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在戊午順天鄉試中,試卷有問題的不止平齡這一份,按遊戲案匯的說法:本科二百四十五人卷內,違礙不合者達五十卷之多,已佔五分之一。所謂“通關節”,就是考官和考生之間通過暗號實現作弊:考生先賄賂考官或其他考務人員,彼此約定在試卷的某個地方使用幾個特殊字眼,以便在閱卷或處理試卷時能夠被識別關照。

《謎宮·金榜題名》

作爲一個故宮遊戲書的忠實玩家,拿到“謎宮”系列續作——《謎宮·金榜題名》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投入了這場燒腦的解密盛宴。

事實證明,“謎宮”系列的研發團隊並沒有讓人失望,無論是開局給玩家設的兩個“下馬威”,還是非常考驗手殘星人的搭紙模,趣味性和互動性都比前作更上一個臺階。

如果說《如意琳琅圖集》是一場亦真亦幻的南柯夢,那《金榜題名》便是一出反映清末世間百態的摺子戲——看完所有劇情和案匯後的感受,莫過於此。

戊午科場案

遊戲中,玩家扮演的角色是一個讀作訟師,寫作偵探的湖南人陸鳴淵,“鳴淵”音同“鳴冤”,玩家所要完成的任務即是尋找戊午科場案的真相,以“平天下不公之事”。

戊午科場案發生於咸豐八年(1858),是清朝三大科舉舞弊案之一。《清史稿》上對這場科舉作弊案緣由是這麼記載的:

咸豐八年戊午,順天舉人平齡朱、墨卷不符,物議沸騰,御史孟傳金揭之。

唱旦角兒

這平齡究竟是個什麼人物,《清稗類鈔》對他的身份是這麼解釋的,說他是個“頑兒票中之花旦也”。

遊戲中,平齡是整個案件的導火索:區區一個戲子,居然以鄉試第七名的成績考中了舉人。在清朝,“非娼優皁隸之人方可應考”,梨園子弟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

平齡是鑲白旗包衣出身,按照大清律例,“凡事旗人因貧餬口,登臺賣藝,有玷旗籍者,連子孫一併消除旗檔,毋庸置罪”,故出入梨園唱戲應該只是他的愛好,並不是職業。

古代作弊神器之夾帶袖珍小抄

其實在戊午順天鄉試中,試卷有問題的不止平齡這一份,按遊戲案匯的說法:本科二百四十五人卷內,違礙不合者達五十卷之多,已佔五分之一。

爲什麼會有如此多的試卷出問題?這就要從清朝鄉試的流程說起了。鄉試是清代各省省會選拔舉人的考試,是參加人數最多,競爭最激烈的考試,因在八月考試,又稱秋闈。

鄉試共三場,每場考前一日,點名官根據鄉試報名登記簿和考生的卷票覈對姓名,年齡,相貌,經過認保者識認無誤後,考生的所有喫穿用品都要經過嚴格檢查,以防夾帶

爲了防止考生代考,鄉試交卷後,受卷官會仔細檢查試卷,覈對無誤後發給考生照票,作爲確認本人蔘加考試的憑證。

遊戲道具:羅鴻繹的硃卷與墨卷

考生答題用墨筆,故而考生的答卷又叫墨卷。墨卷會先送到彌封處,由彌封官將考生個人信息摺疊封藏編號後,送到謄錄所,再由謄錄官用硃筆謄錄,即爲硃卷

謄錄書手抄好的硃卷,交到對讀所,由對讀官校對硃卷和墨卷,如果發現遺漏或謄錄錯誤,需要用赭黃色的筆改正,之後交由外收掌官覈對朱、墨卷編號。

覈對無誤,墨卷留外收掌所保管,硃卷則送至提調堂掛批蓋印,最後才交由正副考官和同考官閱卷,一系列複雜操作旨在防止閱卷官辨認考生字跡以徇私舞弊,維護科舉公平性。

主考官批閱完被推薦的卷子外,還要將未中選的落卷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滄海遺珠。鄉試之後,考生可憑參加考試卷票,領回自己未中舉的卷子查看閱卷官評語,是爲“領落卷”。

武狀元蘇乞兒中的通關節

理論上,這套防作弊的手段已經相當成熟和完善了,無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考試作弊方面,只是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裏面最常見的一種叫“通關節”。

所謂“通關節”,就是考官和考生之間通過暗號實現作弊:考生先賄賂考官或其他考務人員,彼此約定在試卷的某個地方使用幾個特殊字眼,以便在閱卷或處理試卷時能夠被識別關照

這個特殊字眼,即是關節。先期約定特殊字眼的條子,即是關節條子。《清稗類鈔》提到:凡考官之通關節者,每藉家人送食物時,黏關節於食物盂下。

而被關照的考生試卷,或裁粘調換,或挖補修改,或以次充好。戊午科場案中,平齡和羅鴻繹便以這種方式“考”上了舉人,倒黴如黃慎忠,試卷三次被掉包,只得“名落孫山”。

咸豐帝震怒

民兵出身,不通文墨的刑部主事羅鴻繹通過同鄉李鶴齡買通同考官浦安和主考官柏葰僕僮靳祥,靳祥用他人的卷子替換了羅的卷子,複查時卻發現他的墨卷裏錯誤竟超過300多個

這事兒通過磨勘官之口傳到了御史孟傳金耳朵裏,孟傳金便上奏咸豐帝。咸豐帝看到羅鴻繹的卷子,大爲震怒,親自出題,命端華,肅順監督他作答,陳孚恩閱卷。

結果“文謬劣”,咸豐帝遂下令複查所有中舉的卷子。此案最終以靳祥自殺,柏葰、浦安、羅鴻繹被判死刑而作結,牽連甚衆。

科場案中與平齡相關聯的人,則被九門提督關押至步軍統領衙門聽審。戊午順天鄉試中的副考官程廷桂也因其子代人通關節,而被髮配到了黑龍江。

逼仄窄小的號舍

戊午順天鄉試的荒唐之處,不僅在於戲子和武夫中舉,一些格式嚴重錯誤,錯字連篇,卷面不清的考卷多被選中,反倒讓一些有真才實學的飢寒苦學無緣龍門。

無怪乎《清稗類鈔》的作者袁珂會發出“中式卷訛字多至數百,考官不知,是竟不寓目矣,惡得爲無罪乎”的感嘆。然而當時社會之混亂,又怎麼僅僅只體現在科場無序呢?

除了對戊午科場案的還原和演繹,《金榜題名》的遊戲中還提到,貢院內考務紕漏叢出,有的人出題紙破爛不堪,有的人蠟燭沒法用,還有人因爲喫了變質食物鬧了肚子。

遊戲道具咸豐元寶與花錢

再結合遊戲第一幕,翁同龢被老嫗碰瓷一事,都反映了這樣的現象——銅礦被阻斷後,清政府濫發鐵錢、官票、寶鈔導致通膨脹極其嚴重,

《清稗類鈔》中有“諸人不堪其苦,食一燒餅,須費京錢三千”,即可見一斑。鐵錢、官號、官錢鋪,則就涉及到了遊戲中的暗線和真兇,在此不多劇透了。

總的來說,較之前作,《謎宮·金榜題名》從包裝精細度、道具豐富性都有很大的提升,遊戲中兩個考驗玩家觀察、推理能力的情節也更能讓人產生角色代入感。

穿越大清當偵探

美中不足的是,配套的道具雖然很多很精緻,卻沒能全部運用於解密中,案匯的使用率也不及前作高,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即便如此,豐富的歷史知識,珍貴的檔案資料,高度還原的咸豐通寶、銀票、魁光殿紙模,考驗玩家抽象和立體思維的謎題,實打實地讓人過了一把“我在清朝當偵探”的癮。

從《琳琅圖集》到《金榜題名》,從盛世一夢醒來,走向亂世看芸芸衆生,其中的蒼狗白衣,又豈是三言兩語所能道盡。謎宮團隊還會帶來怎樣的驚喜,着實令人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