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你再看路遙,突然就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一生遇到了6位貴人,養父王玉德供他上高小。路遙被逼得實在沒辦法,只得去求當時和王玉德關係很好的村大隊書記劉俊寬。

路遙是中國文學史上唯一一個讓人聽到名字就想到苦難與不幸的作家。真是這樣嗎?在我看來不是的,我覺得路遙是幸運的,他的一生都是“機遇”,今天我們來聊聊路遙一生中遇見的貴人。

養父王玉德供他上高小

路遙出生在一個貧窮得不能再貧窮的農村家庭,7歲被父母狠心拋棄,過繼給了大伯,只因大伯王玉德的家庭條件好一點,能讓路遙到村裏的學堂裏讀書。

當時不到十歲的路遙其實是非常糾結的,但爲了能去上學,他強忍着心中的痛,並沒有跟父親再回家。路遙順利考入了延川縣城的城關小學高小部。

1963年,對於一個陝北農村的家庭來說,想要供路遙繼續讀書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 在路遙準備參加全縣小升初的考試時,養父王玉德對他下了死命令:不許考試,回村勞作。

這對路遙來說就像是個晴天霹靂,路遙考慮再三,最終還是違抗了養父的死命令,孤注一擲地去考了試,誰都沒想到,路遙竟然考到了全縣第二名。

在這裏路遙就已經比他的其他兄弟姐妹和村裏很多孩子幸運了,因爲至少養父王玉德供他上了高小。

村大隊書記劉俊寬把他送進初中

即使路遙有這樣優異的成績,但養父還是承受不住學費的壓力,鐵了心不讓路遙去上初中。路遙被逼得實在沒辦法,只得去求當時和王玉德關係很好的村大隊書記劉俊寬。

劉俊寬看着面前這個痛哭流涕的孩子,實在不忍心,於是答應了路遙的請求,爲路遙籌集了報名費,但報名時間已過,路遙又回來求劉俊寬,之後他去懇求了校長,於是路遙終於走進了延川中學的校門。

班主任對他文學興趣的支持

走進延川中學之後,路遙發現自己對理科一點都不感興趣,所以他經常在理科課上看小說。不過幸好班主任對他很是寬容,他經常鼓勵路遙:你喜歡文學,那就要在文學上多下功夫,千萬不要荒廢了。

班主任的寬容,讓路遙在這段時間吸收了許多的文學知識,這爲他以後的寫作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詩人曹谷溪帶他走上文學之路

在路遙被初戀背叛之後,他開始了瘋狂的寫作之旅,之後他有幸結識了詩人曹谷溪,是曹谷溪慧眼識英雄,他看到了路遙的創作天賦與努力勤奮的品質,將路遙調進了通訊組,並培養他,照顧他,帶領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路遙的運氣那是真的好,曹谷溪不僅帶路遙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還撮合路遙與另一位同樣來自北京的知青林達確定了戀愛關係,他再次收穫了愛情,這撫平了初戀帶給路遙的痛。

縣委書記申易幫助他上大學

1973年夏天,全國高校招生終於恢復了,但是招生卻採用推薦制,所以路遙接連被“北京師範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公開拒絕了。

當時的縣委書記申易同志得知路遙的情況後,找到了延安大學當時的招生負責人,也就是它的堂弟申沛昌,之後延安大學的領導也是本着惜才愛才,錄取了路遙。

林達供他上大學給他一個家

熟悉路遙的人都知道他的妻子是林達,她真的爲路遙付出了許多,爲了讓路遙上大學,她放棄了自己上大學的機會。還有路遙後來上大學所需要的費用,都是林達從自己的工資裏省喫儉用摳出來的。

不僅如此,他還給了路遙一個家,爲他生了個女兒。

現在你再看路遙,突然就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一生遇到了6位貴人,養父王玉德供他上高小;村大隊書記劉俊寬把他送進初中;班主任對他文學興趣的支持;詩人曹谷溪帶他走上文學之路;縣委書記申易幫助他上大學;林達供他上大學給他一個家。

1992年,路遙帶着對他的最後一部鉅作《平凡的世界》的執念離開了。在路遙去世後近30年裏,儘管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特別是很多年輕的讀者,仍然在熱切地、投入地讀着路遙的這本書,甚至把《平凡的世界》列爲對他們人生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

陳忠實曾說: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

潘石屹 連看7遍《平凡的世界》,每看一遍都以眼淚結束。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第一次給清華新生推薦書的時候,推薦的就是《平凡的世界》。

這實在是一部讀過該重溫,未讀必須看的書。因爲這樣的書,能讓你在順境中感動、感恩、惜福。路遙很喜歡《創業史》裏的一句名言: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它太適合當下的青少年看了。

所以,在這裏我鄭重推薦這部好書。因爲平臺活動,原價108,如今只需要74元包郵,無非一場電影的票錢。買它的理由,不只是最實惠的價格,它還是全新的整理本,還是出自得到唯一授權、也是出版路遙作品最具權威的"北京十月出版社"。 它值得永久收藏,時時翻閱。

而且,還值得一提的是,該書所得版稅,將全部歸於路遙的獨生女路茗茗,社會虧欠路遙的實際已太多太多。點擊圖片下方即可下單購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