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道明星城市,山东有两个,青岛和济南。但是在强省会时代下,或者是“一城独大”的时代下,整个山东只能有一个经济核心,双子星模式不再适合如今的超级城市竞争。

山东作为我国工业门类最全的经济省份,长期占据经济总量前三名的位置。但是,最近唱衰山东的声音却总是不绝于耳,这个人口过亿,GDP7万亿的大省到底怎么了?


说起唱衰山东的论调,那我们要先把眼光转回2013年。这时候山东的经济总量和第二名江苏的差距其实并不太大,大概在4000亿左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8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进一步扩大,达到恐怖的1.6万亿!

而到了2019年,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山东GDP反而核减超过9000亿!山东和江苏的经济总量差距达到了2.8万亿!两者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第二和第三的差距,中间整整差出一个加强版的深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GDP大省陨落成如今的模样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分析一下!

1、地理因素


山东位于华东地区,北边毗邻京津冀,南边靠近长三角,西边则是新兴起的中原城市群,夹在三大国家重点发展地区之间,尴尬位置可见一斑。

有人说山东毗邻日韩啊,没错,但是你看日韩自身的经济状况,而且日韩会真的一心向你吗?人家毕竟是美国爸爸的“好儿子”!这就是山东四面不得志的地理因素!

2、教育因素

山东是高考大省,每年会输送大量的优质生源。但是山东省内却并没有太多好学校,数得上号的不过是山大、海大和中国石油大学。但是面对50万左右的考生,这些学校显然不够分,于是一批考生只能选择外出求学,而且这部分考生属于比较顶尖的一批。

从山东出来的考生们应该很有感受,在自由繁荣的市场经济下的南方待久了,就很少有人还会愿意返回山东。于是,山东大批高端人才外流,而且是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外流到江浙沪、广东、北京等地。

流失了大量高端人才的山东,谈何发展高端产业?而且山东的教育应试成分比较浓厚,学生的创造力等受到较多制约,看下竞赛获奖情况你就可以知道山东的学生更适合一般性考试,但是却不怎么适合考竞赛这种比较有创新和变通的考试。

3、经济因素


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很多,这里我只提两点,一个是明星城市,一个是产业结构。

说道明星城市,山东有两个,青岛和济南。青岛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知名度都比较高,甚至一度有人提出中国济南,世界青岛的口号。虽然济南通过吞并莱芜的方式获得了土地、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不过这种增长显然很有限!而且济南太小,资源有限且很难集中。

但是,即使如此,青岛这座明星城市也只能在黄河以北呈呈威风,拉到南方一比,显然差距太过明显!甚至未来都有被强势崛起的郑州取代的危险!

这里一定有很多青岛人不服,但是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作为一个曾经在青岛待过十一年半的人来说,没出去过的时候我也认为青岛一点不比其他地方差,而等到真正去过上海、深圳、南京、武汉等地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是在坐井观天!

青岛和南方发达城市的差距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差距,更多的其实是制度和思维。我们知道山东是个道地的“官本位”地区,人民对于考公务员的热情简直可以用狂热来形容!

这就导致官员在山东的特殊位置,而在市场经济下,这种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显然无法支撑经济尤其是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这就导致很多你在南方极容易办成的事情到了山东如果不经过官员的层层批准就办不成,这种低效率带来的最大恶果就是经济失活。

再来说下产业结构,山东是中国所有省份中工业门类分布最全的省份,当然航空航天类几乎为零。这就导致山东其实是一个工业基础十分强大的省份。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工业、制造业不好,但是在如今的竞争中,显然处于劣势的一方。提起现在的企业,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互联网,那么山东有什么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呢?

抱歉,这里我绞尽脑汁也没想到山东有什么“独角兽”级别互联网企业。而浙江有阿里巴巴、网易,广东有腾讯、华为,北京有字节跳动、豆瓣、快手、百度等,上海再不济还有拼多多、携程、大众点评、饿了么……

这就直接导致在互联网风头最盛之下,山东缺席了!而之后还想打造强有力的互联网企业,恐怕不是一般的困难!

4、政治因素


虽然说这个因素有点敏感,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有时候政治因素却是最关键的。这点请参看郑州!

郑州的飞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就是得益于这种政治因素的加持,航空港经济区的建设,中原城市群的批复,米字型高铁的建设,国中的建设无一不需要大力的政策支持。

反观山东,由于地缘因素本身就丧失了很多重要政策的扶持,而且貌似早些年争一个北方经济中心都因为中央认为天津更合适给否了,而且自贸区的建设也明显滞后于上海、广东等地。

再看看高铁,两年前山东根本没啥高铁,济青高铁都是2018年年底才修好的!

明显可以看到,中央在重大投资和重大政策层面对于山东是不够照顾的,或者说中央认为山东可以自力更生!

那么,被称为“群象经济”的山东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山东真的会如坊间所说成为下一个东北吗?

这个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山东却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变了模样的“东北”。

难道你说这么多只是为了剖析山东衰落的原因吗?当然不是,这里我把这篇文章当做一篇小小论文来写,自然要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建议永远只能是建议,思想破局永远应该放在首位!


首先,山东若想在当下的经济竞争中逆风翻盘,第一步就是破旧立新。但是这个难度之大,估计至少需要5-20年,甚至需要一到两代人的努力,因为实在太难了!老做派绝对不容易轻易改变,除非有极大的诱惑。但是思想若不接受这个N级痛苦,那么未来的一切都是空谈!

其次,山东应该大力扶植新兴产业,虽然互联网时代山东已经处于竞争劣势,但是强大而完善的工业基础一定是一个极好的爆发点,启动工业4.0甚至5.0计划势在必行。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改造工业,形成高精尖的一批产业并培育出足够强的龙头企业。

这绝不是早些年时兴的互联网+的升级版,未来科技必将成为决胜之牌。如果可以,一流的决策者当然应该先做标准,只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那么未来的竞争就处于绝顶的高位!

然后,大力吸引人才。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定要靠人,最终的竞争一定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为什么山东吸引不到真正的顶尖级别人才?事儿事儿太多了!要引人,先改制。扫除一切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因素,为人才提供完善的保障,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那么何愁天下英雄不入吾彀中?

但是你能给的别人一定也能给,甚至给的更多,如何给得更到心窝里去,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再之后,大力发展教育。光靠吸引人才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厉害的是形成人才创造和吸引的完整闭环。这样即使外来人才被挖走了,自己也不至于后继无门,因为下一波人才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另外,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化内斗,寻新机!山东人很清楚,济南和青岛是欢喜冤家,也是竞争对手。但是在强省会时代下,或者是“一城独大”的时代下,整个山东只能有一个经济核心,双子星模式不再适合如今的超级城市竞争。

个人认为现在的超级城市竞争的最低标准是GDP1.5万亿以上,人口1200万以上,人均13万以上。


不少人肯定不赞同超级城市的发展,但是很可惜,这就是未来的城市主流。谁手里有一座超级城市,就意味着资源的集聚度会更多、更高、更好,政策红利会更倾斜,而没有超级城市的地方,只能默默无闻,自力更生!

双子星格局则会造成资源集聚度严重下降,甚至互相抢夺资源的情况,建成真正超级城市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这里要单独说下广州和深圳,深圳的崛起靠政策太多,山东则几乎没有这种可能。

因此结论就是山东有且只会培养出一座超级城市,至于这座超级城市是谁?不好定论,但是最近山东省的动向是让济南和青岛竞争,谁胜谁就大概率获得最大的支持!

不过济南好歹是省会,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注定不会让济南太差劲。

而早先山东调查团南下的开始,以及经常谈及的“新旧动能转换”的开始,已经宣告了这场攻坚战的开始。这对我们的通知就是:山东绝不会成为下一个东北,不仅如此山东还要重回昔日荣耀!

但是,路很长,很难走!我们甚至要摸着石头过河,踩得脚底流血!而且这阵阵痛期的时间可能会很长很长,山东人,你准备好迎接真正的涅槃新生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