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低調多年的第二款隱形戰鬥機FC-31再次出現在了公衆的視野。“鶻鷹”戰機換了銀灰色塗裝,去掉了空速管,機頭變得更大、機身也“膨脹”了不少,已經從2014珠海航展展出時的原版發展到了3.0版,高調亮相證明其研發工作進展順利,而變化的外形還證明該機完成了“逆襲”。國外防務媒體《航空防務》5月27日報道稱,此次亮相的FC-31與此前拍攝的照片明顯不同,似乎是一個重要改進版本,在空氣動力學設計等方面做了全面優化。

防務專家表示,去掉空速管證明FC-31戰機正在測試雷達性能,換上新塗裝是爲了測試隱身能力,證實該機取得了重大進展,根據試飛結果還會進行新的改進。軍事觀察家推測,“鶻鷹”戰機不僅僅是一款用於出口的五代機,還會進入軍隊服役,將成爲下一代艦載戰鬥機,包括空軍、海軍和外國客戶都有可能對這種隱形戰鬥機感興趣。FC-31後續還會換裝新的發動機和機載設備,成爲一款可以滿足未來戰場環境需要的五代機。

事實上,最新亮相的“鶻鷹”3.0版與原型機相比只能用“逆襲”來形容,其發展前景甚至不比殲-20差。該機最大的變化是機體的放大,正是這一點解決了原版的不足,還證明換裝了國產“心臟”。“鶻鷹”戰機原本是沈飛自籌資金髮展的低成本隱形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爲28噸,最大的不足就是航程和載彈量。放大機身後的3.0版不但增大了內部彈艙和內油箱的容積,還爲增加側彈倉和裝備更多光電設備創造了條件,更大的機身也擁有了成爲合格艦載機的大身板。

“鶻鷹”3.0版在機體全面放大後還換上了新的發動機,證明國產四代中推渦扇-19進展順利。該機多年來發展緩慢一個最大的瓶頸就是發動機,不管此次裝的是渦扇-13還是渦扇-19,都說明國產中推發動機已經獲得了突破,要不然在國外市場參與競爭難免會被俄羅斯卡脖子,也沒有成爲下一代艦載機的可能,項目根本不可能再次全面推進。

“鶻鷹”戰機的定位是中型四代機,很多人看不上該機的主要原因就是一直在和殲-20比較,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F-35也遠沒有F-22先進,美國爲什麼要大量生產一款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近距格鬥能力又差的F-35呢?因爲F-22太貴了,根本裝備不起。“鶻鷹”戰機也是一款未來可以大量裝備的五代機,更輕的機身也更適合成爲下一代機載機,因此我們根本沒得選擇,該機面臨的沒有側彈倉、航程和載彈量不足等缺點在一定程度是必須接受的。

“鶻鷹”戰機如果與F-35相比的話已經實現了全方面的“碾壓”。F-35雖然也號稱是五代機,但其先進的方面是隱身能力、態勢感知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其“肥胖”的外形導致沒有超機動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相比來說,“鶻鷹”戰機擁有後發優勢,肯定會裝備殲-20上使用的態勢感知設備,擁有更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也擁有最好的隱形性能。“鶻鷹”在外形設計上與F-22相似,在未來會換裝渦扇-19,其推重比爲10,加力推力超過120千牛,其整體推重比已經超過了F35,自然會擁有超機動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可以說,“鶻鷹”未來將具備F-35擁有的一切優勢,而且還是一款真正滿足4S標準的五代機。

“鶻鷹”戰機現在試飛的應該是外貿機型,也不排除將裝備空軍,同時爲研發下一代艦載機打下基礎。從最新試飛照片來看,該機還未配備先進的光電探測設備,也可能沒換上渦扇-19發動機,更沒有側彈倉,要解決這些問題可能還要等下一架原型機。而要成爲隱形艦載機還得重新設計,估計還得3-5年,距離我們擁有兩種隱形戰鬥機的時代不會遙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