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初,位於安徽涇縣雲嶺的新四軍軍部一派繁忙景象,日寇即將進犯,新四軍指戰員們一邊緊張地準備作戰物資,一邊自上而下展開戰前動員。
唯有軍部出奇的安靜,新四軍軍長葉挺正在對着牆上的地圖“面壁”靜思呢。這位北伐名將早已不是第一次這樣面對強敵,對“敵強我弱”這種狀況已經司空見慣。他有一個習慣,每逢大戰,總會一個人在地圖前琢磨一番,期間不許有人干擾。
幾天前,軍部偵察科向他報告敵情,10月4日起,日軍將掃蕩新四軍軍部駐地。葉挺命令偵察科繼續監視日軍動態,然後親自帶人觀察了周邊的地形,回到軍部後,又獨自對着地圖琢磨了許久,一個縱攬全局,又適合新四軍作戰特點的戰役方案形成了。
偵察科又報來情報,來犯之敵是日本華中派遣軍15師團和17師團各一部,外加汪僞的軍警特務,總計10000多人,他們將從南京向新四軍撲來,日軍總指揮是號稱“常勝將軍”的三木石太郎。
幾天後,日軍果然如約而至。他們天上有飛機掩護,地上有騎兵開路,一路上浩浩蕩蕩,氣焰囂張,拂曉時分,日軍騎兵隊便搶佔了烏龜嶺。
但烏龜嶺上除了僞裝的工事和棚屋外,日軍沒見到一個新四軍。惱羞成怒的日寇一把火燒了山神廟,接着越過山嶺,撲向村東的合樂橋,在這裏,他們終於與新四軍守橋部隊交上了火。
守橋部隊是新四軍1營,他們遵照葉挺的命令,稍作抵擋便主動撤向大嶺,沒想到日軍騎兵衝過合樂橋後馬不停蹄直奔汀潭,根本不去理會“敗退”的新四軍。很顯然,敵人的企圖是直奔目的地雲嶺。
1營長許振國罵道:“狗日的小鬼子,不走陽關道,偏闖鬼門關!”
副營長請示:“鬼子沒跟過來,現在怎麼辦?”
許營長呵呵一樂:“咱們也別閒着,湊熱鬧去啊!”他命令全營殺回馬槍,向東山跑步前進。
日軍騎兵150多匹高頭大洋馬一路狂奔,半個多小時就趕到了關聖殿,卻驚訝的發現馬隊鑽進了“死衚衕”:成堆粗大的松樹橫在前路,一時半會根本搬不了,路西有滾滾激流,路東是可怕的東山,山上樹木茂盛,地勢險要,似有伏兵。
頭馬過不了路障,後面的馬匹又陸陸續續衝上來,不一會兒,這條不到4尺寬的古道上就擠滿了鬼子騎兵,大洋馬被繮繩勒得前蹄直立,原地打轉,亂作一團。
按葉軍長的命令,新四軍一個加強連早就埋伏在西山上,連長的駁殼槍打出第一槍,隨即,全連7挺捷克式輕機槍,2挺馬克辛重機槍一起開火,數不清的手榴彈暴風雨般地砸向鬼子,頓時打得鬼子人仰馬翻,一片混亂。
日軍騎兵隊長大佐鈴木第一個中槍落馬。這隊騎兵一旦沒了指揮官,更象沒頭的蒼蠅,人打馬,馬壓人。這時,殺“回馬槍”的1營抄小道隨後趕來“湊熱鬧”了,他們居高臨下,瞄準齊射,手榴彈拴成捆往下扔,打得鬼子躲無可躲,走投無路。
這場伏擊戰前後打了不到兩小時,日軍騎兵幾乎全隊覆滅,僅有一些受傷的馬狂奔亂跑,還有少量滾下馬鞍的殘兵逃進山林,也因身負重傷或勢單力薄,被“青抗會”、“農抗會”或“兒童團”俘獲。
日軍大部隊在下午2時左右趕到了,他們動用野炮狂轟新四軍的伏擊陣地,但新四軍加強連打掃完戰場早就撤向了轎頂山。
日軍總指揮三木石太郎從望遠鏡中發現,有一股新四軍部隊出現在大嶺,他一聲命令,大批日僞軍兵分兩路向大嶺包抄而上。
原來這是新四軍1營故意露的破綻,目的就是讓鬼子注意上他們。見鬼子開始圍上來,許營長命令:“撤!”隊伍立即隱入了山林,快速向四顧山撤退。日軍緊追不放,又追到四顧山下。1營根本就沒想在四顧山停留,隊伍繞着彎兒又轉到了小嶺山坑了。日軍好不容易發現目標,哪裏肯捨棄,他們潮水般地湧入小嶺山坑。
其實所謂的小嶺範圍大得驚人,因爲它山連山,嶺接嶺,大大小小有近80個山頭。小嶺坑內有13條狹長的山衝,到處是狹窄的河谷和製作宣紙的破棚屋,地形十分複雜。日僞軍上萬人馬湧了進來,差不多把小嶺都擠滿了。
這時,天色已經完全變暗,被新四軍牽着“牛鼻子”溜了半天的鬼子累了,困了,也餓了,可他們無心在此逗留,一是因爲此地的地理環境對他們不利,再就是三木石太郎心裏實在窩火,這麼大規模的掃蕩,到現在爲止還沒有真正捕捉到對手,這對於這個號稱“常勝將軍”的傢伙來說就是“奇恥大辱”。
突然,東南天空飛起兩顆綠色信號彈,接着一陣軍號聲劃破山林的寂靜,頓時伏兵四起,滿山遍野響起機槍、迫擊炮的聲響,三木石太郎知道,對手終於現身了。
埋伏在山頭的新四軍3營擔任此次襲擊的主攻部隊,他們的任務是“打掉氣焰,磨掉棱角”,這是葉軍長親自交代的任務,特別要求他們不要戀戰,完成任務立即撤出。3營狠狠地敲打了一下鬼子後,按照軍長的命令悄悄撤出了小嶺。
此時的葉挺正在轎頂山觀察戰況,他從望遠鏡裏看到小嶺火光沖天,槍炮聲密集,扭頭對周參謀長說:“鬼子要跑了,立即命令封鎖江面。另外,通知友軍準備迎敵!”
葉挺的全盤計劃是新四軍與國民黨52師來一次合作,兩岸夾攻,把日軍消滅在青弋江面。可是參謀長不一會兒就回來了,他告訴葉挺,52師失去聯繫,且不知去向。
“52師嚇跑了!混賬!"葉挺生氣地一揮手杖命令:“不管他了,我們幹我們的,命令部隊全力追擊,不能讓鬼子逃掉。”
可是,日軍憑藉着飛機的掩護,很快便泅過了本來就不寬的江面,快速向徑縣縣城移動。
周參謀長迅速調兵遣將,最後率領教導隊、服務團分批東渡青弋江向縣城追擊前進。
正如葉挺所料的那樣,國民黨劉秉哲的52師果真跑了,而且跑得無影無蹤,這倒是便宜了日軍,他們一槍未放便佔領了涇縣縣城。不過,日軍並沒在縣城久留,搶了糧食,掠了一批雞鴨肉蛋便匆匆忙忙離開了縣城。出城時一把火燒了左家祠堂和王家祠堂。
放火就是日軍的開拔信號。駐官塘的另一部分日僞軍見縣城火起,也開始在官塘放火,然後一起向大幕山聚集。很顯然,敵人企圖通過52師的防地弋江鎮北逃。
下午3時,新四軍收復涇縣縣城。城裏關門閉戶,冷冷清清。左、王兩祠堂仍在燃燒。葉挺命令教導隊巡邏搜索,其餘部隊派人救火。服務團也行動開了,創新張貼標語口號,向民衆宣講抗戰,宣讀安民告示,許多商戶陸續開門恢復了營業。
這時,天空突然飛來四架飛機,在縣城上空盤旋。葉挺抬頭一看,對周參謀長說:“這是運輸機,告訴戰士們不準開槍!”
飛機轉了兩圈,扔下了許多麻袋和木箱。戰士們打開一看,一個個全樂了,那麻袋和木箱裏裝的都是彈藥和餅乾、罐頭,還有新四軍奇缺的藥品。有個調皮的戰士興奮的向天空招手,嘴裏喊着:“小鬼子給我們送給養來啦!謝謝了,鬼子先生!”
一旁的連長說:“鬼子是得好好謝謝我們軍長,他們的行軍線路圖還是我們軍長給畫的呢!”
正如連長所言,日軍從踏上新四軍的“地盤”開始,就一直沒有偏離葉挺軍長爲他們預設好的路線。要不是最後在52師那個環節出了變故,這場反掃蕩戰鬥的全過程都沒超出葉挺軍長的設計。
指戰員們理解了他們連長說的意思,一個個樂得哈哈大笑。
6日傍晚,日軍全部聚集到城東20裏處的雙坑、羅家衝一帶,這是靠近赤灘河的丘陵地區,對岸有新四軍阻擊,敵人已進退維谷,面臨覆滅的危險,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待天亮,到那時,可以調來飛機掩護他們突圍。
葉挺和周參謀長果斷決定當夜發起總攻,並電告弋江鎮的國民黨52師,要求雙方配合務必在天亮之前結束戰鬥。晚上11點,總攻開始了,霎時間,槍炮聲、喊殺聲如雷轟電閃,震得數十里外的南陵、宣城都聽得見。日僞軍狗急跳牆,瘋狂地抵抗,雙方傷亡都很大。
由於52師再次脫逃,日軍又出其不意的進行了反撲,戰鬥一直進行到天色大亮,日寇仍在頑強抵抗。特別是敵機的到來,更是讓新四軍的陣地遭到嚴重破壞。
好在葉挺已經命令主力部隊在天亮之前調到象山和江邊隱蔽,所以,敵機的轟炸雖兇猛無比,新四軍的損失不算太大。倒是躲在搖絲坑的52師暴露了目標,遭到十多架敵機輪番轟炸、掃射,前後死傷了400多人。
下午1時,日僞掃蕩部隊只剩下最後一批約1800餘人。他們在飛機的掩護下,如喪家之犬般分頭向南陵和宣城逃竄,新四軍則邊追邊打,一直追到高橋才奉命撤回部隊。
此次反“掃蕩”作戰,新四軍在北伐名將葉挺指揮下,先是讓日僞一萬多的掃蕩部隊暈頭轉向,後又打得他們屁滾尿流,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使日軍的“掃蕩”行動以慘敗告終。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日軍再不敢輕易在皖南一帶露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