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芸煙

北京時間5月27日,孟晚舟迎來了她的審判結果。加拿大法庭裁定,她的案件符合引渡的“雙重犯罪”標準,引渡程序將持續。這也意味着,孟晚舟仍然無法獲得自由,只得繼續留在加拿大,面對着美國方面的引渡訴求。

這場關乎個人自由與民族信仰、國家利益的戰役,已經整整持續了1年半時間,美方還是緊咬着孟晚舟在伊朗貸款一事不放,企圖藉此遏制華爲版圖擴張事業。

但比起對面咄咄逼人的醜惡嘴臉,令我印象最爲深刻的,還是孟晚舟在事件發生後,始終大氣溫婉的形象。每每出現在大衆前的她,總是穿着時尚,面帶笑容,不時揮手示意,回應着國人的關心,甚至是外國媒體記者質疑的眼光。


我想起,在被捕軟禁在家中時,她在自己的社交賬號寫道:“我在溫哥華,已回到家人身邊。我以華爲爲傲,我以祖國爲傲!謝謝每一位關心我的人。”

面對一個國家的力量,她不害怕麼?有沒有哪一刻,想到自己可能再也不能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到父親身邊?


我至今都記得,在申請保釋成功後,孟晚舟含着熱淚看向丈夫劉曉棕的身影。也許,我們都忘了,拋開華爲常務董事的標籤,孟晚舟也不過是平凡的女人。

之所以選擇堅強面對,是因爲相信自己背後的國,相信自己奮戰了二十餘載的華爲,一直在爲着自己的自由而努力。而這份堅信,與她的成長經歷也有很大關係。

翻開孟晚舟的人生履歷,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從灰姑娘轉變成公主的故事。沒有富二代的光環,更多時候,她總在一個人匍匐前進着。從小祕書到華爲未來接班人,她踏着鮮血與汗水,走過了前半生的每一步路。這一走,便是近五十餘載。

少時獨立,任家有女初養成

父親任正非按照當地習俗,倒插門做了孟家的上門女婿。根據當時情況需要,任正非與孟家約定,出生的孩子姓孟。

1972年,晚舟便隨了母親的姓,全名喚作孟晚舟。幾年後,弟弟孟平出生。

她的童年是在貴州度過的。12歲那年,父親轉業到了深圳南油集團,將她和其他家人也接到了深圳。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深圳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各項基礎設施還未完善,條件十分艱苦。


後來,孟晚舟在《風箏》一文裏,提及這段經歷:“父母響應黨的號召,在深圳艱苦工作,他們住在漏雨的環境裏,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

在簡陋的屋內相處裏,成全了父女兩人爲數不多的團聚時光。

可以說,在孟晚舟的青少年時期,部隊出身的父母對自己的教育,與他們聚少離多的狀況,以及艱苦的環境,都讓她養成了獨立自主的性格。

很快,爲了不影響孩子的學業,在上中學的孟晚舟被送回了貴州老家,與爺爺奶奶共同生活。

幾年後,孟晚舟從華中理工大學畢業,進入了一家建設銀行工作。一年以後,這個銀行網點被撤銷,其他同事紛紛另投他處,孟晚舟開始思索下一步的打算。

坊間傳言,父親任正非在這時向女兒孟晚舟拋去了橄欖枝,他說:識人’是社會的必修課,你來公司上班吧。


但那時,華爲不過是個剛成立5年,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在幾番思考下,21歲的孟晚舟進入了華爲。

祕書出征莫斯科,街頭更換盧布驚魂

不同於其他的富二代,有父母加持,一進入公司,就空降管理崗位。任正非給女兒安排了前臺接待員這個最底層的崗位,希望她從頭做起,好好積累能力。

那時的華爲,正處於發展關鍵時期,人少事多,分配給孟晚舟的工作自然不會少。在公司裏,她要負責接電話、協作銷售部和服務部、打字、製作產品目錄、安排展會任務。


雖然事情多到忙不過來,但並未改變孟晚舟細緻的品性,每一項工作認真仔細的完成,在其中磨練自己的“耐心”和“識人”的能力。

後來對這段經歷,孟晚舟不無打趣地說:“我是華爲早年僅有的三大祕書之一。”

1996年,公司第一次參加國際通訊展,孟晚舟隨團去了莫斯科,發生了一件著名的換盧布事件。

那時,領導讓孟晚舟和幾個年輕同事一起去將美元換成盧布。作爲莫斯科街頭少有的華人面孔,她們的身影自然是引人注目的,更何況,這幾個小姑娘還抱着幾十捆盧布。

她們跑去了銀行換盧布,當錢從兌換窗口裏塞出來時,幾個小姑娘不約而同地抱着錢往賓館狂奔。結果等到了賓館,鎖了門才發現,少了100美元盧布。

還好,領導念在姑娘們還年輕經驗不足,沒有過分責難。


但這個事件,卻給孟晚舟上了深刻的一堂課。在回憶起,那段時光中,孟晚舟說:“二十多年來,一批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與公司共同成長,華爲包容了我們的懵懂、稚嫩、固執、甚至失誤。在無數將士沙場鏖戰毫不退縮的背後,包容始終是抹不掉的底色。”

謹記爲父叮囑,事業高峯來到

1998年,是孟晚舟在華爲工作生涯的轉折點。這一年她拿下了管理學碩士學位,從行政崗位轉到了財務崗位。從被動接受任職裏掙脫了出來,開始爲自己的未來規劃更多可能。但這一路少不了父親嚴厲的叮囑。

任正非曾公開怒斥女兒管理的財務團隊:"不知從何時起,財務忘了自己的本職是爲業務服務、爲作戰服務,什麼時候變成了頤指氣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父親的一言一句,都在敲打着孟晚舟作爲華爲一份子的心,時刻提醒她,以着一顆謙遜的心前行,身在其位,必盡其事。

正如她在清華大學的演講裏說“金子其實不發光,選擇比天賦重要。”,後來的經歷告訴她自己原先的選擇,是正確的。從那以後,孟晚舟成長得很快。


2003年,她負責建立全球統一的華爲財務組織,改革項目包括組織架構、業務流程、財務制度和IT平臺,項目實現了全球財務組織高效運作,節約成本的目標。

兩年以後,這個體系進入了統一化標準化建設,孟晚舟又主導建立了五個賬務共享中心,它們將覆蓋支持全球的會計覈算工作。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由孟晚舟主導的華爲全球集中支付中心,也在深圳落地了。

2007年,孟晚舟又負責了華爲集成財經服務的變革項目,爲各級經營組織提供更完善、更準確、更有價值的財務數據。華爲實現了持續爲客戶提供高品質綜合解決方案。

十幾年間,肉眼可見,孟晚舟在飛速成長,一件件完成項目,爲華爲財務體系乃至整個華爲集體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很快,在2011年4月17日華爲公司官方網站上,首次公佈的董事會及監事會成員名單裏,孟晚舟的名字赫然在列。她成爲了公司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常務董事、CFO。


7年以後,也就是2018年的3月23日,經持股員工代表會投票選舉,孟晚舟出任華爲副董事長。

直到12月初,美方要求加拿大方面逮捕孟晚舟事件發生...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我曾看過一個分析指出,孟晚舟的名字或源於兩句詩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或許任正非和前妻孟軍,都希望女兒孟晚舟不要做溫室裏的花朵,去經歷世事,體驗各種風雨打擊,成爲那個在暴風雨中心依舊矢志不渝、堅定自己信念的孤舟。

事實證明,在他們的獨特教育下,孟晚舟做到了,即便對抗着一整個國家勢力,依舊不卑不亢,堅定地前行在自己設定的康莊大道之上。

正如在清華的演講上,孟晚舟說的那句:“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對於現在的她來說,支撐她走下去的,便是作爲中國人的傲氣,作爲華爲人的自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