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昌市公安局交管大隊精心策劃組織了一次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培訓演練。

爲提高交通事故救援救治效率,減少人員傷亡,西昌市公安局交管大隊聯合市醫療部門建立“警醫合作”機制,啓動交通事故快速救治機制,構建“一體化”便民事故處理新模式,確保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得到更好的救治。

西昌市“警醫合作”構建“一體化”便民事故處理新模式

5月19日16時許,在西昌市太和車管所路段發生一起轎車與電動自行車兩車相撞的交通事故,事故造成電動自行車駕駛員受傷。接到報警後,西昌市公安局交管大隊事故接處警小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並啓動“警醫合作”機制。

事故接處警小組到達現場後,立即安排警力保護現場,防止二次事故發生,與此同時,民警迅速開展事故現場勘查工作。隨後,攀鋼西昌醫院的120急救車到達現場,民警立即協助急救人員搶救傷者,同時由民警駕駛警車爲120急救車保駕護航,打開綠色通道,整個過程僅用時5分鐘就將傷者安全送至攀鋼西昌醫院接受救治。

西昌市公安局交管大隊事故中隊民警楊嘯華告訴記者,“警醫合作”模式是西昌公安交警在道路交通事故傷員救治工作上的一次新嘗試,是圍繞事故傷員救治拓展的一種新工作機制。它將有效突破交通事故救治過程中出現的社會性“瓶頸”,使大量事故受傷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充分救治。

同時,爲及時有效地實施道路交通事故應急處置、救援工作,推動“警醫合作”機制,最終聯動構建起道路交通事故傷員救治“綠色通道”。近日,西昌市公安局交管大隊也精心策劃組織了一次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培訓演練。

事故設定情況爲,2020年5月28日15時許,在西昌市長寧路路段,發生一輛小轎車與一輛電動自行車相碰撞的交通事故,造成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受傷嚴重,兩車不同程度損壞。市公安局事故接警指揮中心立刻通知120急救車輛、事故值班民警趕赴現場。

事故值班民警趕赴現場後,對該路段進行交通管制,並完成兩道安全防線:第一道外圍安全防護,由專人值守,確保工作車輛依次進入;第二道核心安全防線,由專人在現場完成事故形態初查,進行反饋報告,並完成對涉案人員的控制。與此同時,民警及醫療急救人員在現場對傷者採取急救措施,警車開道引領急救車輛運送傷者駛離現場前往醫院。

記者瞭解到,今後,西昌市公安局交管大隊將不斷深化警醫合作、部門聯動等工作模式,打造轄區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綠色救治傷員通道,以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全力維護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

來源:涼山廣播電視報記者 江瀅、邱成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