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讀書話生活

開篇第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這句話原出自老子的《道德經》,說的是天地對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偏向誰,一切隨其自然發展。放在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小說中,顯得霸氣而又充滿無奈。

《誅仙》蕭鼎

蕭鼎的小說《誅仙》講述的是青雲山下草廟村的兩個窮人家孩子張小凡和林驚羽,因父母鄉親被殺,機緣巧合之下進入天下第一正道——青雲門下,過着與世無爭修煉的安穩日子。但隨着長大後下山歷練,木訥的張小凡屢次邂逅魔教鬼王宗聰明機靈的妖女碧瑤,日久生情,雖然身處正道,卻與被正道視爲心腹大患的魔教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從此時常爲正道所懷疑和詬病。後來在青雲山上正魔兩派發生大戰,青雲門掌門道玄真人祭出無上法陣“誅仙劍陣”,一劍劈向張小凡,碧瑤爲了救張小凡以身軀爲他擋劍,香消玉殞。

青雲一戰之後,張小凡心灰意冷,絕情絕愛,墮入魔道,道法精進,成了殺人不眨眼的“血公子”,從此與一直在正道前進的好兄弟林驚羽分道揚鑣。然而其實在內心深處依然隱藏着一份深情和執着,不僅是對碧瑤的執着,爲了復活她四處尋找祕方,失魂落魄,也是對昔日長輩朋友的感情的不捨,還有表面爲仇恨、鮮血和殺戮掩蓋卻依然存留於內心深處的對天下蒼生的愛。最終在又一次正魔大戰時爲了拯救天下,像當初的道玄真人那樣祭起誅仙劍,一劍斬妖除魔,給人間帶來久違的光明與和平。


現代社會,正是網絡修真仙俠小說層出不窮的火熱時代,爲了迎合現代人的口味,小說沿襲普遍的寫作風格:比如男主出生貧寒,意外獲得無上至寶或祕笈,忽忽數載練成了別人幾十年都學不會的逆天道法,從此縱橫天下,兼有美女環繞,餘生輝煌逍遙……

作爲仙俠系列鼻祖級別的小說,《誅仙》也有着類似的劇情,但它從問世至今,熱度不減,穩居豆瓣同類小說前列,本身有維持其熱度的特色。作爲一個誅仙迷,我來談談自己眼中的《誅仙》小說,到底好在哪裏。

《誅仙》

一、立足於仙俠但內容含義真實而不玄幻誇張

《誅仙》的內容是圍繞着修仙煉法來寫的,比如天下門派分爲正道的“青雲門”、“天音寺”、“焚香谷”,魔教的“萬毒門”、“鬼王宗”、“長生堂”、“合歡派”,他們分別掌握着自己獨有的驚天地泣鬼神的道法祕術,像青雲門的御劍飛行,再如無上道法“神劍御雷真訣”,劍引天雷,震天動地,超越了人力之所能及;修真的人還掌握着長生的祕訣,他們往往會比普通的凡人多活幾十甚至是上百年,這是它所展現的脫離人世間的修真的世界。

但細細讀下來,它本質上寫的還是人與人之間最普通的生活經歷和感情變化。

比如介紹青雲門的來歷時說到開派的祖師青雲子原本是個江湖相師,因爲巧合來到青雲山得到古卷,習得法術之後纔開宗立派;後代傳人青葉道人本是天資聰穎卻屢試不中的書生,潛心修煉竟學有所成。以及後來的首座、弟子,包括其他門派的人,都是從所謂的凡人之中而來,也要像普通人一樣喫五穀雜糧,也要幹活睡覺。

《誅仙》的世界與人間無異,正魔相鬥相殺,充滿着爾虞我詐、愛恨情仇,本質就是活生生的武俠小說中的門派之爭;而作爲主角的張小凡以及圍繞在其身邊的每個人來說,小說對他們的修仙之路的奇遇所花的筆墨不多,反而重點是寫盡了人與人的情感、前後的人物轉變,如同我們的日常生活一樣,只不過給人的生活這個“舊酒”換上了仙俠的“新瓶”,給人以新鮮感,卻不失真實貼切。

二、兼有傳統文學的古典嚴謹與現代語言的通俗

作爲夾在傳統文學和現代文學的之間的產物,《誅仙》既有着現代仙俠小說語言內容通俗易懂的特點,同時還兼具着古典武俠的嚴謹的文學藝術手法。

傳統的小說,如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普遍採用“舊小說”常用的古典手法,如在正式介紹人物和故事前往往有一段較長的引言或背景介紹,結合背景環境來介紹人物,顯得人物更加立體;同時多采用詩詞、歌賦、彈唱等傳統文化表達手法來敘述,讓文字讀起來總是包含着一股珍藏多年的老酒般的醇香,令人回味無窮。

《誅仙》也適當地採取了這種傳統的寫作手法,但並不是完全一味地繼承。對於現代人來說,古典文學顯得比較晦澀難懂,而《誅仙》在這種傳統的基礎上以現代通俗易懂的文字語言來配合,既符合現代人對於通俗的傾向,也保留了傳統文學中的古典美,兩者結合,反而讓人有意外驚喜的感覺。

三、巧妙的主題:“修仙”的外衣與“誅仙”的主題相互對立形成反諷

“誅仙”這個主題,大概是這部小說最耐人尋味的了。

作爲一部仙俠小說,《誅仙》寫的是張小凡等一衆人的修仙之路,“仙”本身代表着純潔、正義、慈悲、道法通神,是人們時刻在心中敬仰的對象,也是每個修煉的人或者妖魔所想要達到的最終形態。

然而,小說的主題偏偏是“誅仙”,“誅仙”者,殺盡神仙,爲什麼作爲正義和慈悲的代表的“仙”,在這裏要被誅殺呢?其實這與小說的內容有着密切的關係。仙俠的外衣之下,《誅仙》寫的更多的是對正與邪、善與惡的認識。所謂的正義,其實未必就是真正的正義和善良,許多人自詡爲名門正派、正人君子,秉持天下正義之刃,剷平世間不正義之事,其實他們的所作所爲總是夾雜着人性的愚昧、貪婪、自私。在外表看,他們是正義,但從內心而言,他們其實與魔無異。

《誅仙》小說中更是對此多有描寫,比如正派的代表——天音寺的四大神僧之一普智因噬血珠的影響,被自己的私念侵襲,一念之下殺了整個村子的人,致使張小凡、林驚羽變成孤兒;正魔第一次大戰時青雲門掌教道玄真人爲了避免門下的弟子張小凡未來可能會墮入魔道,在小凡此刻還是個正義之人時就揮劍斬向他,以絕後患,結果殺了飛身來救的碧瑤。這兩件事讓原本一心向着正道的張小凡對虛僞的正派恨之入骨,轉而加入魔教來對抗正派,正是體現了“修仙”到“誅仙”的轉化。

類似的還有,作爲正派代表的青雲門的首座蒼松其實是魔教的臥底,而焚香谷的一把手雲易嵐和二把手上官策也與妖魔多有勾結,甚至青雲門的鎮派之寶“誅仙劍”,本質上是一把吸人精血才能發揮威力的邪劍……正是在這種正義與邪惡的對立和交融之中,一步步將“修仙”與“誅仙”鮮明地對立起來,極其諷刺。

四、人物的成長真實而沉痛,直擊讀者的心靈

身爲男主角的張小凡,儘管他最後走到了修仙界的巔峯,但他的每一次成長都是非常艱難而且痛苦的。可謂成長得愈快,因爲痛得愈深。

少年張小凡

  • 失去至親,才得以踏上修仙之路

張小凡和好友林驚羽本是青雲山下草廟村的普普通通的兩個小孩,只是因爲全村被屠殺乾淨,引起青雲門的注意,纔將他們帶回了青雲上安置,並加入青雲門。如果沒有這次血案,或許他們一輩子也會像他們的父母一樣,做個普普通通的農村人。

  • 天資愚鈍,在鄙夷之中強忍着前進

對比自己的夥伴,張小凡其實是個天資愚鈍的小孩,不如林驚羽那般聰明。即使是僥倖進了青雲門,也是被掌教首座鄙夷,誰都不想接受他並教授他道法,最後還是被掌教道玄強推給了師弟田不易,纔有了着落,雖然到了大,他還是被師父各種嫌棄。

整日活在這樣的煎熬中,讓張小凡倍感難堪,卑微到塵埃裏。後來因緣際會下身上的噬血珠和攝魂棒含着他的血結合成噬魂棒,成了他獨有的法器,同時身懷天音功法“大梵般若”,又長久地修煉青雲功法,生活纔開始有了質的改變,只不過這個改變花了他數十年的光陰。

  • 失去摯愛的痛苦,拋棄正義沉淪魔道,才從天真走向成熟

如果沒有第一次青雲山上那次正魔大戰,沒有道玄從天劈下的那一劍,或許張小凡仍是一個單純善良、執意不與魔教爲伍的可愛男孩。可是,那只是如果。

道玄的一劍,劈死了碧瑤,也將小凡心中對正派和正義的執着劈得灰飛煙滅。他還清晰地記得自己與碧瑤的初次相遇,自己仗着正道之士的身份執拗地不與她爲伍,而後總是在不期遇中相逢,從陌生走到熟悉,直到她死在面前的那一刻,心中才明白自己對她的愛有多深。可是,一切已成虛幻。

也是從這一刻起,他的一切精神支撐都垮掉了,多年來所受的一切苦和累都不曾讓他放棄對正義的天真信仰,但失去了碧瑤,讓他徹底地看清了這個世界,成長了起來。

趙麗穎——碧瑤

五、深入挖掘人物的感情變化、正邪善惡的探討,深刻而有內涵

在故事內容上,《誅仙》沒有像現代仙俠小說那樣注重故事的快速發展以求給讀者帶來即時的快感,而是秉承傳統武俠敘事風格,重點對人物的形象、內心情感、思想價值觀進行詳細刻畫,顯得深刻而有內涵。

小說中展現出許多交織在一起的感情,並且時時刻刻在隨着生活而不斷變化。比如林驚羽與張小凡的友情,從最開始的真摯信任,到後來正魔不兩立的決裂;比如張小凡對田靈兒最開始的暗戀,在知道師姐喜歡齊昊後變得憤怒無法自控,又不想傷害師姐的心而時時讓自己處於糾結痛苦之中;還有張小凡在墜入魔道前後與曾書書、大竹峯的師兄們的感情從親密到生分,卻又藕斷絲連,到最後的迴歸真誠,可謂複雜多變。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小說寫的是正派與魔教的相鬥相殺,但世間的正義與邪惡真的能簡單的用門派來劃分嗎?這個問題不止是我們在想,作爲主角的張小凡也在思考,而爲了弄清這個問題的答案,他不惜走在正與邪的邊緣,通過感受光明與黑暗,快樂與痛苦,來找尋最終的結果。而這個找尋結果的過程,其實也是小說本身在傳達的思想主題,這纔是小說能從內涵上區別於其他小說的根本原因。


就小說而言,其本身存在着許多有特色的優點,同時也不可避免有些缺點,這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作爲一部結合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仙俠小說,《誅仙》無疑是成功的。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感官上的刺激,還給我們帶來了心靈上的淬鍊、精神上的昇華,這纔是一部好的小說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