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墟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位于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肌腱外侧凹陷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记载:在足外踝如前陷者中,去临泣三寸。关于其穴名出处,《灵枢本输》曰:胆出于窍阴……过于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足少阳也。

丘墟别名“蹄溪”

《穴名释义》记载:考‘丘’,有中央凹四方高之义。‘虚’,有丘之义。

《说文》曰:虚,大丘也。

陆德明释义:虚,本或作墟。与丘义同。

据文献记载,丘墟穴的主治范围较广,我们首先看一下古代文献中都是怎么描述的:

《黄帝明堂经》曰:主目视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见,腰两胁痛,脚酸转筋。胸胁痛,善太息,胸满膨膨然,疟振寒,腋下肿。痿厥寒,足腕不收,躄,坐不能起,髀枢脚痛,大疝腹坚。寒热颈肿。狂疾。

《医心方》云:胸胁痛,善太息,胸满、振寒,髀枢脚病,目翳,两胁痛。
《千金要方》记载:主脚急肿痛,战掉不能久立,跗筋足挛。
《太平圣惠方-明堂》曰:足胫偏细。
《窦太师针经》曰:治穿踭风,脚气红肿,泻;脚无力,先补后泻。 
《循经考穴编》记载:主瘫痪痿软,绕跟红肿,草鞋风痛。
《窦太师秘传》云:治绕脚风湿等症。有泻无补。
通过对上述条文的理解,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文献对丘墟的主治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
足少阳经本经病

如《医心方》胸胁痛,善大息、胸满……

穴位局部病

如《千金要方》主脚急肿痛,战掉不能久立,跗筋足挛。

这时我们就需要思考一下,丘墟为什么能治这些病症?又该怎样针刺?
天部:本经病
回顾足少阳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段病候的描述:


“是动则病”的第1个症状就是“口苦”。我们知道胆为中精之府,主藏精汁,其味儿苦,当胆汁上溢的时候,患者就会表现出口苦的症状。所以口苦是胆汁上逆的一个特异性的表现,常见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等这样的胆道疾患;“善太息”。善就是多,一个是指次数多,另外也指频,就是中间间隔时间短,多次出现。

大家知道肝属木,从五脏角度来说,肝属木,脾属土,肝郁而乘脾土。

那么从腑的角度来说,胆属木,胃属土,胆和胃的关系如同肝和脾的关系,所以胆气不利就像肝气郁滞而犯乘脾土一样。胆气不利的时候最容易犯胃,导致胃气上逆,这时候容易导致呕吐。而这种呕吐,往往就是伴有口苦或太息等情志不舒的症状,这种类型的呕吐又称为呕胆;“心胁痛,不能转侧”则更加适合胆机。当胆囊炎、胆石症这种胆道疾病急性发作的时候,大多数会伴有胆绞痛。典型的表现为右侧上腹部或者是整个上腹部出现阵发性的痉挛性的疼痛,并且向右侧的肩背部放射;而面微有尘,体无膏泽,则因胆汁对消化,特别是脂类的消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胆道疾患出现时,脂类的消化就会出现异常,吸收不足,皮肤缺乏滋润,出现面微有尘,严重的还会导致周身的皮肤都没有光泽,那么就出现了体无膏泽。

那么最后两句“足外反热,是为阳厥”,又该怎样理解呢?“阳厥”为什么会出现在“足外”?留给大家思考,大家可以参考《程门解经》中关于胆足少阳之脉 讲解。

经脉实际上建立的是两两不同部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是三个部位之间的关系,那么足少阳这条经脉实际上建立的就是下肢的外侧包括足的外侧和我们的躯干部,即人体的胸腹的侧面,特别是在我们认为肝胆所在右侧的胁肋这个部位之间建立了特定的关系。

所以临床当中治疗胆腑疾病的常用穴位,像阳陵泉,中渎,丘墟都在下肢的外侧。甚至包括像治疗胆囊病变的经外奇穴——胆囊穴,它也位于阳陵泉穴下,直下两寸的小腿外侧。那么可见,诊断区在下肢外侧,特别是小腿外侧,足外侧,足少阳循行的路线上,如果我们发现了阳性的问题,而患者又有口苦,善太息,心胁痛,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这样的胆道疾患的症状时,那么我们就诊断为足少阳经证。可在下肢那些特定的诊断部位上进行探查来辨别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