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特定階級稱謂者則以其特指稱謂進行自稱,比如說有着爵位王侯的人可以說是“本候”“本王”,皇帝去世後,宮中的太后能夠自稱爲“哀家”,而大臣和地方官員,能夠自稱爲“本官”或者是“下官”。然而這裏的官員,卻並不包括武將,通常來說,軍官有着單獨的自稱,尤其是重文輕武的宋朝,武將更是不能和文官相比,高等的將帥可以說是“本將”或者是“本帥”,而地位低級的,只能稱之爲某。

水滸傳受到了不少讀者的喜愛,施耐庵塑造了很多人物鮮明的角色,而魯智深也是其中之一,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有意思的是,和其他梁山好漢不同,魯智深的稱呼也頗具特色,他一般自稱爲“灑家”,那麼這究竟是個什麼意思呢?不妨讓我們好好來分析一下。

目前關於灑家所包含的意思,也分爲了幾種看法,首先有學者認爲,這是關西地區的一種方言而已。比如魯智深的老鄉楊志,同樣也是以“灑家”自稱。

清末民初時期的學者陸澹安在《小說詞語彙釋》當中記載到:“關西人自稱爲‘灑家’。‘灑’即‘咱’之轉音。”而《辭源》的修訂本也提到:灑”(音zá)與“咱”“喒”同,“灑家”即“咱家”。

實際上,自明清以來,“咱家”這個稱呼,在早期出現的白話文當中,十分常見,作爲一種比較口語化的稱呼,它有些類似於西遊記當中孫悟空說的“俺老孫”或者是豬八戒的“俺老豬”,一般來說,通常是上級對於下級,或者是比較熟悉之間的平級進行使用。

因此“咱家”的口氣,也比較隨意散漫,甚至可以帶有些許傲慢,或者是炫耀的身份,它也有些像如今俚語中常常用來自稱的“老子”。

宮廷當中不少宦官自稱“咱家”,導致不少讀者誤認爲,這個稱呼只有太監訥訥狗狗用來稱呼,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明清期間,它和“俺”一樣,成爲常見的自稱詞語。當然了,因爲誕生日期比較晚,比如新版本的三國當中,董卓一直自稱咱家,這也算得上是編劇忽視的一種錯誤。

但是話又說回來,“灑家”並不單純是“咱家”的方言版本,一般來說,自稱的只有這類人。古代上至天子諸侯,下至文武百官,基本上都有着各自的稱呼,來強調自己的身份。

豪強有威望者可自稱“某家”。有特定階級稱謂者則以其特指稱謂進行自稱,比如說有着爵位王侯的人可以說是“本候”“本王”,皇帝去世後,宮中的太后能夠自稱爲“哀家”,而大臣和地方官員,能夠自稱爲“本官”或者是“下官”。

然而這裏的官員,卻並不包括武將,通常來說,軍官有着單獨的自稱,尤其是重文輕武的宋朝,武將更是不能和文官相比,高等的將帥可以說是“本將”或者是“本帥”,而地位低級的,只能稱之爲某。例如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初期自稱爲關某。

而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中層軍官武將,就自稱爲“灑家”了,《永樂大典》提到:“灑是廝殺漢。”這裏通“殺”音。事實上,魯智深擔任過提轄司,而楊志武舉出身,擔任過殿帥府制使和管軍提轄使,他們自稱爲“灑家”還是比較符合概念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