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而,VCM-01之於越南海軍的意義,大概也就是幫助越南海軍水面戰部隊完成了“國產導彈化”,且部分提升了其攻擊能力,真要對我南部戰區海軍的水面艦艇乃至航空母艦形成有效的威脅,最值得注意的還應該是越軍的那幾艘636M型潛艇配備的3M54E反艦導彈,這個什麼VCM-01,還得往後稍一稍。氣動和戰鬥部都不動,估計越南海軍能動的也就是導引頭和發動機兩塊了,事實上根據越南電視臺自己的報道,由越南的電子電信公司爲VCM-01型反艦導彈提供了新型主動雷達導引頭,也算是“部隊經商”賺到錢以後乾的正經事兒。

前天,根據越南國家電視臺報道,越南人民軍在其編號爲Z-189的軍工廠裏,首次展示了一款新型亞音速反艦導彈,根據該型導彈彈上銘牌所標示的型號,該導彈名叫“VCM-01”。且按照越南人民軍的說法,該導彈的研發工作是在本國技術人員的主導下,運用本國技術獨立完成的。這大概也是越南人民軍這麼多年來,首次公開自行研發的、具備一定先進水平的反艦巡航導彈。

“VCM-01”亞音速反艦導彈


消息傳到國內,一些媒體稱其爲越南版的“航母殺手”,並且“對我南部戰區海軍造構成極大威脅”。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越南這款VCM-01性能究竟如何?

提到越軍自行研發反艦導彈,估計很多讀者老爺都得大跌眼鏡了:什麼,越南軍隊居然還能“自力更生”、自研反艦導彈了?某種意義上來講確實是的,只不過這個“自研”的水分到底有多少就不清楚了。

X-35“天王星”


即使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個VCM-01型反艦導彈,彈體原型與俄羅斯海軍的X-35“天王星”反艦導彈非常類似。該彈是蘇軍於1973年開始提出概念、1983年開始研發、1993年開始裝備的俄軍標準戰術反艦導彈,但其在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部隊中的裝備並不是十分廣泛,倒是因爲其價格便宜、性能可靠而大量出口,同時因其整體構型與外觀與美軍的AGM-84“魚叉”系列戰術反艦導彈類似,而得到了一個“魚叉斯基”的諢名。

美軍的AGM-84


越南人民軍同樣也搞到了該型反艦導彈,最早是在1996年,搞到了30枚,2004年又簽了一筆大單,一次採購了400枚X-35E型,越南海軍現役的2艘BPS-500型導快、多艘1241.2“納努契卡”級大型導快、以及作爲水面戰部隊主力的4艘1161.1E型“獵豹”級輕護,全部將“天王星”作爲標準反艦導彈。

獵豹級護衛艦


除了進口了一大批X-35E,越南海軍還得到了俄羅斯的技術授權,開始自行製造X-35E型反艦導彈,且已跨過了“來件組裝”到“基本自產”的門檻,除了制導雷達和配套的圖申斯基P-95TM-300型發動機需要進口,其它各部件據說都可以自產。越南人民軍自產的“天王星”編號叫KCT-15,整體性能與俄軍外貿版本的X-35E型旗鼓相當,除了繼續供給越軍水面艦艇部隊,目前還發展出了岸導型,目測有可能要用於取代越南人民軍海軍駐峴港的岸導680旅裝備的、技術性能已經嚴重落後了的P-15“冥河”岸艦導彈。


既然“原版彈”有了,“官方許可重製版”也有了,那麼越南軍隊在這二者的基礎上搞點“基於原作的再創作”,那咱們也不難理解,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這個新型的VCM-01,有極大的可能性就是X-35E(俄羅斯原版),也就是越軍所謂的KCT-15(越南自產的X-35E)型反艦導彈的“後續技術改進與發展型”,而既然是發展,該彈主要改進了哪些方面呢?

工人在調試“VCM-01”反艦導彈


咱們知道,整套X-35反艦導彈系統(包括3M24導彈、3S34發射箱)對於俄羅斯海軍來講,其實是一種技戰術性能相當平庸的對海打擊武器:

射程不遠,其基本型X-35射程才130千米,相比較俄羅斯海軍裝備的一票戰役反艦導彈堪稱“弟中弟”;

速度也不快突防性能不算太好,巡航速度0.8Mach,末端衝刺速度據說就0.88Mach,最早的型號由於無線電高度表性能老舊,據說掠海飛行高度高達10米左右;

導引頭性能落後,俄軍最早的X-35和出口版本的X-35E型,配備的均爲APГC-35/35Э型導引頭,該導引頭工作頻段在I/J頻段,長度約700毫米,直徑420毫米,可在6級海況下工作,最大探測距離僅22千米;

戰鬥部性能也不佳,X-35E型只配備了一個145千克重的高爆半穿甲戰鬥部,在戰術反艦導彈裏面這個戰鬥部重量確實太小了。

APГC-35Э導引頭


故而,總體性能看,越南海軍搞到的這批X-35E,說句不好聽的話,性能估計比我軍本世紀初作爲水面艦艇、海航“飛豹”戰機標準反艦導彈使用的YJ-83/83K型反艦導彈還要差點,畢竟YJ-83K反艦導彈那超過200千米的空射射程可是一大優勢。

飛豹攜帶YJ-83K導彈


對於俄軍來講,X-35的性能差點好點無所謂,反正俄軍預備實施水面戰的主力並不是打雜的“天王星”,起碼應該是諸如3M54/P-10、3M55/P-800這樣的戰役反艦導彈。而對於越南海軍來講,X-35E和KCT-15型的性能實在太差,那估計是得要人老命的,畢竟,越南人民軍海軍搞水面戰除了依賴該型導彈,也實在沒有更好的裝備能夠裝艦了。


既然搞清了X-35E/KCT-15的劣勢,那麼這個VCM-01到底改進了哪些方面、沒動哪些方面差不多也就呼之欲出了:

雖然咱們有眼神測氣動之嫌,但“目測”彈體的整體構型與氣動設計沒怎麼動,要是真動的話大概率超出了越南海軍能搞定的範圍;

在彈體結構不大動的情況下目測戰鬥部也不會大動,畢竟越軍目前也沒有足夠的獨立設計戰術導彈戰鬥部的能力;

氣動和戰鬥部都不動,估計越南海軍能動的也就是導引頭和發動機兩塊了,事實上根據越南電視臺自己的報道,由越南的電子電信公司爲VCM-01型反艦導彈提供了新型主動雷達導引頭,也算是“部隊經商”賺到錢以後乾的正經事兒。雖然尚不清楚這個新型的主動雷達導引頭性能相比APГC-35Э進步了多少,但是考慮到老制導頭的性能就是個渣,越南軍隊又對自產的制導頭信心滿滿,估計整體技術性能會略微有點兒提高吧。

越南軍方視察“VCM-01”反艦導彈


唯一值得說道說道的,也許只有越南軍隊給X-35E型導彈發動機所做的改進了。咱們剛纔提過,X-35E原版彈上使用的圖申斯基P-95TM型渦噴發動機性能相當一般,導彈的最大理論射程只能達到130千米左右。這套發動機系統連俄軍在對X-35導彈實施改進的時候自己都把它換掉了,換成了新型的小型渦扇發動機,而在越南海軍搞不到俄軍自用版本的X-35U的情況下,怎麼對動力系統實施改進就成了全彈升級的關鍵和瓶頸。

X-35E的圖申斯基P-95TM型渦噴發動機


根據目前的消息,越軍據說已經引進了韓國海軍SSM-700K“海星”反艦導彈上使用的SS-760K型小型渦噴發動機,該發動機採用了環形燃燒室,共有4個軸流壓縮機級,最大推力可達4.61Kn,可以確保SSM-700K型導彈以0.9Mach的速度巡航15分鐘,使得“海星”的理論射程達到275千米左右。當然,由於SS-760K型發動機的直徑比P-95TM-300大了幾毫米,尚不清楚越南海軍是略微擴了一點彈體直徑,還是如何實施改進。但換裝了SS-760K發動機後,目測VCM-01型反艦導彈的射程應該會提高一大截,畢竟130千米的射程現代戰爭已經基本沒法用了。

SS-760K型發動機


總而言之,對於越南海軍實施的“把X-35E改成VCM-01”、還打了一個“自主研發反艦導彈”名頭的行動,大伊萬認爲,充其量算是讓越南海軍在水面戰反艦導彈的技術水平,從原有的與C-802反艦導彈相當的水平爬升到了C-802M。

越南軍方視察“VCM-01”導彈製造車間


至於這個VCM-01對我南部戰區海軍的水面艦艇有沒有足夠的威脅,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是沒有的,很簡單,不管是X-35E,還是VCM-01,還是AGM-84系列,這種戰術反艦導彈裝藥小、飛行速度慢、突防能力弱,在實施高烈度對抗時,只能用來敲敲邊鼓,打打輔助性的水面目標。想靠這種亞音速的戰術反艦導彈去攻擊大艦,除非能打出幾十枚、上百枚的齊射,否則幾乎是沒戲的,以越南海軍制海作戰的能力而言,它也組織不起來有力的反艦導彈攻擊。

越南海軍的獵豹級護衛艦和基洛級潛艇


故而,VCM-01之於越南海軍的意義,大概也就是幫助越南海軍水面戰部隊完成了“國產導彈化”,且部分提升了其攻擊能力,真要對我南部戰區海軍的水面艦艇乃至航空母艦形成有效的威脅,最值得注意的還應該是越軍的那幾艘636M型潛艇配備的3M54E反艦導彈,這個什麼VCM-01,還得往後稍一稍。

基洛級潛艇可以發射3M54E反艦導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