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面對追捕他跳江逃走,25年後騎行七天七夜回來自首

“25年來,我潛逃在外過着非正常人的生活,東躲西藏,惶恐不安,這些年沒能贍養年邁的父母親”。面對大隴派出所民警,潛逃在外25年之久的汪某明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反倒顯得格外輕鬆。

5月28日上午8點,一位黑黑瘦瘦的中年男子遠遠地站在安徽省當塗縣公安局大隴派出所院子的拐角。副教導員施亞南一進派出所就注意到了這個似曾相識又不同尋常的“羣衆”。

“汪某明?”

“嗯!”

“你怎麼過來的?”

“從北京大興騎電動自行車來的,騎了 七天七夜!”

亡命天涯 惶惶不可終日

1995年,馬鞍山段長江水域出現一夥專門搶劫過往漁船的犯罪團伙,這羣“江匪”窮兇極惡,短短時間瘋狂作案33起。抓捕過程中,該團伙成員悉數落網, 而年僅22歲的汪某明卻跳江逃走,這一逃,就是25年

25年來,汪某明不敢用真實姓名,化名“李忠武”在全國各地流竄生活。他不敢交朋友,怕時間長了被別人發現。他不敢回家,只能到處打短工維生,在各地輾轉流浪。沒有身份證,他走累了就睡公園,住橋洞,每當在路上看到警察就提心吊膽。25年間,汪某明的父母相繼去世,他不敢回家,只能偶爾給家裏打電話問問情況。

(網絡配圖)

動之以情 促其迷途知返

2011年,剛剛分配到大隴派出所工作的新警施亞南就聽所長講起了汪某明的案件,有人說他已經死了,有人說他已經漂白身份重新生活,甚至還有人說他其實就住在附近,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沒人認得出來了。自此以後,汪某明成了大隴所工作中繞不開的話題。

十年間,大隴派出所換了一任又一任的所長,抓捕汪某明的“接力棒”也一棒一棒地傳遞了下來。2020年年初,大隴派出所定下了歷年在逃人員清網的工作目標,首先就是已經潛逃長達25年的汪某明。大隴派出所將傳統方法和科技手段相結合,重新梳理汪某明在本地社會關係,並且上門到汪某明家宣傳政策。

汪某明在派出所與家人重逢

投案自首 終於如釋重負

2020年5月20日,從家人處瞭解到公安機關的政策後,汪某明徹夜未眠,第二天,他終於下定決心投案自首。

多年的逃亡生涯,使得他異常多疑和敏感,他不信任任何人,獨自一人從北京大興出發,騎行一千多公里,歷時七天七夜到達大隴派出所。

到案後,面對民警和家人, 汪某明如釋重負,長長地舒了一口氣,25年非人的生活,如今已經47歲的他第一次這樣坦然地站在衆人面前。 “你們說的對,我要爲我的過去犯下的罪行買單。

編 輯 | 鄭劉心帝

審 核 | 徐琦

作 者| 當塗縣公安局 蘇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