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下發統一通知,文件包括《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和《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試行)》等。文件中明確要求各培養單位,不應片面地追求來華留學生的數量,進一步規範了留學生培養制度。

這些年來,我國的高校留學生培養制度備受詬病,一部分留學生的不好行爲也嚴重影響了留學生的形象。這次文件的出臺,意味着我國的留學生培養制度再次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爲什麼要吸引留學生來中國

中國新公共外交的目的,就是把中國和平發展的國家形象傳播給全世界。由於來華留學生的特殊性,具有其國際傳播的特殊地位。留學生不同於出國旅遊、商務出差、探親等短暫的停留,而是長期居住的生活的地方,是能夠融入所在地的社會、深入瞭解所在地真實情況,感受到最真實的他國風情;更爲重要的是,留學生作爲一羣受到高等教育的羣體,歸國後大部分會進入重要的社會部門,擔任比普通人更爲廣闊、更具影響力的職位。

因此接受留學生既能讓世界真正的瞭解到中國,又能擴大中國的世界影響力,所以吸引留學生過來,一直我我國外交政策之一。

有統計數據顯示,近40年來,我國共吸引培養了將近500餘萬留學生。大規模留學生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增進了我國與國外的文化交流。留學生的培養規模也成了衡量高校影響力的重要指標。

留學生所帶來的的問題

留學生的培養規模也成了衡量高校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也和經費有關。逐漸的有極少部分高校爲了吸引留學生給出了超國民待遇,比如前幾年的山東大學“伴讀”事件。山東大學2019年總預算超97億,排在全國top10。值得注意的是,“山東大學的來華留學教育經費是5958萬元,超過其科研經費5606萬元。留學生已經成爲高校的負擔!

東北某大學圖書館更是別出心裁地設立教師、留學生專用閱覽室,中國學生不準入內。有不少學生表示,自己在進入該區讀書時,曾有被“請”出來的經歷。

中部某大學學生在校內給電動車充電的時候,竟然被保安問道“是哪國人?中國學生出去”,還看到了貼有“本充電處僅限國際學生使用”的通知,感到十分震驚和屈辱。

另外因爲引進留學生的質量良莠不齊,有極少部分留學生的所作所爲在社會上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比如江蘇徐州曾抓獲19名“癮君子”,其中16人是外籍,包括9名留學生。

福州一名外國男子騎電動車違規被糾正時推搡警察,推搡警察的男子也是一名外籍留學生。這一幕被網友記錄下來發到網上,引起激烈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