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來自中非共和國的寧波大學留學生“丫丫”,疫情期間一直留在中國,成爲中國抗疫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看到網上那些不實信息後,他又多了一個角色——中國抗疫故事的講述者。在疫情期間,共有22名留學生自發參與中國疫情防控工作,組建了寧波大學留學生抗疫志願服務隊,活躍在校園疫情防控一線。

通訊員鄭俊朋 柴達才

“我用眼睛看,用耳朵聽,親身感受,所以我知道網絡上有些東西是謠言。”來自中非共和國的寧波大學留學生“丫丫”,疫情期間一直留在中國,成爲中國抗疫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看到網上那些不實信息後,他又多了一個角色——中國抗疫故事的講述者。

融入寧波融入中國,爲中國抗疫加油鼓勁,“丫丫”只是寧波大學衆多留學生的一個縮影。寧波大學有留學生近3000名,他們化身成爲中國抗疫的加油鼓勁者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踐行者。

面對海外家人朋友的擔心,“丫丫”自發錄製了一個視頻,表示在甬的留學生都很有安全感,因爲當地政府從保護大家生命健康的角度制定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他認爲這些措施有力地阻止了新冠病毒的傳播。同時,這些政策規定不是針對外國人,更沒有針對非洲人或某一個特定羣體,而是面向所有人。

與此同時,寧波大學醫學院的留學生們利用在中國學到的醫學知識,積極投身本國抗疫工作。寧波大學伊朗籍留學生月亮目前擔任中伊防疫互助小組醫療信息翻譯組的組長。“伊朗醫生會將遇到的問題轉給我們,由我們翻譯給中國醫生,得到反饋和解答後在第一時間翻譯成英文和波斯語轉達給伊朗一線的醫生和工作人員。我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居然會變成一個急救‘生命鏈’”。

疫情暴發後,寧波大學國際交流學院立即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學院院長、書記擔任組長,要求留學生管理人員立即結束輪休狀態,組建防控隊伍。寧波大學漢語言專業留學生喬樂來自馬達加斯加,疫情暴發時來中國還不到6個月,看到老師們如此盡心盡力,他也想出一分力,便主動加入志願者隊伍,和中國志願者一起,負責門禁登記。在疫情期間,共有22名留學生自發參與中國疫情防控工作,組建了寧波大學留學生抗疫志願服務隊,活躍在校園疫情防控一線。

在疫情最喫緊的時候,來自也門的2017級留學生哈樂比和一些朋友籌集了價值107萬元的抗疫物資捐贈給廣州、武漢等地區。5月14日,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捐贈儀式,哈樂比向學校捐贈了1.5萬隻口罩。“在也門已經不能開展正常學習的情況下,我還能在中國享有學習的機會,特別感謝寧波大學。”哈樂比在捐贈儀式上說道。哈樂比非常理解中國採取的防疫措施,正是以人民爲中心理唸的直接體現。他在寧波大學見證了中國的抗疫故事,非常認可中國衆志成城取得的抗疫成果。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