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233字 / 閱讀需5分鐘

關於古人酒量的歷史記載真的可信嗎?這裏面有何玄妙?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是歷史上著名的酒鬼。他一天到晚喝着酒,遊山玩水,逍遙人間,被稱爲“醉侯”。他常常坐着鹿車,帶着一壺酒,讓自己的僕人隨身帶着鏟子跟隨其後,等他醉死的時候,就隨地挖個坑給埋了。

宋人趙崇絢在《雞肋》一書中作了統計,說劉伶的酒量是一石五斗,但是他的酒量並不是最大的。漢朝大儒鄭康成可飲一斛,而最終的冠軍是漢朝廷尉於定國——可以“飲酒至數石而不亂”。按照現在的通行標準,一石等於十鬥,一斗爲十升,一斛爲五斗,古人的酒量到這個地步,的確讓人稱奇,但也讓人感到疑惑。且不談酒量如何,就是光喝水,這麼大的量估計也讓人受不了吧?

關於古人酒量的歷史記載真的可信嗎?這裏面有何玄妙?

酒的生產技術

這裏首先反映的是酒的生產技術問題。古代的酒一開始因爲釀造技術水平有限,所以酒精含量並不高。比如,戰國時期法家韓非所著的《韓非子》中,有這麼一個寓言故事:宋國有個賣酒的人,生意一直不好,酒賣不出去,經常放到發酸,然後倒掉。後來鄰居告訴他,他家的惡狗拴在門前,所以沒人敢來買酒。這個故事中所提到的,放一段時間就會酸的酒,就是低度酒。低度酒長時間放置會讓酒精揮發,特別是天氣一熱,更容易受其他微生物的影響,導致發酸變質。說明那時候的釀酒技術還不是很成熟。

中國古代早期的酒是以穀物等農作物爲原料,加入酒麴,放在密閉的容器裏,經過一段時間自然發酵而成的,後來才進入到蒸餾取酒的工藝時期。至於何時開始蒸餾取酒,歷史上有好幾種說法,不過就目前發現的證據顯示,東漢時期就已經有蒸餾酒的相關器具存在了。等到了清代乾隆時期,出現了“雙蒸法”。通過二次蒸餾,得到五十至七十多度的高度白酒。

正是因爲釀造工藝的不斷發展,酒的濃度不斷提高,在歷史記載中,人們的酒量也就產生了相應的變化。漢代李定國是“數鬥而不亂”,到了唐代,李白只能“斗酒詩百篇”,可以看出酒的純度從漢到唐有一個提升的過程。

到了宋代,《水滸傳》裏景陽岡“三碗不過崗”,厲害的武松也只能論“碗”喝。此時,宋代的釀酒技術比唐代又高了,計算人們酒量的容器越變越小。

度量衡的變化

第二個問題就是歷代度量衡的變化。如果按照先行的度量衡標準,這幾升幾斗的,就是不喝酒光喝水,也會讓人受不了。根據現有的古籍考證,漢代的標準計量單位不僅和當代,就是和後來的朝代也有很大不同。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裏也提到,秦漢時期的“六鬥”只相當於宋代的“一斗八升”不到一點點。南宋葉適在他的《石林筆記》中提到,漢代的“一石”只相當於宋代十九斤多一點。這個度量標準縮水是相當厲害的。

一方面酒精含量在提高,一方面度量衡在不斷縮小。據此推敲,於定國的“數石而不亂”,按照之前宋人推斷的標準,他的酒量大概在一百多斤的樣子。這樣看的話,量還是不小,一頓下來,估計要喝破肚皮。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於定國到底是一次性不間斷的喝數鬥,還是分幾次在宴會上喝了這麼多?文言文的表述不總是那麼嚴謹精確,這一點不能忽視。

文字的功能

有一種文學修辭手法叫“誇張”。

長久以來,有一種說法是,古代真正的喝酒冠軍是孔夫子。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曾說道:堯不千鍾,無以建太平。孔非百觚,無以堪上聖。說是孔子的酒量達到了一百觚。據說,觚的容量差不多是兩斤,一百觚,也就是二百斤。

影視劇中的孔融

要判斷這件事的真假,首先要了解孔融及他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東漢末年,由於發生饑荒,爲了保證糧食供應,曹操下令禁酒。孔融作爲酒徒,當時寫這篇文章主要是爲了反對曹操的禁酒令,所以故意擡出大聖賢出來。其實,“孔子百觚”之說也只有孔融提過,他雖是孔家後代,但都隔了二十代了,怎麼會知道老祖宗的真正酒量呢?這裏的表述,“千鍾”和“百觚”形成對仗,都是指非常多的意思,而非具體實際的數量。

《晉書·劉伶傳》說,劉伶太能喝酒了,喝得妻子都覺得害怕。當他向他妻子討酒喝的時候,不僅酒被倒掉,酒器也給毀了。夫人流着淚對他說:“你的酒喝的太多了,我可不想過早地做寡婦,你一定要戒酒。”劉伶便提出到祖先墳上發誓戒酒。他帶上祭品和酒,結果跪倒發誓的時候變了卦,說道:“老天爺,我劉伶生下來就是以酒爲命,我一次喝一斛,五斗除酒病,我怎麼能聽女人的話?”然後順手把祭祖的酒拿來喝了,喝完很快就醉倒了。帶到墳上祭祀的酒能有多少呢?說明他的酒量其實不算大,有些地方的描寫實際是過於誇張了。

結 語

酒或許給歷代文人帶來了創作靈感,但一件再好的東西,當沒有了節制,就一定是壞東西。古人的酒量有水分,可不要輕易挑戰效仿。再好的酒,喝起來一定要適度。如果您不是一定要靠喝酒創作出好文章,日後成爲下一個李白,還是勸您無事莫貪杯。

酒究竟是誰發明的?

陝西和山西的“麪食”有什麼不同,誰纔是麪食王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