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儘管張幼儀有爲徐家綿延子嗣之功,但是,徐志摩還是無法正視她的存在,沒有像普通的父親一樣陪伴徐積鍇成長,關心他,呵護他。他還沒出生時,準爸爸徐志摩正在狂烈的追求才女林徽因,給已懷孕的張幼儀一紙合約,無情離婚,甚至還要求她打掉沒有出世的孩子。


“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運,同時不忘悲憫”。——艾米莉·勃朗特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提起徐志摩,想到的便是他的《再別康橋》。他是一位獨抒性靈的浪漫主義詩人,同時他的感情生活也令人咋舌,三位女性,瀟灑一世,任性一生。

包辦婚姻的悲哀

掃眉才子亦面容姣好,韻中生韻亦香外生香。徐志摩,近代新月派代表詩人,接受了西方的新思想,崇尚婚姻自由,爲愛而生,爲愛而死。張幼儀,徐志摩的結髮妻子被其無情拋棄,反而勇敢地活出了自我;人間四月天林徽因,徐志摩苦心追求,成了他內心的白月光,心中永遠的硃砂痣;陸小曼,與徐志摩攜手走入婚姻的殿堂,卻與徐志摩彼此沉淪、傷害、毀滅,終是無果,悲傷一生。


徐志摩作爲個體,魅力四射,作爲詩人,才華橫溢,作爲朋友,感情真摯,但是作爲丈夫,他確實不是值得託付的良人。他傷了張幼儀,擾了林徽因,負了陸小曼,致自己的命,也致別人的命。張幼儀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也是被他傷害最深的一位,張幼儀從來沒有在徐志摩的規劃之內,從未走進過徐志摩的內心。

1900年,張幼儀出生於江蘇寶山,是“徹頭徹底”的舊式封建女性。儘管張幼儀看到第一眼就認定了風度翩翩,才華橫溢徐志摩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而崇尚“愛、自由和美”接受西方新思想的徐志摩自然對張幼儀提不起任何的興趣,再加之張幼儀的容貌並不出衆,在徐志摩的心裏早已認定了她是封建傳統的土包子


雖然徐志摩從打心眼裏不喜歡這段婚姻,他也進行了激勵的反對,胳膊扭不過大腿,還是迫於父母的壓力,無奈接受了這段註定不幸福的婚姻。在外人看來,他們是門當戶對,雙宿雙歸的神仙眷侶,而對於他們本身而言,這一個註定不會幸福的婚姻

?張幼儀?出身書香門第,巨賈富商之家,是溫婉淑德,大度體貼的女人。12歲的張幼儀在哥哥的幫助下,入新式學校讀書。三年之後,她的四哥張嘉璈做媒徐志摩,不久年僅15歲的張幼儀便嫁入徐家,對她而言,她的婚姻就是想與徐志摩相互攜持,相夫教子的度過一生,但是徐志摩卻是鍾愛滿腹經綸的才女,花容月貌的名媛。婚後的生活,可想而知,張幼儀備受煎熬。一方面要獨自撫養他們長子徐積鍇小名阿歡,一方面還要忍受徐志摩的“拈花惹草”,到處求愛。

失寵的兒子們

1918年,張幼儀爲徐家誕下長子。百日那天,因抓鬮到了毛筆,被徐志摩父親徐申如先生期許入仕途,賜名爲徐積鍇。儘管張幼儀有爲徐家綿延子嗣之功,但是,徐志摩還是無法正視她的存在,沒有像普通的父親一樣陪伴徐積鍇成長,關心他,呵護他。

徐志摩飛機失事,去世多年之後,徐積鍇在接受採訪時,曾表明對父親沒有過多的印象,父親在多所學校兼職,時常不在家陪伴自己。他對父親的瞭解,通常是通過母親,爺爺,奶奶,以及父親的朋友們。

徐積鍇的弟弟更是絲毫沒有得到父親徐志摩的疼愛。他還沒出生時,準爸爸徐志摩正在狂烈的追求才女林徽因,給已懷孕的張幼儀一紙合約,無情離婚,甚至還要求她打掉沒有出世的孩子。出生後,徐志摩對他不管不顧,彷彿並不是他的孩子,與他毫無關係。這個孩子也是命運多舛,不到三歲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大兒子徐積鍇就成了徐志摩唯一的兒子。

作爲詩人,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國新詩壇的基礎;但作爲丈夫和爸爸,徐志摩顯然沒有盡到一點的責任。甚至在金庸的小說中也得窺探到,徐志摩的“渣男”身份。

衆所周知,金庸與徐志摩是表兄弟關係,而金庸塑造出來的表哥,都是負心漢的形象,像是《天龍八部》王語嫣的表哥慕容復,《連城訣》表哥代表汪嘯風,《倚天屠龍記》裏表哥之一衛壁等,還將徐志摩曾用過的筆名“雲中鶴”,寫成了一個下三濫的淫賊。可見這個情史豐富,風流倜儻的表哥給予了金庸多大的影響。

張幼儀是個寬容大度的人,儘管徐志摩冷血的對待張幼儀,並“淨身出戶”解除了他們的婚姻的關係,但是張幼儀還是留在了徐家照顧徐志摩的父母,擔起照顧孩子的重擔。

大度體貼,寬容豁達

張幼儀的悉心教導下,長大後的徐積鍇沒有像父親那般濫情,和女友相識相愛相戀後,徐積鍇迅速將她帶回中國,過上了“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生活。徐積鍇也是一個盡責的好爸爸,對自己的四個子女給予了充足的關愛,讓他們在父親的愛中長大

徐積鍇並沒有如他奠定中國詩歌地位的爸爸徐志摩一樣,成爲極負盛名的大文豪,而是成爲了一名成功的商人,與文學毫不沾邊。

張幼儀雖然自始至終沒有得到徐志摩的愛,但是她有了一個優秀,孝敬,長壽的徐家獨子,爲其綿延子嗣。徐積鍇不像短命的父親一樣,年僅34歲,就抱恨終天不幸離世,他如今102歲,尚在人世,身體安康。

徐積鍇遺傳了母親張幼儀的態度,當談起父母時,如今對父親更多的是理解與釋懷,對母親更多的是感恩和尊敬。他還說,對於搶走自己丈夫的其他女人們,母親沒有過多的怨恨,她並不討厭林徽因,畢竟身爲才女的她討得才子的仰慕也是情理之中;她更沒有恨過民國四大美女陸小曼搶走自己的丈夫,反而同情她,因爲她一生孤苦無依,沒有自己的孩子,甚至還會給陸小曼的送錢,幫助她更好的生活。

張幼儀的一生坎坷無比,但終是活出自我;獨子徐積鍇沒有活在父親徐志摩的光芒之下,而是選擇一生一世一雙人,與妻子相愛,與孩子們相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