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對多數從事繪畫行業的人而言,並不願意將作品當做是商品來進行賞析,但是商品屬性代表着普世認知,和畫家的名氣、水準有關。價值的評判於不同人有不同的標準,其實來源於作品本身能否激發看衆共鳴,長年累月的藝術創作,可能導致畫家失去對共鳴效果的磨礪,但這種沉浸於藝術創作的恆心,其實本身就代表着作品的價值,不可忽視。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山水畫意境乃情感凝聚得來,如何體現畫家作品價值,值得玩味

文/錢毛毛

山水畫雖然經歷歲月磨礪,從古至今有着不同的技法堆疊,其意境的構造也各不相同,但是從山水畫的藝術特點中進行分析,不難看出山水畫的意境乃畫家的情感凝聚得來。

能夠從賞析意境當中追尋真意,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如何體現畫家作品價值,值得玩味。

一、商品屬性,爲普世認知

雖然對多數從事繪畫行業的人而言,並不願意將作品當做是商品來進行賞析,但是商品屬性代表着普世認知,和畫家的名氣、水準有關。

▲陸壯 作品

但從商品本身的定位來看,商品在市場中的定價又有很多影響因素,供求在畫界可指代存世量,質量則意味着畫家功底,至於品牌力指代則是畫家身份和名氣等等,可從一般市場中尋求規律。

二、藝術層面,展畫家境界

而如果從藝術層面去進行分析,實際上要考慮的因素也並不少。畫家的修養、功底、審美意味、對藝術的熱愛程度,價值觀等等。

▲陸壯 作品

這些從畫家身上可直接得出的判斷,能夠最爲直接地表現出畫家創作畫卷的藝術範疇。

與此同時,一位畫家的藝術創作會伴隨着年歲的增長,經驗日趨豐富而改變,心境的改變對於意境的塑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陸壯 作品

因此畫家的人生階段中,其作品價值並不能夠一概而論,當然整個成長過程中留下的作品,也因潛藏着畫家的成長曆程,具有一定的收藏意義。

三、共鳴效果,分雅俗之意

價值的評判於不同人有不同的標準,其實來源於作品本身能否激發看衆共鳴,長年累月的藝術創作,可能導致畫家失去對共鳴效果的磨礪,但這種沉浸於藝術創作的恆心,其實本身就代表着作品的價值,不可忽視。

▲陸壯 作品

雖然將藝術作品分爲雅俗本就是一件世俗之事,但不得不承認,看衆的審美意蘊間存在着不同,以至於同一幅作品在不同人心中有着不同的藝術表現力,引發的共鳴自然也各異。

▲陸壯 作品

共鳴可從技法、境界等多方面中生出,從畫卷開始去深層次挖掘畫家的思想、品性,在這個過程中也會讓對畫卷的判斷出現變化。

種種元素的堆疊,其實建立在認知和價值觀之上,因此產生價值不一的討論時,不妨從這些影響元素中觀之,從根源處挖掘影響畫家作品價值的元素。

—END—

本平臺所發佈的圖片均蒐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僞,不作爲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爲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