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董局中局之鉴墨寻瓷》原著出自于“马亲王”,从《长安十二时辰》其实就可以看出,马伯庸先生自身的文化知识积累和文笔构思还是强于不少因为时代红利而爆红的网络作家的,剧本的扎实,除了人物塑造具有特色,不脸谱化,各种虚构的情节和情景在细节上也都有历史依据可依,这也使得这样的故事在影视改编后不会像很多热门网络小说一样剧情灌水。目前已经播出的30集,故事完整度是非常高的,在前三集便已经自然地介绍到了五脉势力划分、许家和老朝奉的仇怨等等关键的前提剧情,同时点到即止,毫不拖泥带水,没看过第一部的朋友以及没看过原著的朋友,是丝毫不影响观感的,因为第一部第二部演员有差异,主创团队风格也有所差异,强行代入反而是有所干扰。

一年前播出的由夏雨,乔振宇,蔡文静等优秀演员主演的《古董局中局》由其独特的选题和缜密的剧情逻辑,加上主演阵容精湛的演技,一跃成为当时业内的口碑之作。

时隔两年,它的第二部《古董局中局之鉴墨寻瓷》低调归来,却遭遇了热度不够,作品质量也被质疑的窘境。

这一次剧方从导演就进行了更换,原来的五百和余庆导演换成了费振翔导演。

这次费导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妥的影视改变方式,主创团队在最大程度上对原著进行了还原,大刀阔斧对剧情进行改编的部分很少。

尽管许多观众认为在现在这个IP改编的市场,像剧组这样进行大部分保留原著会丧失新意,但小编作为观众倒认为这样的操作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

《古董局中局之鉴墨寻瓷》原著出自于“马亲王”,从《长安十二时辰》其实就可以看出,马伯庸先生自身的文化知识积累和文笔构思还是强于不少因为时代红利而爆红的网络作家的,剧本的扎实,除了人物塑造具有特色,不脸谱化,各种虚构的情节和情景在细节上也都有历史依据可依,这也使得这样的故事在影视改编后不会像很多热门网络小说一样剧情灌水。

而原著已经很棒了,以这个小说为蓝本,故事本身不会差。

只要叙事节奏和演员表演给力,是能够呈现出让人惊喜的效果的。

而这部剧的主演团队已经有了夏雨这个量级的影帝坐镇,那么主创团队与其将精力投注在如何改编原著使得剧情有所翻新,倒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制作和细节上的雕琢,事半功倍而且少了许多麻烦。

说到这里,许多对这部剧有疑虑的观众,其实大都是因为习惯性地拿它与第一部作比较,觉得差异太大。可实际上这部剧连导演都已经更换,主演团队也只剩下一个夏雨,整个剧情的表达风格以及侧重点都不一样了。

建议一些在观剧过程中代入第一部剧情的朋友,不要把《古董局中局之鉴墨寻瓷》当作第一部的续集来看,用一个看待独立故事的眼光来看观感会更好。

目前已经播出的30集,故事完整度是非常高的,在前三集便已经自然地介绍到了五脉势力划分、许家和老朝奉的仇怨等等关键的前提剧情,同时点到即止,毫不拖泥带水,没看过第一部的朋友以及没看过原著的朋友,是丝毫不影响观感的,因为第一部第二部演员有差异,主创团队风格也有所差异,强行代入反而是有所干扰。

当然,这部剧处理得最好的地方,小编认为还是节奏足够明快。

即便《清平乐》收官有些日子了,小编也还是忘不了那部剧像噩梦一样的节奏感。前期芝麻大的琐事都能花整整一集来讲,结果快要收尾的时候,因为篇幅不够了,被迫删减了徽柔公主和梁怀吉的戏份,导致整部剧意义不明。

借着寻找老朝奉为引子,从主角设局抓大眼贼,到五脉大会的宣战,再到去河南勇闯成济村,接着是清明上河图真假之争,三人组智斗气功大师,寻找戴海燕,整个叙事脉络清晰,小高潮迭起,节奏太工整了,可以说渐入佳境。

这部剧从演员选择,题材定位上来看,都不是普通的流量剧,所以没有出现许多网友口中的“爆红”,但这不意味着这不是一部好剧。

所谓“没有第一部拍的好”,小编也更倾向于这是观众没有脱离第一部的风格才会有的误解。

如果说是从剧本对于原著的还原,和整体的氛围营造,还有各种高能设定以及服化道的展现来推荐,那小编必须说,《古董局中局》无论一二部都非常值得一看。

而且各位主要演员的表演功底过硬,演技都在线,没有小鲜肉生硬表演刷屏的乱象,也使得整部作品诚意满满,这种从IP挑选就十足用心的团队,个人觉得值得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