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編寫過兩個看車特輯,五一探店系列,主要看的車型都集中在合資小型和緊湊型SUV,落地的購車預算在15萬-20萬。看了一大圈,日系,德系,美系,法系都看了,能夠進入小編第二輪篩選的車型主要有以下幾款:日系的東風本田XR-V,日產逍客,馬自達CX-4;德系的一汽大衆探歌;美系福特銳際;法系的雪鐵龍-天逸。

經過再三比較,包括靜態的內飾,外觀和空間體驗以及動態的試駕體驗,終端優惠幅度等,小編最終選擇了三款車型進行PK選擇:一汽大衆探歌2020款 230TSI DSG兩驅進取型;日產逍客2019款 2.0L CVT豪華版;雪鐵龍天逸2020款 360THP ORIGINS百年臻享版。先劇透:小編最終還是選擇了最爲冷門的雪鐵龍-天逸。下面,小編就給自己真正的看車感受,比較的過程和大家做一個分享,希望能夠對大家的購車做一個參考。

一汽大衆探歌

一汽大衆探歌2020款 230TSI DSG兩驅進取型,MSRP爲15.58萬,終端優惠在2.5萬左右,如果誠心想買,裸車優惠到3萬應該問題不大。同時,從下圖2018年上市到2019年全年月度銷量來看,探歌的表現也是非常穩定的,基本月均都能維持在1萬臺左右的銷量。

當然,最終小編沒有選擇探歌,主要還是出於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    套路太多:大衆經銷商很多車型都有前裝件,經銷商的話術是廠家出廠就有,但具體什麼情況,小編也無從考證。15.08萬的進取型是沒有天窗的,前裝了天窗,就需要多5000,其他配置也有這個情況;

2.    空間:相對逍客來說,探歌的空間其實還是可以的,但相對天逸來說,就要遜色很多,同時,車身大小和造型,小編也略有保守;

3.    變速器:乾式7速雙離合的穩定性,小編也不是特別有譜。

結合以上這些點,小編最終還是放棄了探歌。

 日產逍客

日產逍客2019款 2.0L CVT豪華版,MSRP:16.88萬,優惠2.3萬左右,落地在16.8萬左右。這款車型的銷量是三款車型當中,銷量最好的,同時,也是穩居這個級別SUV中銷量前五的車型。下圖是2018年-2019年,基於交強險的逍客銷量走勢,整體銷量表現還是非常穩健的。月均基本都可以維持在1.5萬臺左右。

但小編沒有選擇這款車型,最大的顧慮還是空間。去店裏感受之後,覺得不論是車型大小還是車內空間,都還是遜色很多。同時CVT變速器的駕駛感受,總覺得不是很過癮。目前這個車,優惠幅度在2.2萬左右,白色和藍色還要加價,這一點,小編也是很不爽的。如果爲了空間和大小,選擇奇駿的話,還是超預算了。

雪鐵龍天逸

那麼爲什麼在這麼多車型當中,小編會選擇雪鐵龍天逸呢?可能就是“天逸”吧!小編寫了很多關於不同車型的銷量分析的文章,着三款車型中,天逸確實是最爲冷門的一款,過去兩年月均銷量也就在千把臺左右,和逍客以及探歌月均上萬的銷量,確實不是一個量級的,但選車不止於銷量,還是要看綜合性價比表現。

之前,小編寫過五一探店系列,很多天逸車主在後面留言,都說這款車型性價比非常高。小編去年也看過一個欄目,講的就是奇駿,逍客,探嶽,本田CRV四個緊湊型SUV的橫向比較,靜態,動態,公路,城市路面,鋪裝路面等的性能表現,當時對於天逸的表現還是有一定好感的。去店裏看了實車,試駕之後,不論時空間和外觀表現,還是動力輸出,尤其是車內噪音的控制等,都是做得非常不錯的。

從配置表來看,如果想要選擇天逸,起步肯定就要選擇16.97萬的進享型,和15.97萬的舒享型差了1萬,但配置差得可不是一點兩點了,出於預算考慮,小編本來是想考慮16.97萬得進享型,落地16.5萬以內搞定,但去店裏看了之後,和17.37的樂享型相比,主要就差了電子擋把,和18.07的悅享版相比,主要差了LED大燈和真皮座椅,思來想去,小編還是選擇了2020款 360THP ORIGINS百年臻享版,配置其實和悅享版完全一樣,只是爲了紀念雪鐵龍品牌成立100週年推出的特別款,不論是內飾還是外觀,相對還是比較低調和內斂的但依然具有法系車獨有的設計感,小編還是非常滿意的。

看了這麼多車,小編還是很有感觸的。目前市面上車型實在是太多,如果要給大家提一點參考意見的話,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 

1.    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購車預算和購車意圖:15-20萬,家用,緊湊型,合資,SUV;此處的購車預算,如果包牌落地價的話,那一定要關注4S店的收費項目了:顏色是否加錢,貸款手續費,服務費,上牌費,加裝費等等;

2.    一定要明確自己看重的配置:這個價位,變速器還是信賴6AT,皮座椅,LED大燈等

3.    一定要去店裏看車和試車,看視頻時無法真正感受空間和外觀的;只有自己開過,才知道這個車開起來是否舒服,NVH控制如何等等;

後續,小編也將會給大家帶來持續的到店看車視頻和圖文內容,價格優惠,配置信息,店端報價貓膩等,都給大家做一些分享,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