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方如果一意孤行打着原著的旗号收割关注度,难免会反噬到剧集口碑本身,也会导致剧中女性角色被大规模嫌弃,如果说与双男主产生感情线是耽改剧中女性角色的大忌,那么什么样的女性角色在耽改剧中出现不会受到观众的质疑呢。从近期的《猎狐》和《我是余欢水》看,国产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扁平化和模式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双男主的设定对于国产剧模式的创新,对于编剧制造矛盾、迸发火花、对于片方后期制造话题,吸引眼球其实都有优势。

  近年来,双男主剧一直保持强势输出态势。

  已经播出剧目《镇魂》《白夜追凶》《原生之罪》等剧不同程度获得市场关注,而前段时间热播的《民国奇探》、《鬓边不知海棠红》、《成化十四年》也因角色势均力敌、情节张力十足让网友连呼“真香”,双男主剧市场可谓欣欣向荣。

  耽改剧的繁荣成就双男主剧的繁荣

  国产剧中,双男主人设的流行早已有迹可循。武侠剧《绝代双骄》《大唐双龙传》《风云雄霸天下》《小鱼儿与花无缺》等普遍采用双男主设定,往往将两人性格呈现反差之势,造就一种有趣的戏剧效果。但伴随电视剧市场的逐年变化,武侠题材逐渐降温,双男主剧随之沉寂了一段时间。直至2018年,《镇魂》的双男主模式爆红出圈,再度引起市场关注,尝到甜头的制作方开始更加密集地布局双男主剧集。

  随着女性向时代的来临,作为电视剧行业的绝对主力受众,迎合女性观众的卖腐文化成为双男主剧集的最大噱头。“双男主剧”爆红,则源于去年两部出圈的现象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那场波云诡谲的盛世危局,死囚张小敬与靖安司主脑李必两位男主,一方埋头蚍蜉争斗,一方周旋朝堂暗战,暗自合力中,擦出了惺惺相惜的火花。而在同天上线的《陈情令》中,男主魏无羡与蓝忘机携手探寻往年真相,肝胆相照,成为知己,也收获了一众“忘羡女孩”。

  两部作品接连因为两位男主CP不断登上热搜,为剧集本身带来了惊人的话题和关注度后,“双男主剧”的地位日渐稳定,平台筛选投资项目时,也越发愿意奔着培养下一个爆款的目标去积极参与此类项目的制作,这造就了双男主剧市场如今的繁荣表象。

  从剧作模式及当下的受众结构来看,双男主戏的成功无疑带有必然性。一方面,传统的男女主角模式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往往跳脱不出男欢女爱的叙事桎梏。从近期的《猎狐》和《我是余欢水》看,国产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扁平化和模式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双男主的设定对于国产剧模式的创新,对于编剧制造矛盾、迸发火花、对于片方后期制造话题,吸引眼球其实都有优势。另一方面,女性观众作为网剧的主要受众,她们的喜好往往会左右剧集创作的整体面向。以《原生之罪》为例,该剧弱化了男性观众喜爱的悬疑剧色彩,加强了女性观众喜爱的情感纠结成分,成就了一部完全的“女性向”作品。

  如何塑造女性角色才能让观众满意?

  在当下娱乐市场中“CP文化”越来越盛行的大环境下,影视剧中无论是人物关系的处理,还是情感走向的设置都会成为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而对于耽改剧来说,女性角色的存在却频频成为“负评”导火索。

  众所周知,“双男主剧”庞大的核心受众是“男男CP”的耽美爱好者,有着十分明显的圈层壁垒,对于女性角色则认为应该作为辅助出现。剧方如果一意孤行打着原著的旗号收割关注度,难免会反噬到剧集口碑本身,也会导致剧中女性角色被大规模嫌弃,如果说与双男主产生感情线是耽改剧中女性角色的大忌,那么什么样的女性角色在耽改剧中出现不会受到观众的质疑呢?

  首先,女性角色设置上一定要有功能性,观众其实并不排斥耽改剧中的女性角色,而是讨厌莫名其妙没有逻辑的加戏。只要自身人设足够立体饱满,又能推动剧情的发展,就完全可以收获观众的好评和喜爱。

  其次,女性角色虽然不能与双男主有感情线,但单方面的一往情深却未尝不可。《镇魂》中的祝红作为赵云澜的得力下属,将一场明知无望的暗恋放在心中,化为坚定的守护,不但没有对“巍澜CP”的感情线造成阻碍,时不时还能产生一点“助攻”的作用,反而得到了一众网友的“心疼”。

  最后,演员本身的演技加持对角色好感度也十分的重要。例如,观众并不反感《鬓边不是海棠红》范湘儿作为女主角的存在感,除了角色本身,更因为佘诗曼的演技加成。不仅人物的完成度非常高,细腻的心理变化也引得观众为她的命运扼腕叹息,充满同情。由此可见,女性角色处理得当,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剧迷,甚至还能起到助推男主们的关系发展的作用;倘若处理不好,角色本身招骂不说,制作班底受到质疑,整部剧的评价也会被拉低不少。

  黏合剧集观众,切忌跟风创作

  对于未来双男主影视作品的创作趋势,编剧汤祈岑认为:“双男主题材由来已久,不过双男主的设定一定是要根据剧情来决定的。现在已经是复合型题材的时代,单一类型的影视作品很难再满足审美已经提高的观众需求,未来双男主题材依然存在创作空间。”显然,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风头正劲的“双男主剧”要想一招鲜吃遍天也不可能。

  对于双男主题材来说,耽美元素搅局之下盲目的市场行为,不仅仅会带来热度的涨涨落落,破坏市场的秩序和稳定。更加可怕的是,当热度褪去,双男主题材可能失去原有的发展活力,而且面临着随时随地被强行冠上耽美之名的命运。要想维持“真香定律”“双男主剧”还是应该回到挖掘双男主本身的反差和张力上,将这种天然的优势强化、放大,最终为情感的塑造和情节的张力服务。走出套路与桎梏,回归创作本质,才是“双男主剧”永葆生命力的关键。

  近期口碑和流量都不错的《鬓边不是海棠红》就为“双男主剧”探索出了新的创作思路,完全拒绝了常用的“社会主义兄弟情”套路,转而将创作重心放在“千金酬知己”上。有一个名场面是商细蕊要带戏班回平阳,程凤台赶来劝阻,商细蕊不愿麻烦程凤台,这时程凤台说了一句完全就是“告白”的话“你要是杨贵妃,也得有个唐明皇;你要是虞姬,就得有个楚霸王”,因为这句话中的类比皆是历史中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但在剧中,这句话改成了“你要是范巨卿,就得有个张元伯”,“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这个典故本就是在歌颂范巨卿与张元伯的友谊。两人票友之交的知己之情放在动荡的大时代中,牵连出了更多命运的纠葛和时代的变迁,增加了一部年代剧的情感内核和故事厚度。

  影视剧市场的发展需要反复的摸索和实践,双男主剧的出现无疑为多元化的创作环境增添了可能。不过剧集成功的根本始终是离不开精彩的剧本、演员精湛的演技以及精良的制作,如果仅仅是把“双男主”作为的噱头来收割圈层红利,那么显然也是不符合市场创作规律,毕竟好作品本身没有性别,在工业化的类型生产之上,终究是精品化内容为王。

  来源:鲜蜂电影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