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9日6時訊(記者 李華僑/文 巫溪融媒體新聞中心喬洛陽、受訪者/圖 董進/主持)位於重慶市巫溪縣文峯鎮金盆村的200平米廠房裏,正傳出陣陣機械的轟鳴聲,在山間田裏迴盪。這裏,一個個精緻的汽車模型正在15位工人手裏組裝成型。科尼塞克、布加迪、寶馬、野馬……這批剛出爐的汽車模型即將被髮往歐洲、美國等世界各地。90後小夥劉榮纔是這間工廠的老闆,曾經一心想走出大山的小夥子又回到了大山,帶着一幫村裏的年輕人造起了“名車”。造車也造夢,他說自己的夢想是希望更多的“巫溪造”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記者手記:造車也造夢。“留守”農村對劉榮纔來說,代表着擁有更廣闊的天地,他造的“車”被賣到了歐洲,他自己的路也將走向世界。

遊子思鄉

一心想走出大山 因爲父親一句話留下來

“兒子,我覺得我快撐不下去了,你們趕緊回來吧!”2019年2月底,剛過完元宵節的劉榮才和妻子正在去廣東打工的路上,剛走到萬州,父親的一通電話打來了。接到電話的劉榮才雙手冰涼,不自覺地顫抖起來,妻子握着他的手,不斷哈氣安慰着他,他的情緒才稍微有一絲緩解。

劉榮才拉着妻子,在春運的人潮中擠到窗口,買了票趕回巫溪。回到家時,父親正躺在牀上,看着兒子回來,有氣無力地招呼了一聲。

劉榮才的父親被檢查出白血病多年,爲了掙醫藥費,他只得讓親戚幫忙照看父親,夫妻倆一起外出打工掙錢。看着牀上癱睡着的父親,劉榮才內心滿是自責,爲何沒有留下來多陪陪他。

此時,27歲的劉榮才,如同倦鳥一般,對家充滿着依戀。即使年少時,他也像其他懷揣夢想的農村孩子一樣,想要飛出大山,去大城市展翅。

初中畢業後,他就去了廣東東莞,找到了老家鄰居開的汽車模型生產廠,在這裏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也第一次接觸到汽車模型。在工廠裏,他見識了各種各樣的車,但都比真車小很多,他夢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一天能擁有一輛自己的真車,把父母接到大城市,開車載着他們到處看看。

鄰居對他很照顧,也很栽培他,讓他從基礎開始學汽車模型的製作。13個部門,他利用兩年半的時間,全部待了個遍,所有的工藝也都學到了手。

學到手只意味着入了門,看似簡單的工序,其實每一道都很複雜和精細,不僅需要耐心,還充滿着危險。

2013年,21歲的劉榮才已經算得上是廠裏的老師傅,事故卻還是發生了。在製作夾具時,一個不小心,他右手大拇指被切割機切斷了。

劉榮才腦袋嗡一下懵了,甚至沒感覺手上傳來的疼痛。他呆呆地站在原地,傷口的鮮血不斷湧出,耳邊傳來聒噪的切割機聲音。

“啊!”劉榮才終於感覺到了疼痛,大叫的聲音將工友引來了。有人撥通了120,有人幫他包紮處理傷口……現場一片混亂。好在,發現及時,劉榮很快被送往醫院救治,手指被接上了。只是,這根手指的指甲再也長不出了,也無法像曾經一樣靈活自如。

這次受傷,他沒敢告訴遠在巫溪的父母,害怕他們擔心,一個人咬牙挺了下來。這些年,他一直在廣東打工,只有每年過年時才能回家陪父母幾天,這些日子,對他而言無比珍貴。隨着時間的成長,劉榮才也越發明白親情的重要。

倦鳥回巢

回到家鄉創業 希望讓更多年輕人留在家鄉

父親彌留之際,劉榮纔在父親牀邊守了七個通宵。牀上熟睡的父親偶爾發出短促的呼吸聲,劉榮才幫他攢了下被角,陷入沉思。劉榮才很自責,爲何沒能多留些時間陪陪父親。其實,幾年前母親去世的時候,他就曾想過回家發展,但無奈,巫溪沒找到合適的工廠。而迫於生計,他不得不再次遠走廣東打工。

七天後,父親走了。他對妻子說道:“我的爸爸也沒有了。”此刻,劉榮才終於明白,什麼叫“子欲養而親不在”,對他而言,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他看着冷冷清清的房子,再也沒有父母做的熱騰騰的飯菜了。

劉榮纔看着角落裏的鋤頭,輕輕拿起,冰冷的鋤柄沒有了父親鋤完地的溫度。他決定,不走了。劉榮才腦海裏萌生出來一個想法:在老家辦個汽車模型廠,讓村裏的青年們能夠在家附近就能找到工作,這樣可以有更多時間陪陪父母,不要留下和他一樣的遺憾。

正在劉榮才鬥志滿滿的時候,卡上僅3千多元餘額這個現實如同一瓢冷水澆了過來。資金成了當下最大的難題。這些年,他雖然在外掙了些錢,但是給父母治病花得差不多了。村裏的幹部給他支了個招,去申請扶貧貸款。去年3月,他申請到3萬元扶貧貸款。

他輾轉廣東和家鄉聯繫客戶,終於和老東家搭上線,經過半年的考察,老東家決定給他訂單進行代工組裝。劉榮才原計劃過完春節就開始生產,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再次中斷了他的計劃。

疫情期間,劉榮才焦頭爛額,疫情不知何時才能結束,貸的款就這樣放着也產生不了任何效益。

他感覺到了無力,但生活還是要繼續。劉榮才利用這筆錢租了幾十畝地種四季豆,目前已經到了收成之時,貸款的錢算是得到了充分利用。

劉榮才又找到表哥當合夥人,4月初,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後,劉榮才的廠子總算步入正軌。

授人以漁

給貧困戶解決工作 加工的汽車模型走向世界

34歲的張先生是巫溪縣文峯鎮金盆村的建卡貧困戶,家裏三口人,哥哥有殘疾臥病在牀,父親也身患疾病。因爲要照顧家人,張先生沒辦法外出打工,只能留在家裏種地和做些零工。

劉榮才的廠子建起來後,在村裏招募工人,張先生也趕來應聘了。劉榮才知道張先生家的情況,優先錄用了他。上個月,張先生拿到了3000多元的工錢,對於貧困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按照這個工錢,一年下來他家的人均年收入有12000元,有望摘掉貧困的帽子。

其實,劉榮才工廠裏的15個工人,有10個都是貧困戶。劉榮才辦廠的初衷就是通過自己的技術,希望能讓家鄉的鄉親富起來,尤其是讓那些貧困家庭能夠脫貧致富。

劉榮纔不僅給他們解決工作,也耐心地教他們技術,還邀請到同他一起外出打工的巫溪好友過來幫忙教這羣人技術。劉榮才的廠子組裝的汽車模型,大多都是國外的訂單,這個山溝溝裏造的汽車模型,正運往歐洲等地,被外國人收藏和展覽。

劉榮才說,一切纔剛開始,這還遠遠不夠。最近他打算多培養幾位能挑起大梁的師傅出來,爲以後的發展做鋪墊。

對於廠子的未來,劉榮纔有自己的規劃。目前,工廠的規模只能進行汽車模型的組裝,他希望未來能建成整個生產鏈,包括研發等項目。這還需要100多萬的投入,他也正在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希望得到資金支持。

站在工廠門口,劉榮才夢想着,有一天,能有更多“巫溪造”的汽車模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收藏和展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