是因爲腦內動脈狹窄,或者是出現閉塞和破裂等情況,進一步就引起腦血液循環發生了障礙,時間久的話還會導致大腦永久性功能障礙。

而臨牀上,腦中風又可以分爲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和出血性腦卒中(腦溢血)兩種,我國大約12秒就會有一個人患上中風,每21秒就有人死於中風,已經成爲我國國民第1位的死亡原因!

中風多半都是“拖”出來的!

在發生腦卒中之前,許多人會有一些“小中風”症狀,小中風又被醫生稱爲“暫時性缺血中風”,其常常發生於中風前的幾天之內,因爲小中風的症狀較輕,病發短暫且症狀常見,所以常被大家忽略。若置之不理,三個月內中風幾率可達30%至50%。

第一處:手指

很多人都會有手指發麻的情況,尤其是老年人更爲常見,但是,若是突然手指發麻,還伴有合不攏的情況,就要小心了,這很可能是短暫腦缺血發作的徵兆。

首先是一隻手或一隻腳失去感覺,然後是一隻胳膊,一條腿,半邊臉或半邊身體變得麻木,但也有的只是幾根手指隱隱刺痛,手不聽使喚,手指攥拳無力等。

第二處:舌根

患者若是出現腦動脈供血不足時,就會感覺舌根發硬,說話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現語言障礙,這多是影響了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所致。

且還會表現爲喝水容易嗆水、喫飯容易嗆着、易咬到舌頭等等,這時,一定要謹慎,及早去醫院檢查。

第三處:面部

由於腦中風是發生在腦血管處的病變,所以,當病變累及到了神經時,就會導致人體出現面癱等症狀,這時就會表現出睡覺單側流口水,吹不成口哨等表現。

甚至還會有短暫性黑蒙,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可恢復,有的人還會伴有噁心、嘔吐、頭暈、意識障礙等等。

第四處:下肢

雙腿或單腿軟弱無力,即使在平地也會摔跤。因爲不論在大腦的哪個半球出現病變,都會導致病變對側偏癱,其程度可有輕有重。

這時,肢體感覺就會出現異常,如腿腳不靈活、無力,這時要警惕,很可能是缺血性腦卒中的信號。

患腦中風的“幕後推手”

現代人偏懶,經常懶得運動以及懶得喝水,這都是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長期不運動不僅會使血液循環減慢,還容易導致大腦、心臟的供血,增加血液粘稠度,易產生血栓,加速腦梗;不愛喝水,會加速血粘稠,產生血栓。

這裏指的是貪喫。現代人偏愛一些重口味食物,如油炸、醃製類,這些食物會升高血壓,加速高血壓性心臟病死亡,卒中死亡的危險相關性。

不光是肉體煎熬,心靈煎熬也同樣會導致腦卒中,情緒過於激動或者壓抑,會導致血壓升高,血管劇烈收縮,加速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腦中風,遠離血管病,多做這2件事

補充兩大“營養素”

1、補充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人體必須脂肪酸,有預防腦梗、心梗的作用,是目前現代人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

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不多,有深海魚、蘇子油、核桃油等食物,其中蘇子油含量居高,達到66。7%以上,是α-亞麻酸的良好來源。

補充方法:每日可以將5ml蘇子油拌入酸奶或者淋湯即可,這樣最大限度的保留營養素,有助於身體吸收。

2、補充葉酸

葉酸能促進高半胱氨酸轉化爲對血管無損害的蛋氨酸,還能降低血液中半胱氨酸的濃度,進而降低腦中風和冠心病的發病率。

補充方法:番茄、胡蘿蔔、白菜、萵苣等蔬菜。

常做兩個“清栓”動作

1、按摩頸部少中風

將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髮熱發紅爲宜。

這樣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促使已硬化的頸部血管恢復彈性,改善大腦供血,預防中風發生。

2、空抓手防腦溢血

左右手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缺少鍛鍊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經常鍛鍊左手,可以鍛鍊右腦,減少病變發生。發現頸動脈有斑塊怎麼辦?

我們特邀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趙志青教授,帶你從源頭上了解頸動脈狹窄究竟如何發生,指導你科學有效的防治腦梗, 爲你答疑關於頸動脈狹窄的所有疑惑。

我們們很少見到有哪一個人因爲腦梗(比方說偏癱、失語、不能動),通過藥物治療、再手術又可以下地活動、又恢復了這種功能的情況極少。這種往往是因爲缺血還沒有造成壞死,是一個"分水嶺梗死",介於好和壞之間時通過手術、藥物來使它恢復到了正常。

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通過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增加一些鍛鍊,達到預防動脈硬化、頸動脈狹窄的目的,才能從根本上預防頸動脈狹窄引起的腦中風。

一旦真正發生腦梗、壞死,往往就是不可逆的,所以建議頸動脈有狹窄的病人積極地治療,防止腦梗的發生。

在工作的這26年中,我一直致力於血管外科的工作。作爲一名血管外科醫生,我的使命就是用最安全、最有效、最低傷害的方法,處理、治療動靜脈血管所產生的相關疾病,恢復器官的正常血流供應。

從工作到生活,從技術操作到知識傳播

平時工作中,我一般是通過外科的一些治療手段幫助病人治療疾病,儘可能地讓組織器官恢復正常功能,從而改善病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現在,在這裏,我想將工作中運用的技術手段和積累的經驗或者經歷分享出來,讓更多的人避免疾病的“迫害”。

第一,瞭解頸動脈狹窄對腦梗的影響

我會講到頸動脈狹窄的原因和症狀,以及頸動脈斑塊會對身體產生的不利影響。幫你加深頸動脈狹窄導致腦卒中,造成嚴重後果的認知,讓你從頸動脈狹窄的角度,對中風有一個新的瞭解。

然後,再看看腦梗的情況,你就知道,如何讓這件“倒黴事”別落在自己身上。

第二,醫學干預

我會從檢查、治療、預防三個層面,來幫你弄清楚醫生的思維方式,讓你與醫生交流時不再“一頭霧水”,瞬間理解他的前後邏輯,讓治療更安心。

何時用藥,用什麼藥?哪些情況需要手術治療,選擇哪種手術方式更合適?你肯定有類似這樣的困惑。所以,你不僅可以把這些解決方案運用到你的生活或者工作中,也可以告訴身邊需要的人。在這裏,我還會分析那些重要卻又容易忽視的問題,幫助你降低罹患中風的機率。

第三,預防措施

我會探討腦梗如何預防,從不良生活習慣的改變到醫學干預手段的正確運用,這也是我會跟我的父母親人、我的朋友以及我的患者講的話。當你有了一個更通暢的頸動脈時,我相信,你發生腦梗的危險會更低,更能感受到身體健康帶給你的幸福和快樂。

我是趙志青,誠邀你加入我的《頸動脈有斑塊,怎麼做?》課程。

希望大家可以給朋友們多多分享,多關愛家人。點擊下方專欄即可購買收聽課程↓↓↓

臨牀上,我遇到過各種各樣狀況的病人,有的因爲及時、積極的治療,很好地控制了病情;有的因爲疏忽或者其他一些原因,沒有得到正確的救治,造成嚴重的後果。

腦中風是一種可能瞬間就會讓人失去尊嚴的疾病,伴有“嘴眼歪斜、智力低下、癱瘓在牀”等情況的出現,更壞的後果是“死亡”。極少且非常幸運的人也許還可以正常生活,但更多不幸的人會深受其害。

我想,“我需要做點什麼”。

願你擁有強健的體魄、睿智的大腦,並對生活充滿信念,可以陪伴家人看盡世間的喧囂與繁華,能更自在、從容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當然,我要感謝所有來我這兒就診過的患者,是他們,讓我積累了豐富的外科經驗並且充實了這門課程。所以,藉此機會將這門課程呈獻給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