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雲龍侃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一個女人再美也只是美貌,如果她具備了文才,那就不只是美貌那麼簡單了。
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對武則天的文藝範輕描淡寫,對她的美貌卻做了妖魔化的表現。其實,這是避重就輕,成就一代女皇的是美貌與文才,而且文才遠遠比美貌重要得多得多。
真實的武媚娘究竟有多美呢?這個任憑我們想象,反正也沒有證據。但是武媚孃的文才真是逆天的,即便在中國皇帝文藝史上,那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拿證據說話。
太宗死後,武則天進感業寺當尼姑,她以一首小詩傾倒了李治。武則天在其《如意娘》一詩中曰: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爲憶君。不信彼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皇帝也是男兒,當然傾心於文才如此傑出的女子,當然也就戰勝一切困難,把她接回宮中。
武則天當政期間,她極爲重視用人,狄仁傑就是一個例子。史書記載,武則天與狄仁傑惺惺相惜,互相扶助,更有傳說認爲狄仁傑是武則天一生唯一的對手。在女皇贈予狄仁傑的《制袍字賜狄仁傑》短詩中,她以“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勉勵下屬。
武則天的書法寫得一流。如今爲人熟知的古代女書法家只有兩位,一位是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另一位就是女皇武則天。女書法家能夠留下一點斷簡殘篇就很難了,能留下精品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女皇武則天卻留下一方《昇仙太子碑》。
這塊碑刻於武周聖歷二年(公元699)六月,現存於河南省偃師縣緱山仙君廟。共有行草書34行,每行66字。有飛白書碑額。碑陰刻有武則天《遊仙篇》詩文,是武則天76歲時所作。
縱覽《昇仙太子碑》,其書風遒勁瀟灑,筆勢婉轉流利,結體寬嚴適度,落筆鏗然有聲,字裏行間都透出一種大丈夫的豪氣。《宣和書譜》中對武則天書法的評價是:“凜凜英斷,脫去鉛華脂粉氣味,其行書馭馭能有丈夫勝氣。”
在書法上,武則天的另一創舉就是自創字。衆所周知,武則天自名武曌,“曌”是武則天爲自己所造的字,在她的書法中,也多處可見類似的自造字。
作爲中國歷史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造字舉動,和她的身份一樣令人矚目。
武則天造字一方面是借用古字。其中“天、地、證、國”四字就是這樣。“天”直接用篆體。“地”作“埊”,含“山水土”,《玉篇》解爲:“古‘地’字”。“國”作“圀”,意爲“八方土地”,《玉篇》雲:“古文‘國’字”。
武則天還打破了漢字的方塊結構,創造了幾個圓體結構字。一個“○”圈就表示“星”字,把“卐”字放在一個“○”裏邊成爲“月”字,將“乙”放在一個“○”裏便成爲“日”字。
唐代是書法盛世,歷代皇帝都推崇書法,書法史上有“唐書五變”之說,在唐代,書法經歷了5次變革,武則天統治時期,書法也經歷了一次轉變。《玉臺書史》記載:“開書道之大變者,亦爲婦人,則天之前,書道尚瘦勁,則天之後,書道尚肥厚,幾乎爲書法的分水嶺。”指在武則天之後,書法“漸起肥法”,至唐明皇時“肥法”到達頂峯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