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夢歸隴原東,文史盡秋塵。

(夢歸秋塵:第120期)

如果提到“金剛”這個詞,大家首先會想到電影裏面那個巨大的黑猩猩,其次會想到佛教裏面那個至上的金剛尊者,最後會聯繫到那些孔武有力的人。總之,金剛給我們的印象無非是兩種感覺:強大和可靠。


而在古代的軍隊中,也有一支軍隊的名字叫金剛,它就是皮室。而“皮室”是契丹語,翻譯成漢語就是金剛的意思。在《遼史·百官志二》中就有對皮室軍的描述:


太宗選天下甲三十萬爲皮室軍。初,太祖以行營宮,選諸部豪健千餘人,爲腹心部……則皮室軍自太祖時已有,即腹心部是也,太宗增多至三十萬耳。”亦稱“ 皮室兵 ”。

當初,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從合部落中選出上千個體格強健的人作爲自己的心腹部隊,後來便在此基礎上擴編爲皮室軍。到了遼太宗耶律德光時期,又將軍中的精銳用來擴充皮室軍,皮室軍增加到三萬人。與此同時,他還將皮室軍分爲左、右、北、南、黃五部,並且每一部都各設有詳穩司。


遼國建立之初,皮室軍的主要職能是保衛皇帝的安全,他們作爲宮中宿衛,平時就在宮中保衛都城的安全。後來,隨着軍隊數量的變化,皮室軍的職能也發生了轉變,他們常常被用於保衛邊疆和長途遠征。而作戰最多的就是與宋軍的戰爭,不管是讓趙光義將大宋精銳損失殆盡的高粱河之戰,還是讓楊業馬革裹屍的雁門之戰,皮室軍都作爲遼軍的主力活躍在歷史舞臺。

那麼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皮室軍能夠讓北宋頭痛不已的原因:

皮室軍的成員都是各部落和士卒中的精銳之士,而他們更是身穿精甲的騎士。而且他們都配有彎刀和弓弩,腳下爲大遼最優良的良駒。因爲有這樣的精良裝備,所以皮室軍能夠在戰場中縱橫馳聘、所向披靡。


同時,他們步兵攻城時,裝備又有所不同。兩軍對陣時,手持長戈結陣而進。攻城時,左手持圓盾右手持短兵,逐步分進呈現攻城陣勢。而就是針對不同作戰環境的不同作戰方式,讓大宋更加頭痛不已,當然對於皮室軍而言,最擅長的還是騎兵突擊戰術。

身爲大遼的精銳之師,皮室軍的待遇也是最優厚的,從作戰的裝備到皮室軍的俸祿,以及攻佔城池後的物資分配權等。這樣,皮室軍的士卒纔會保持強大的戰力和作戰的動力,才成爲那支讓敵軍膽寒的常勝之師。


同時,優厚的待遇也讓很多身強體健、驍勇善戰的契丹男兒以加入皮室軍爲目標。而皮室軍入選的競爭,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皮室軍的戰力。每臨戰事,皮室軍都摩拳擦掌、熱血沸騰,因而皮室軍就成爲了大遼鐵騎的強大後盾。

在耶律阿保機、耶律德光、蕭太后時期,由於他們都是非常優良的軍事統帥,所以他們懂得如何更好地使用皮室軍,如何將皮室軍的實力發揮到最大。因此,他們從不會用皮室軍和敵人硬碰硬來削弱皮室軍的實力。所以在遼前期,皮室軍的實力讓北宋頭痛不已。

但遼後期,皮室軍還是那個皮室軍,但統帥的實力已經大打折扣了。雖然皮室軍還是那個令北宋頭痛不已的皮室軍,但在“金軍不滿萬,滿萬無敵於天下”的完顏阿骨打和女真騎兵眼裏,皮室軍已經完全今非昔比了。


不管如何,皮室軍作爲契丹最精銳的部隊,帶領契丹男兒在千年歷史中寫下了最光輝的一頁。

用文化啓迪思維,用歷史點亮人生。我是夢歸秋塵,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關注,祝大家闔家歡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