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孫權又問能不能攻打徐州,呂蒙說曹操打敗袁紹還沒多少年,正忙於穩固冀州和幽州之事,根本沒有時間顧及東邊,徐州的守兵不多,我可以攻下徐州,但是徐州地勢平原,我今天打下來了,曹操明日便會率領重兵和騎兵前來奪回徐州,與其用七八萬的兵力去守徐州,還不如攻打關羽,其實要書生說呂蒙意思是沒有必要捨近求遠。孫權自己本來也知道孫劉聯盟不能被打破,可等到曹操成了魏王,雖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但曹操是真老了,這幾年也沒怎麼攻打東吳,而且東吳這邊在呂蒙大都督的領軍下,反而打的曹軍節節敗退,更重要的是劉備盡得益州之地,這老虎太大了估計要傷人呀。

東漢末年分三國,曹魏、蜀漢、東吳,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君主論年齡孫權是最年輕的,小霸王孫策英年早逝後,不滿20歲的孫權成了東吳新的主公,可以說是少年掌權,依靠大都督周瑜在赤壁之戰打敗曹操,更是說明孫權是一代英主,可是大家都知曉孫權在壯年基本上都是守土,沒見其開疆。

孫權自己本來也知道孫劉聯盟不能被打破,可等到曹操成了魏王,雖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但曹操是真老了,這幾年也沒怎麼攻打東吳,而且東吳這邊在呂蒙大都督的領軍下,反而打的曹軍節節敗退,更重要的是劉備盡得益州之地,這老虎太大了估計要傷人呀。

曾經有一次孫權這位相比曹操來說正值壯年的雄主,和呂蒙這位愛卿聊起戰略計劃來了。孫權先是和呂蒙聊了荊州的關羽,呂蒙認爲關羽是心腹大患,但是孫權不想打破魯肅制定聯劉抗曹方針。

孫權又問能不能攻打徐州,呂蒙說曹操打敗袁紹還沒多少年,正忙於穩固冀州和幽州之事,根本沒有時間顧及東邊,徐州的守兵不多,我可以攻下徐州,但是徐州地勢平原,我今天打下來了,曹操明日便會率領重兵和騎兵前來奪回徐州,與其用七八萬的兵力去守徐州,還不如攻打關羽,其實要書生說呂蒙意思是沒有必要捨近求遠。何況如果滅了關羽,東吳就能全據整個長江,那還怕什麼,孫權也覺得對,因而呂蒙就開始忽悠關羽了。

219年呂蒙帶領精兵,穿着白衣扮作商人,幹掉了關羽留下的守軍偷襲了南郡,說降傅士仁、麋芳,並且使用懷柔政策安撫百姓。等到攻打的樊城的關羽得到消息回軍,已經大勢已去,關羽最後敗走麥城,一直到220年1至2月間,才抓獲關羽父子,關羽不願降被殺,腦袋被孫權送給了曹操。孫權重得荊州,其實就是南郡和其它郡大部,荊州九郡早被三分了。

要書生說呀,孫權和劉備還有曹操都是一樣的想法,誰離誰更近就打誰。曹操和曹丕死命攻打東吳,劉備和孫權都認爲兩人相鄰,可做到進攻可,退可守,“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呂蒙或許早已猜透了主公孫權的心思。
可參考文獻:《《三國志·呂蒙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