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5月26日晚間,古越龍山發佈公告宣佈,公司擬引入深圳市前海富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盈家科技有限公司作爲公司戰略投資者。

早在此前,古越龍山向前海富榮及盈家科技定增發行1.62億股,募資約11.42億元用於黃酒產業園項目工程建設。

資料顯示,前海富榮和盈家科技構成一致行動關係,合計佔比總股本16.67%。由此其背後的盈投控股成爲古越龍山第二大股東。

古越龍山表示,更看重作爲樂百氏的實控人盈投控股的渠道。不過搜狐財經發現,盈投控股控制樂百氏也只不過是半路接盤,其背後還曾有向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逼宮的歷史。

高端化失利,古越龍山自救受挫

早在今年2月,古越龍山就已經披露向前海富榮和盈家科技定增發股,以期望引入戰投的公告。

同一時間段古越龍山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祕書周娟英因個人原因辭去相關職位。

而在周娟英之前,2019年12月25日,古越龍山就曾公告稱,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董事柏宏因工作變動原因辭去總經理職務。柏宏僅在古越龍山任職一年半。

對於高管接連辭職一事,古越龍山向外界表示,柏宏卸任古越龍山總經理是正常人事調動,調任職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而周娟英的離職則是因爲到了退休年齡。實際上週娟英辭職時不滿55歲。

對此,酒業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爲“還是對業績不滿,公司近年來業績不佳,希望更換高管提振業績。”

2018年,紹興黃酒集團曾爲古越龍山樹立目標,三年翻番。爲此,柏宏就任古越龍山總經理期間對古越龍山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受市場矚目的是推售價高達1959元/瓶高端黃酒產品。

但是這些改革都沒有改善古越龍山的業績。

2017年至2019年,古越龍山的銷售費用連年增高,分別爲2.15億元、2.98億元和3.5億元。但實際上同期古越龍山的營收分別爲16.4億元、17.2億元和17.6億元,增速分別爲6.65%、4.87%和2.47%,增長逐年放緩。

按照如此進度,紹興黃酒集團爲古越龍山樹立的三年翻番的目標必然不可實現。這時候引入戰投成爲了古越龍山的新選擇。

半路接盤樂百氏,盈投控股如何幫古越龍山開拓市場?

今年2月,古越龍山向前海富榮及盈家科技定增發行1.62億股,募資約11.42億元用於黃酒產業園項目工程建設,將新增10萬千升黃酒原酒、12萬千升小包裝灌裝產能。

其中前海富榮擬認購7.91億元,佔比總股本11.55%;盈家科技擬認購3.51億元,佔比總股本5.12%。

相較於擴產能,古越龍山更看重的是投資者的渠道能力。

古越龍山坦言,新增產能的消化問題系本次募投項目未來經濟效益實現的核心問題。戰略投資者前海富榮和盈家科技將在銷售渠道、資源等方面爲古越龍山的進一步發展提供重要動力。

資料顯示,前海富榮和盈家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均爲郭景文,兩家公司構成一致行動關係,合計佔比總股本16.67%。由此郭景文也成爲古越龍山背後的第二大股東。同時郭景文及其關聯方盈投控股曾運營安吉爾淨水器和樂百氏飲用水兩大知名品牌。

古越龍山在戰略合作約定中表明,郭景文及關聯方盈投控股通過運營“樂百氏”及“安吉爾”等品牌,建設了遍佈全國的銷售網絡,在全國建設了上萬個銷售網點,覆蓋上億消費者,特別是在快速消費品領域具有相當的渠道資源。

“其在食品飲料領域的產業背景、管理經驗和行業資源,能夠爲公司的佈局發展和戰略轉型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古越龍山在公告中如此表述。根據約定,郭景文及盈投控股將幫助古越龍山在“江浙滬”以外的“非黃酒傳統消費區域”開拓銷售渠道。

但是,幫助古越龍山開拓銷售渠道並非易事。

其中一大難題是黃酒品類的侷限性。

2019年,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計2129家,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8350.66億元;其中黃酒生產企業總計110家,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73.27億元。收入規模方面,黃酒行業收入僅佔全國酒行業收入的約2.07%,遠低於白酒、啤酒佔比。

除了市場規模小,黃酒品類還存在區域壁壘。江浙滬地區是黃酒的主要銷售區域,同時也貢獻了古越龍山大部分業績。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古越龍山在江浙滬地區的銷售收入佔比分別是71.52%、73.29%和67.23%。

酒業營銷專家蔡學飛認爲黃酒市場長期難以突破,根本問題出在黃酒的品類定位,以及消費者教育層面比較滯後,沒有完成市場培育的情況下,渠道的建設只是末節。

“古越龍山作爲中國黃酒的頭部企業,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導黃酒的品質提升以及拓展用酒場景層面,也只有這樣才能壯大黃酒品類,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蔡學飛表示。

另外一點,經營樂百氏的盈投控股除了爲古越龍山提供渠道之外,可能並沒有成功運營的經驗可以借鑑。

上個世紀90年代,樂百氏曾和娃哈哈齊名,那時候樂百氏擁有酸奶、AD鈣奶、純淨水等多種產品,其中瓶裝純淨水爲主打產品。經歷了1996年-1999年快速成長期後,樂百氏瓶裝純淨水以超過30%的市場份額佔據同業第一。

2000年樂百氏被達能收購後進入下坡階段。2013年,樂百氏宣佈只保留飲用水業務。2016年11月,達能甩包袱,將樂百氏品牌及6家樂百氏工廠整體出售給盈投控股。

坦白說盈投控股也只是樂百氏的半路接盤者。彼時業界以爲,樂百氏未來會成爲盈投飲用水業務的核心組成部分,並與其淨水器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但事與願違,盈投控股接盤後,樂百氏雖然持續桶裝水的生產和銷售,但已經徹底失去了瓶裝水市場。直到2019年樂百氏才重新啓動瓶裝水業務。

青山資本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瓶裝水行業,農夫山泉擁有高達26%的市佔率,位居行業第一。隨後的怡寶佔21%、百歲山佔10%、康師傅佔9%、冰露佔9%、娃哈哈佔7%。這六家已經佔據瓶裝水80%以上的市場。樂百氏重啓瓶裝水業務也難以與巨頭們重新抗衡。

控制樂百氏四年,盈投控股從未披露其經營業績,桶裝水業務成爲其僅剩支撐業務。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搜狐財經:“目前市場上很難看見樂百氏的產品,換言之,盈投控股運營下的樂百氏並不算成功。”

盈投控股運營的樂百氏不見起色,進入古越龍山會帶來轉機嗎?這顯然也是一個未知數。

背後的“瑞福德系”和逼宮天科股份

郭景文通過前海富榮和盈家科技持有古越龍山16.67%股權。而在其背後,郭民和盈投控股纔是真正的核心。古越龍山公告也披露兩者爲親屬關係。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早前報道,郭民是早年資本市場“瑞福德系”的靈魂人物,後創立的盈投控股成爲其新的資產平臺。

早年郭民的“瑞福德系”控制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是*ST盛潤。據報道,2003年,深圳市國有企業萊英達集團進行改制,郭民通過瑞福德集團取得*ST盛潤的控制權。

在瑞福德集團控制下的*ST盛潤業績並沒有改善,反而成爲郭民的斂財工具。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郭民從*ST盛潤中先後剝離安吉爾飲水機和嘉年印刷,並裝入瑞福德系新的資本平臺——盈投控股。

2011年,瑞福德集團最終將*ST盛潤賣殼給一汽集團下屬零部件公司富奧股份,公司由此改名富奧股份。

盈投控股成爲郭民新的資本平臺。資料顯示,盈投資本還是昊華科技的第二大股東,而且此前還曾一度向昊華科技控股股東“逼宮”。

早在2003年,瑞福德系就已經介入天科股份。到了2006年盈投控股借股改之機,受讓了深圳市華潤豐持有的天科股份21%的股權。

到2007年,郭民旗下的瑞福德系和盈投控股第一次向天科股份管理層進行逼宮。

2007年9月,天科股份曾公告稱,持有公司23.13%的西南化工研究院已不是公司實際控制人;而成都願景科技、成都美辰科技和瀋陽易捷電子機械合併持有本公司24.51%,其推薦的董事在罷免並更換董事長、年報等董事會重大決議中高度一致。

在上市公司的無奈之下,同年中國化工子公司昊華化工集團通過股權劃轉代替西南化工研究院成爲天科股份大股東。盈投控股需要挑戰的目標變成了實力強大國企。

在2013年9月,盈投控股又一次向昊華化工集團的控股地位發起挑戰。其突然增持天科股份100.13萬股,持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3.19%,一舉上位成爲天科股份第一大股東。

2014年5月,中國化工方面開始通過增持反擊,最終中國化工旗下的中化資產和中國昊華以共計31.97%的持股比例,拉大了與盈投控股之間的持股差距。

從*ST盛潤到天科股份,可以說郭民的資本遊戲並不算光彩,本次趁機介入古越龍山的混改,一舉成爲公司第二大股東,其背後的動機也難以揣測。

但古越龍山在本次戰略合作公告中披露,前海富榮、盈家科技、實控人郭景文和關聯方盈投控股承諾,本次戰略投資不以謀求古越龍山的控制權爲目的。

古越龍山亦在公告中稱,引進戰略投資者工作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紹興黃酒集團持有公司股份數量不變,持股比例自41.39%降低至34.73%,仍顯著高於前海富榮及盈家科技,超出的持股比爲18.64%。因此,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股權變動是古越龍山上市23年來,二股東的持股比例首次超過5%,這也是古越龍山股權結構首次大規模變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