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楊迪當然也有。看過他演繹的「楊迪媽媽系列」,很多人找到了背後的原因。

文 | 小綠也

不點開楊迪的視頻,你永遠不會知道,一個人的生活可以有多精彩。

還記得他講過的,跟粉絲“相愛相殺”的故事嗎?

有一年他過生日,粉絲們在網上發起了衆籌,想籌夠4260元給他買禮物(楊迪生日4.26)。

這份心意讓楊迪大受感動。

等到了粉絲會那天,他興沖沖地問粉絲站站長,籌夠了嗎?

沒想到對方來了句,“沒夠,沒夠”

站長大概想不通,爲啥此刻的楊迪滿臉寫着絕望。

事實上,聽說粉絲籌款的消息後,楊迪媽媽特意假冒粉絲,打了2000元“鉅款”過去。

即便如此,其他粉絲愣是沒湊夠2260元……

楊迪當時就尷尬地放話,明年咱別辦了吧。

“等下次生日就湊426塊就行,我媽媽直接搞定好不好,大家別再花冤枉錢了。”

而就在最近,這個系列迎來了後續。

因爲微博上特別流行給偶像做站子,於是就有各種各樣的“站姐”。

楊迪當然也有。

今年生日,他檢查了下自己僅有的4個粉絲站,結果驚訝地發現只剩1個了……

更過分的是,明明其中一個站姐寫過,“我不會着急,也不會離開”

但說完這句話後,站姐就“消失”了。直到今年4月份,長達一年時間裏再沒見她更新。

楊迪:她好像只是短暫地愛了我一下。

雖然在#楊迪點名跑路站姐#被送上熱搜後,兩個站姐聞訊又雙叕叕跑回來了。

楊迪粉絲到底少到這種程度?

他明明在《火星情報局》中“炫耀”,自己也有會去接機的粉絲。

不過,跟其他家不同的是,聽說粉絲想來接機,他會主動把航班號微信發給她們。

是的,他有粉絲微信。按楊迪的話說,“我的粉絲就那麼幾個,我名字都能說出來。”

說這話時,還不忘當場cue了一個臺下叫“霞霞”的觀衆。

當他喊出“霞霞”的時候,真的有個姑娘捂着臉,笑着站了起來。

如果碰到粉絲遲到了,楊迪還會在機場,等到粉絲出現爲止。

你見過哪家粉絲是讓偶像等着的?

楊迪這“明星”當的,可以說很“卑微”了

有人說,有一種快樂,叫聽楊迪講段子。

爲了在節目中“搶鏡頭”,現在的明星是一個比一個拼,但楊迪就好像長在了笑點上,隨便一件小事到他嘴裏都變了味兒。

的確,超強的情景再現和模仿能力,讓他頻頻火出圈。

可別看他如今混得風生水起,在舞臺上笑得沒心沒肺。這一路走來,他經歷過太多風風雨雨。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

早年間,楊迪曾跟發小周翔宇,以「羌族雙煞」的組合名號,在網上發佈惡搞視頻。

身處第一波網絡搞笑視頻風潮中,他們模仿當年的“後舍男生”,在鏡頭前“搔首弄姿”、即興發揮,用各種誇張的表情演繹《白蛇傳》。

爲了拿到彩電,楊迪這個「羌族小煞」,還參加過山東衛視的闖關節目。

雖然嘴上信心滿滿,可他第一關就掉到了水裏。

爬上來以後還不忘插科打諢地來一句,“這水有點鹹啊。”

憑藉這些惡搞視頻,楊迪走進了公衆視野。

後來,在《中國達人秀》中,他更是以誇張而豐富的面部表情,一戰成名,意外獲封「表情帝」後正式出道。

每一段喜劇人生,似乎背後都夾雜着苦澀。

伴隨着那些滑稽詼諧的表情,「醜」逐漸成爲楊迪最大的標籤。

也因爲「醜」,人微言輕、毫無背景的他,遭遇了各種各樣的不公,甚至得了獎、卻不被允許上臺領獎,原因是嫌他顏值低。

雖然在低谷期待了很久,但楊迪卻好命地遇到了謝娜。

熱心腸的謝娜,看到老鄉懷才不遇、備受打擊,她打抱不平地說,“楊迪,我一定要幫你。”

本以爲是隨口一提的話,到了後來,謝娜要主持《娜就這麼說》,竟然真的力排衆議帶上了楊迪,讓他成爲助演。

謝娜是楊迪口中的「貴人」。

回憶起這段酸甜苦辣的日子,他依然會忍不住淚流滿面。

一句“其實現在挺好的”,所有觀衆無不動容。

如今,「諧星楊迪」終於火了。

《火星情報局》這檔脫口秀節目,讓他真正在圈內站穩了腳跟。

雖然第一季時,他只是坐在觀衆區第一排的“中級特工”,但他牢牢把握住了這次機會,一有機會就接話插梗。

大家頻頻發笑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目光放在了他身上。

最終,他只用了一期就升級到了“高級特工”的位置。每一次節目結尾的“笑點記錄”環節,都能以遠高於其他人的票數,成爲當場“笑點王”。

主持人大左是楊迪的圈中好友,他是從“表情帝”時開始聽說楊迪的。

回想起這次第一印象,他說,“楊迪是個很搞笑的人,很幽默的人,但那種幽默,沒有我後來瞭解到的他這麼用心。”

的確,楊迪的故事好像多到講不完。

說到這,不得不提及他的「靈感來源」。

衆所周知,楊迪不是一個怕生的人。即使跟不熟的人在一起,也能尬聊起來。

有一次節目中,他講起了自己尬聊翻車的一幕……

當時,他在飛機上偶遇了張靜初,飛機有點顛簸,他扶住對方的水杯趁機搭話,

“靜初姐,你覺得飛機顛簸可不可怕。我非常害怕坐飛機,太嚇人了。”

不過張靜初沒按套路出牌,她翻着手上的書,以一貫的悠然姿態來了句,“生死有命”。

得嘞,這下氣氛更尷尬了。

但楊迪並不打算輕易放棄,他馬上接着問,“靜初姐,你去杭州幹什麼?”

對方回答,宣傳我的《富春》(電影《富春山居圖》)。

尷尬的是,楊迪聽成了“復出”,他還反應超快地接話,“我說這幾年沒見着你呢。”

雖然沒在現場,但我估計,張靜初當時的臉色怕是不太好看。

可你以爲,楊迪就此會吸取教訓嗎?

怎麼會!

他不僅在節目中情景再現了這個故事。

朋友在化妝間遇到明星緊張,他還鼓勵人家,你上去打招呼啊。

據他所說,“發生一點事可以來火星講,他理你也是故事,不理你也是故事嘛。”

哪有什麼梗超多,他的素材可都是來源於生活。

在線回“黑帖”

他還親身演繹過:不要到處扣扣,小心卡住出不來。

無數網友感慨,果然有趣的人生處處是段子啊。

有人說,喜劇的底色是悲涼的。但舞臺上的楊迪,卻總能讓人感受到發自真心的快樂。

看過他演繹的「楊迪媽媽系列」,很多人找到了背後的原因。

是的,楊迪媽媽一定有不少人對他媽媽印象深刻吧?

去年8月份,電影《哪吒》熱映,楊迪讓她媽媽用普通話讀一下「哪吒」。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楊迪媽媽反覆用四川普通話斟酌後,一本正經地讀出了“那抓”。

她還追問兒子,“楊迪,我讀對了沒有”(這是一條自帶語音的文字)。

事實證明,這位「有趣」的媽媽一出場,總能成功把畫風帶跑偏,魔性的笑聲,塑料四川普通話,無不讓人笑到頭掉。

最近他還代班楊迪,主持了一期《非正式會談》。

過程中毫不怯場不說,可煽情可逗比,還講起了小時候逼兒子喫蟲子的故事。

楊迪:媽你給我買的啥子哦,看着就跟蛆一樣滴

楊迪媽媽:兒子你喫,裏面有高蛋白

我深度懷疑,楊迪的幽默天賦,全都是來源於媽媽的從小教導。

而最近,楊迪也在接受《人物》採訪時表示,自己是「鼓勵式教育」出來的孩子。

“從小,我就覺得我媽不一樣!我懷疑她肯定看了什麼書,立志要做一個開明的媽媽。”

兒子從小成績不好,但這個媽媽從沒因此責備過他。

她雖然無法給兒子一個大富大貴的家庭,可在她心裏,孩子快樂、安安穩穩最重要。

因此,她從來沒在楊迪面前,跟他爸爸吵過一次架,就算鬧了矛盾,在孩子面前也裝成一副和諧的樣子。

她還很樂觀,從不掩飾對孩子的愛和讚美。

楊迪演了個「醜男」的角色,她都會特意強調,“叫什麼醜男,叫帥哥。”

事實上,楊迪的確沒辜負媽媽的良苦用心。

哪個成年人不是在負重前行——

房貸壓力,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無時無刻不壓得人喘不過氣,讓人感慨生活的艱辛。

對成年人而言,談什麼純粹的快樂,不過是心態好罷了。

正因如此,我們纔會越來越喜歡那些「看起來很快樂」的人。

就像楊迪一樣,他不僅能給別人帶來歡樂,還一直在平凡的人生中,努力尋找和記錄有趣的點滴。

回頭來看,楊迪確實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一次次否定、被放棄,可她卻從未放棄過自己。哪怕千萬人阻擋,他也苦苦堅持着,始終充滿信念和希望。

所以普通人到底該如何過好這一生?

說到底,人生的苦多過甜,但那一點點甜,足以支撐我們每個人走完全程。

就像《小歡喜》作者魯引弓說的,現實已經如此讓人焦慮,何不去找尋一點點歡喜。

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以快樂的心態過一生,不就是最大的成功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