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這部vivo TWS Neo真無線耳機延續了經典設計,從貼合耳道處的結構仔細看,似乎只是加大了耳機腔體的面積,變化不多。仔細對比了一下兩代產品,vivo TWS Neo在側面耳機柄還加入了一個特別設計Slide Bar。

  蘋果在發佈AirPods的時候,它並不被人們理解。

  這個看起來幾十塊的“被剪斷”耳機線的EarPods,人們驚訝其竟然可以“翻身”賣到上千元。

  隨後的劇情我們也都知道了:蘋果在AirPods上獲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在無數的表情包中和社交媒體上逐漸演變成了一個音樂行業裏不可缺少的文化符號。2017年開始,蘋果造風點燃了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無線立體聲)的市場。它的成功,自然也讓國內手機廠商琢磨起了這個有關“耳朵”的生意。

  但這個生意更多的是讓其作爲手機智能硬件的補充。

  手機廠商做TWS耳機,往往關注的軟硬協同的智能體驗。一時間,手機廠商TWS耳機的功能層出不窮,除去接打電話聽音樂之外,有的實現了進一步的通話降噪,有的實現了戴耳機解鎖手機,有的可以讓其充當耳邊翻譯器,有的可以直連手機默認的語音助手,成爲耳邊助手......2019年以來,這些“耳機技能”基本已經成了手機廠商TWS耳機的標配,連接穩定性也不再是主要問題。

  但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調研了使用蘋果AirPods大量用戶的分析報告顯示,人們最喜歡AirPods的原因竟是——“戴上一天耳朵都不會疼”,而大多數人們對於AirPods沒有什麼更多的期待,如果非要有一個期待,就是——“希望它的音質可以再好一點”。

  自從蘋果把3.5mm耳機順手革了命之後,手機上的有線HiFi也基本算是退出了歷史洪流。但對於稍微有點追求的用戶來說,TWS耳機確實有這個必選項:音質。

  5月28日,藉着vivo X50系列新品的體驗會,我們也有機會提前上手了這部即將上市的vivo真無線耳機——vivo TWS Neo。一句話概括:它是一部佩戴舒適,且強調音質的真無線耳機。

  vivo供圖“AirPods”級的舒適

  雖然市面上的TWS耳機大同小異,很難再創新,但在細微之處也確實能體現出設計上的功力。

  某某大法的降噪耳機雖好,但如果真的戴在耳朵上半小時就疼,那它也不會是一個好的產品。

  對於很多人來說,接觸設計的第一步其實就是舒適度。畢竟如何做出兼顧全世界不管是大耳朵,還是小耳洞的舒適設計確實是一件挺複雜的事兒。

  難點在於每個人耳朵的生理結構不同,耳廓和耳道大小都不一樣,這就對於耳機貼合耳道的弧度部分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可以看到,還是稍稍有點容易沾染指紋,這類耳機表面基本都採用了這樣的設計

  vivo TWS 1曾經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爲了實現這種舒適的佩戴體驗,vivo TWS 1的設計師分析了數萬人的耳朵形狀數據,在結合了更多的耳道模型之後,經過了數千次的調查和調整細節,最終才獲得了更好的舒適性體驗。

  而這部vivo TWS Neo真無線耳機延續了經典設計,從貼合耳道處的結構仔細看,似乎只是加大了耳機腔體的面積,變化不多。

  加上目前單隻耳機僅重4.7g,這意味着vivo TWS Neo仍然擁有非常優秀的長時間的舒適佩戴體驗。

  做工非常細膩,整體感覺猶如一塊鵝卵石

  PingWest品玩(公衆號:wepingwest)嘗試將vivo TWS Neo從深圳全程戴到北京(飛機,接近五個小時),並未產生任何不適感。

  實際上,在對比佩戴上代vivo TWS 1的時候,它給人的感覺腔體更小,當然也帶來了一定不牢靠的感覺,總是覺得會有掉落的感覺。而這次vivo TWS Neo戴上去給人感覺(腔體)稍稍大了一些,跑起來更有信心。

  白色機身Slide Bar會更明顯

  仔細對比了一下兩代產品,vivo TWS Neo在側面耳機柄還加入了一個特別設計Slide Bar。上代產品其實是一個弧面的Bar,而切面設計的Slide Bar給人的感覺是更容易配合手指滑動。

  一部強調音質的TWS耳機

  前面已經提到了vivo TWS Neo腔體本身的增大。而增大本身一方面是影響了牢固度,另外在聲音結構上也會帶來一定變化。

  腔體的變化同樣還體現在內置的芯片方案上。據PingWest品玩了解,vivo TWS Neo使用的是高通在2020年3月公佈的全新藍牙音頻方案QCC3046。

  而全新藍牙音頻方案QCC3046支持高通最新一代音頻編解碼技術——aptX Adaptive。衆所周知,傳統的SBC、AAC格式對聲音數據會進行有損壓縮,而aptX Adaptive可在100kbps-420kbps之間動態調節傳輸碼率,可提供1.5倍於SBC、AAC編解碼的信息量,最高達到48kHz/24bit。

  雖然從高通的角度來看,全新藍牙音頻方案QCC3046針對的市場更親民,但它其實實現了更小的芯片封裝。加上實際上vivo TWS Neo給人的感覺更大,所以在設計上,腔體的增大也就意味着vivo對音質下了更大的功夫。

  可以用堆料來解釋內建的音頻結構。真無線耳機常見的動圈尺寸有6mm、7mm、10mm和12mm等。vivo TWS Neo內置的14.2mm單元是真無線耳機目前行業的最大尺寸,而大單元能營造更出色的臨場感。加之其還採用了生物纖維振膜,所以它在音樂表現上會更細膩。

  簡單來說,如果你像我一樣習慣了蘋果的白開水,在上手這部vivo真無線耳機時一定會感到很驚豔,它給人的第一感覺是vivo TWS Neo的解析力非常強。

  在試聽之後,我們也覺得它在空靈嗓音的人聲樂中和多層次的大編制音樂中表現更具感染力。在靜靜的夜中體驗“女毒”王菲《紅豆》中飽含的豐富情感。李玟《好心情》的前奏就可以把你深深抓住。

  在默認模式下,蔡琴的《渡口》雖然鼓聲略顯單薄,但打開vivo全新打造DeepX立體聲效後,鼓聲會變得更沉重有力。

  它還有什麼?

  從技術角度上說,vivo TWS Neo還全新支持了TrueWireless Mirroring技術。

  何爲TrueWireless Mirroring技術?

  所謂的真無線耳機通常擁有左右兩個耳塞,因此也帶來了多種的組合方式。比如,當佩戴一個耳機打電話結束後,需要佩戴上兩個耳機組成立體聲;當然也有可能在佩戴兩個耳機時,用戶需要暫時摘下一個耳機。此前在用戶處理這種組合場景時,往往會出現耳機連接速度慢,或者是音頻中斷的情況。

  TrueWireless Mirroring技術其實就是爲了解決這樣的痛點而來。在PingWest品玩實測環節,單側耳機聽音樂時,戴上雙耳可迅速同步,無需中斷音頻。

  如開頭所說,做好佩戴舒適度和音質只是一個好耳機的前提。在與手機的連接性上,vivo也支持了實時翻譯、Jovi語音助手和智能通話降噪等功能。雖然這並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但這裏面仍然有我們最喜歡的兩個功能——查找耳機和一鍵閃連。

  對了,在連接穩定性方面,它好於手頭的索尼WF1000XM3,索尼WF1000XM3在機場等場景很容易會出現輕微的斷連,vivo TWS Neo和AirPods都沒有出現類似現象。

  目前測試的手機是vivo X50 Pro,我們也嘗試連接小米10後並不能體現諸如實時翻譯、查找耳機等這些智能功能,同時編碼模式也會切換成SBC。可見,搭配vivo手機確實是首選項。

  vivo TWS Neo耳機單次充電最長續航5.5小時,耳機搭配充電盒最長續航27小時。我們實測三小時飛機航程全程音樂或電影掉電50%左右。

  最後,vivo TWS Neo將會和vivo X50系列一起在6月1日發佈,6月1號以後,更新到最新系統的vivo手機(vivo X27以後的機型)都可以享受以上這些功能。目前還沒有vivo TWS Neo的正式售價,鑑於vivo的第一代TWS耳機售價999元,新產品既然叫做Neo,想必價格應該會更低一些,結合上vivo TWS Neo的各種軟硬件要素,網傳的599元售價應該相對靠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