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來源於韓劇《天空之城》劇照

Summer姐姐 / 文

我有好幾個當媽的朋友,都跟我敘述過她們做的噩夢:“我家孩子突然死活都不肯去上學了,非說要退學,給我急的呀,一下子就醒了。”

媽媽們對於孩子上學這件事的焦慮程度,可見一斑。

而對於一個叫李柳南的韓國媽媽來說,這個噩夢早就成爲了現實。

十年前,她的一對兒女,先後提出了退學。

那時,兒子正在讀高三,模擬考試全國前一百名,進入名校已經是勝券在握;女兒正在上高二。

李柳南19歲就開始當小學老師,憑藉十足的幹勁,只要是她負責的班級,都能拿到第一名的成績。

兩個孩子退學之後,拒絕和父母交流,看她的眼神,就像“看到蟑螂一樣厭惡”。

她偶爾會想:“如果有消音槍的話,乾脆把兩個孩子殺掉,我再自殺算了。”

✨韓劇《天空之城》中,爸爸舉起獵槍,指向了自己的兒子。

總是不顧一切往前衝的她,開始回想自己的人生,到底從哪裏開始,做錯了什麼。

她開始參加全國各種父母教育課程、溝通課程,並且獲得了韓國“情緒教練式輔導”的講師資格,和兒女的關係也發生了質的改變。

後來,李柳南用十年的時間,把自己的真實經歷寫成了這本《媽媽的悔過書》。

原來,我是C級媽媽

一直以來,李柳南都覺得:“像我這樣的媽媽到哪裏找?”

子女退學之後,她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個“父母等級測試”,深深地觸動了她。

測試很簡單:孩子放學時,父母在回家路上的某個路口等待,觀察孩子在見到他們時的第一反應。

孩子興高采烈過來擁抱父母,這樣的家長是S級;孩子對父母笑着打招呼,這樣的家長就是A級;孩子心不甘情不願地向父母打招呼,這樣的家長屬於B級。

如果孩子改走別的路線,或者假裝沒看見,毫無疑問,這樣的家長,是C等級。

李柳南羞愧而又痛心地發現,自己就是一個C級媽媽。

以前的她不懂得:具有判斷資格的人,不是自己,而是他們的子女。

她的兒女小學時就讀於一所名校,有的學生家長爲了孩子上學,甚至需要把戶籍遷入附近認識的人家中。

所以,這所學校的學生家長,對於教育有着過度的狂熱。一年一度學生會長的選舉,就如同總統大選一般盛大。

李柳南也不例外,她強迫自己的兒女參加選舉,並且事無鉅細地“訓練”他們做準備工作。

從寒假開始,她就讓孩子們寫好競選稿,自己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補充,一旦哪個孩子沒有好好背誦,就會遭到她嚴厲的訓斥。

孩子們因此過了一個又一個惴惴不安的春節。

她還命令丈夫去設計競選海報,丈夫只好去設計公司花錢製作海報。

在“扭曲的熱情”和“過人的選舉策略”下,兒子以史無前例的高票當選了。

家長們欽佩不已,紛紛邀請李柳南做“選舉諮詢師”,爲自家孩子“出謀劃策”。

李柳南爲此相當得意,甚至一度想辭職,轉行去幫政治任務競選。

但是,她爲孩子所做的一切,並沒有得到她原本以爲的感恩和尊敬。兒女退學之後,李柳南屢次生病,兒女都冷笑着說:“做什麼秀啊!”

在她出車禍入院之後,她的兒女甚至只是打電話通知了爸爸,誰都沒有去醫院看望。

李柳南終於認識到:很久以來,她都是一個愚蠢的媽媽。

✨韓劇《天空之城》劇照

成爲仇人的話語

李柳南意識到,她從來不曾真心地稱讚過孩子,也不曾好好地跟他們對話。

一直以來,他們的對話類型,都是“成爲仇人的對話”。

女兒一年級時,經常腹痛、嘔吐,醫生診斷她得了神經性胃炎和腸炎。

李柳楠卻不相信:“你就是在裝病吧!什麼神經性胃炎,不想去學校硬要裝病吧?”

後來,女兒轉學到了她任教的小學,沒有交到任何一個親近的朋友。

李柳南卻說:“書念不好當然沒朋友,休息時間朋友不跟你玩的話,你就看書或者做題啊!”

上中學時,女兒被同學搶走了手機,卻得不到媽媽的一點安慰:“笨蛋一樣,手機爲什麼會被搶走?”

兒子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

當兒子高興地拿着全校第一名的成績回來的時候,李柳南卻皺着眉頭:“小聲一點,語文是進步了,可是數學怎麼退步了呢?你知道你的補習班有多貴嗎?你這樣的成績在名校裏,根本連中間的名次都排不上。”

在媽媽傷人話語下長大的孩子,心理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扭曲。

他們無法正常學習、生活,心裏唯一所想的事情,就是復仇。

“既然媽媽最重視的是學校,那麼報復媽媽的方法,就是休學。”

退學之後,兒子社交恐懼的症狀越來越明顯,幾乎成了一個廢人;女兒剃了光頭,撕碎了衣物,反鎖房門,每天崩潰大哭。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半。

儘管這樣,每次見到兒女,李柳南都要逼問:“什麼時候去考大學?你爲什麼會這樣啊?”

兒子忍無可忍終於爆發:“我爲何會這樣你不知道嗎?都是因爲你!你還搞不清楚嗎?”

想起自己這麼多年的付出,李柳南滿心委屈:“你怎麼可以說這種話?我是怎麼把你養大的?想去的地方沒去,想喫的東西沒喫,想穿的衣服沒穿,想買的東西也忍住沒買,就這樣把你拉扯大,這一點你比誰都清楚啊!”

兒子卻不領情:“誰叫你這麼過的?不是你自己喜歡才做的嗎?你現在想幹什麼就去幹啊,沒人會攔着你。”

李柳南拿起掃帚打了兒子,卻被身高一米八的兒子逼到了牆角,彷彿下一秒,她就會被兒子掐死。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父母,在等着兒女說一聲“謝謝你”,而他們的兒女,卻在等父母說一聲“對不起”。

選擇的權利

李柳南發現:她曾經沒有給孩子任何選擇的權利。

家裏經常會有因爲爭吵而被撕裂的衣服,因爲女兒想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卻遭到了媽媽的強力“鎮壓”。

爲了中考,她將孩子送入了偏遠的、交通工具無法到達的補習班:老師督促孩子們早上五點起牀,晚上一直學習到十二點。

參加各種比賽,拿過無數獎項,在學校成績一直是前三名的兒子,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活到現在,從未感受過成就感。”

因爲這些比賽,從來沒有一個是他自己選擇參加的。

女兒問媽媽:“我畢業以後應該要做什麼?”

媽媽毫不猶豫的回答:“小學老師!”

女兒不同意:“那是媽媽的夢想,不是我的啊!我不喜歡站在別人面前,也討厭小學生,要怎麼當老師啊?”

媽媽卻反擊道:“你是因爲分數考不到才這樣說的,少囉嗦,快進去唸書!”

就像童話《牛和獅子的愛情故事》,牛和獅子相愛了,他們總是以爲自己最喜歡的食物,一定也是對方喜歡的。

於是,牛把草留給了獅子,而獅子把肉留給了牛,最終換來的只是爭執與分離。

它們都對對方說:“我盡力了”,卻不知道,“以我爲主”的、看不到對方的盡全力,越是盡力,結果反而越糟。

和解,從尊重開始

“情緒教練型”的父母的定義是:

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緒,再製定行爲的界限。

他們覺得情緒不分好壞,而是平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表現出情緒時,會尊重該情緒並耐心等待。

同時,他們認爲和孩子的情感交流非常重要,而且能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幫助孩子自己找出解決辦法。

李柳南開始學着改變。

剛開始,交流並不順利,她問女兒:“你想要嘗試什麼?有什麼想做的嗎?”

女兒總是回答:“爲什麼老是問這個?”“沒有想做的事。”

李柳南突然意識到,其實自己內心裏希望的答案是:“我現在想去唸書,讀大學。”

女兒也知道媽媽的心思,所以纔會逃避回答。

於是,有一天,她再次嘗試問女兒:“你有沒有想做的事?不念書、不上大學也行。”

“真的嗎?我說出來媽媽不會罵我嗎?”反覆詢問不會捱罵之後,女兒才說,“我想做糕點烘焙”。

李柳南的內心翻江倒海:什麼糕點烘焙!女孩子做那個有什麼前途!你知道那個有多辛苦嗎?要花多少錢嗎?

但她還是忍着怒氣回答:“哦,原來你想做的是糕點烘焙工作啊,媽媽可以幫你什麼忙呢?”

“媽媽幫忙出錢就好了。”

女兒找到了一家烘焙教室,交了大筆學費,從早上十點到晚上六點,去製作班學習,十分辛苦,但卻不肯放棄。

有一天,女兒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老師今天稱讚我了。”

“他說了什麼?”

“他說我麪糰揉得很好。”

李柳南把女兒做甜點拿到小區、教會、學校分享給大家:“這是我那個想要成爲世界級甜點師的女兒做的,請享用併爲我們打氣祈禱。”

女兒通過了烘焙專業考試,考取了兩個證書。

她對李柳南說:“我第一次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接下來,其他事也都辦得到了。”

之後,女兒通過了高中學力鑑定考試,還參加了大學入學考試,考上了以烘焙著名的大學。

讀了兩個月,女兒說,烘焙應該當成興趣,不能當成主修,看來沒必要去學校了。

李柳南再次按捺自己想要脫口而出的責罵,安慰自己:女兒活着纔是最重要的。

她和顏悅色地問女兒:“你覺得烘焙不能當做主修課啊?那你想做什麼呢?”

女兒說,自己想考中央大學的心理學系。

三個月的苦讀之後,女兒高考第一志願失利,進入別的大學學習兩個月之後再次休學,提出要去美國讀心理學。

在這個過程中,李柳南無數次控制住了自己想要訓斥的念頭,接納、尊重了女兒的情緒和意願,並積極地爲她提供支持與幫助。

甚至,她貸款和女兒一起去了美國,讓女兒在當地大學體驗了一個月的免費課程。

在一次母女二人的旅行中,女兒告訴媽媽想學習心理學的原因:

“我之前想自殺時,我的目的就是爲了報復,只要一想到,如果我死了,爸爸媽媽會最難過,我就想這麼做。

但是媽媽改變了,我就沒有死的理由了。

而那些選擇自殺的孩子,都是因爲找不到活下來的理由纔會那樣。爲了那些跟我一樣青春期在痛苦中度過的孩子,我想幫助他們。”

媽媽流着淚向女兒懺悔:“女兒,對不起,請原諒我剝奪了你幸福的幼年時期和青春期。”

後來,女兒去美國讀了心理學並順利畢業,回國在一家青少年教育機關工作。

女兒在給媽媽的信中寫道:“媽媽總是相信我、信任我,不停地等待我。我真的很以您爲榮,也很感謝我的媽媽是這樣的一位媽媽。”

兒子則在某所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畢業後,又開始攻讀哲學系的研究生。

他對媽媽說:“多虧母親,我才能以現在的模樣成長並且活着,身爲您的兒子,我真的非常驕傲。”

李柳南最後說:

“目前兩個孩子都沒有任何成就,讀的不是人人稱羨的名校,也沒有進入坐擁高薪的好職場。

但是我知道,兩個孩子每天都有要去的地方,並且會一早起來,在約定好的時間抵達,就無比感激了。

最重要的是,他們順利熬過了內心煎熬的日子,並活了下來,能跟我一起呼吸、喫飯、聊天。我能抱抱兩個孩子,這一切都讓我充滿感激且幸福。”

寫在最後

看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天空之城》裏的故事,是真實存在的。

在韓國,考入頂尖名校,就意味着獲得了通往更好的工作機會、更強的人脈資源,及優質的婚姻門票。

爲了讓自己的孩子不掉隊,許多家長殫精竭慮,對子女施加壓力,逼迫他們按照自己設計的道路前進,全然忘了孩子也是擁有自己感情和感受的、獨立的人,而只是把他們當做實現自己願望的機器。

這樣的父母,引起子女的“仇恨”與“報復”也似乎是必然的結果。

在中國,中產焦慮、教育壓力和親子矛盾觸發引起的極端事件,也屢見不鮮。

什麼樣的父母,才能算是合格的父母?

我想,書中提到的一個調查問卷,也許能幫我們摸清一點答案的脈絡。

美國《華爾街日報》以美國夢爲主題,對1654人做了調查,其中的一道問題是:“您覺得怎麼樣纔是算是成功呢?”

排在“擁有幸福的婚姻”、“擁有幸福的人際關係”之前,勇奪第一名的是:

“成爲受到尊敬的父母”。

以上。

你想成爲什麼樣的父母?

歡迎留言。

???

「 壹薦

?

《媽媽的悔過書》

李柳南 著

黃薇之 譯

中信出版集團

Summer姐姐

資深電視人、綜藝達人

熱愛一切八卦,對世界永遠好奇

貓奴、喫貨、愛購物

在意生活品質,更喜歡種草

堅決不過“沒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導美好的親子生活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