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擺擺頂村經濟發展水平落後,全村建卡貧困戶88戶,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擺擺頂村黨支部迎難而上,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以及特殊區位優勢,從2016年開始帶領村民發展規劃種植錯季蘿蔔,增加收入。擺擺頂村作爲安哈鎮貧困村,當地種植的錯季蘿蔔成爲脫貧致富奔康的重要抓手,近兩年來也確實增加了農戶收入,是名副其實的“白金子”。

擺擺頂村作爲安哈鎮貧困村,當地種植的錯季蘿蔔成爲脫貧致富奔康的重要抓手,近兩年來也確實增加了農戶收入,是名副其實的“白金子”。今年700畝的錯季蘿蔔已進入成熟期,如何銷售變現,讓“白金子”流進農戶口袋,成爲當前難題。

擺擺頂村經濟發展水平落後,全村建卡貧困戶88戶,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擺擺頂村黨支部迎難而上,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以及特殊區位優勢,從2016年開始帶領村民發展規劃種植錯季蘿蔔,增加收入。

擺擺頂村的大量耕地都是沙壤土質,土層深厚,水源充分,日照時數長,尤其適合蘿蔔生長,這裏出產的蘿蔔清脆爽口。據介紹,從2016年開始,擺擺頂村種植兩季的錯季蘿蔔每年年產量在1500萬斤以上,產值在500萬元以上,佔了村民總收入一半以上。

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外出打工的人少了,留在村上的村民都加入種植錯季蘿蔔的行列,種植面積大幅擴大,如今第一季蘿蔔就有700畝。再加上市場上蘿蔔飽和度高,售價下降,直接影響農戶收入,黃平作爲第一書記,一邊安撫村民情緒,一邊積極謀劃解決辦法。

面對銷售問題,黃平第一時間想到電商,因爲疫情期間,很多農特產品都是經過電商銷往全國各地,但很快這個想法就被自己否決了“因爲天氣比較炎熱,不能走電商平臺;在運輸過程中存在風險,還是希望能夠在市內解決;從以往的情況來看,沒有過多的依託西昌市內的市場,我們主要是往外面走,但今年情況很特殊,我們希望在市內就近銷售。”

遠處沒辦法銷售,黃平就將眼光放在了市內和周邊運輸方便的城市,全力解決蘿蔔銷售問題。“我作爲村上的第一書記,面對蘿蔔滯銷、價格低的問題很着急,我們也採取了很多措施,一方面我自己也在聯繫外面,成都、峨眉、攀枝花的市場老主顧,過來買我們的蘿蔔。另外一部分,我在積極聯繫我們市內的大型企業包括學校,希望能擴大銷售渠道。”

記者:陳曦 蔣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