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宋朝與明朝在政策走勢上都有"重文輕武"的傾向,而在這一點上明朝卻不及宋朝有名,我們在梳理這兩個朝代的用官制度時,發現宋明兩朝在發展到鼎盛時期都出現過"文官管權、武將卻只能管兵"的局面。但是這兩個朝代在平衡文武關係上的作風卻大不相同,雖然大宋因爲崇尚"文治"被辱罵已久,但是他們對武將也不是一昧打壓與遺忘。同樣是"重文輕武",宋朝比明朝做得更有人情味。


宋明實行政策的背景與初心大不相同

一、宋朝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歷史學者發出"大宋毀於文亂"的腔調,就連趙匡胤也被一些激進派評價爲"慫君",至於"尚文輕武"究竟有沒有錯,我們也不能一昧用現代眼光去看,要放在宋朝所處的歷史背景下。

首先宋朝"尚文輕武"是符合了歷史的發展趨勢,我們且看宋代之前這些朝代的用人政策,唐朝與五代崇尚武治,強調武功震懾天下,雖然唐朝科舉制也擺在那兒,但是錄取率太低,還要需要權貴引薦,對於底層貧寒子弟而言,參加科舉改變命運的性價比並不高。而相比有門檻的科舉制,當兵則顯得有出路多了,因爲唐朝有獎勵軍功的政策。但隨着時間推進"武治"的弊端也輕易可見,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面就是過於驕縱武將的結果。歷史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不斷"試錯摸索"的過程,而古代人又信奉盛極則衰,陰陽轉變之說,當"尚武"進行不下去,自然就會想到"崇文"。


其次宋朝之所以走上這條路,也是總結了唐朝、五代"藩鎮割據"的失敗教訓,無論是唐朝還是漢朝,皆是因掌兵之人又掌握中樞實權,才造成中央對地方的掌管失控,因此漢朝羣雄羣起分裂、唐朝藩鎮的力量威脅到中央。不讓武將掌握中樞權力,這是武將出身的趙匡胤提出的,趙匡胤作爲武將的一分子,他深諳武將掌權對江山社稷的威脅性,因此當他建立王朝時提出"重文輕武"的概念也是情有可原的。


儘管宋朝後期在重文輕武的道路上漸行漸遠,但是建立初期,他們的初心方向還是正確的。這主要體現在趙匡胤的思想上,他眼裏的崇文尚武,並不是單純指文官壓制武官,而是削減前朝遺留下的"尚武"思想,達到文武兼治、分工明確的狀態,並且在這段時期,趙匡胤對武官的態度也展示了更多的人情味,解放他們的兵權,但是賜予他們鉅額財富,讓他們安享餘生。但是他的美好願望被趙光義曲解了,到了他統治時期,過分拔高文官地位打壓武官,雖然換來了短暫的和平時光,但也讓宋朝的用官制度朝着畸形化發展,但是趙光義打壓武官的政策也一點不拖泥帶水,換句話說,武官並沒有受到長期迫害就被"同化"了。


二、明朝

明朝武將的地位出現了一個先揚後抑的走勢,這主要因爲明代初期朱元璋大興"武尊文卑"的政策,在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按照軍功論功行賞,在開國六公爵中,除了李善長是文官,其他都是武將。在朱元璋統治時期,武官的地位是遠高於文官的,縱然文官可以通過考試入伍,但是想要在官場上進階,還得有軍功傍身,就拿我們熟知心學大家王守仁爲例,他後來被授予伯爵,並不是因爲他在心學上是集大成者,而是因爲他參與了平定寧王的功事,從中分得一杯羹。

在明初最能證明武官地位高的標誌就是世襲特權了,而文官並沒有這個待遇。至於武官在明朝初代爲何地位會高於文官?最真實的理由莫過於明朝開國最需要武力,朱元璋需要武將來安定江山,那爲什麼又逐漸演變成"重文輕武的"局面呢?其實背後原因對於"武將"有些卸磨殺驢的意味。

首先我們先來明確下,軍隊對於朝廷的作用,一是對外"設防",二是對內"維穩",因此在明初政局不穩定、戰亂頻發的時候,軍隊是朱元璋最看重的部門,武官也是喫了大時代背景的紅利,在明朝初代的地位節節攀高,但是如果內部政局穩固、外面沒有威脅的時候,是否還有必要拔高武官的地位呢?我想厚道的帝王會將武官的地位下落到合適的位置,而薄情的帝王可能就要玩"兔死狗烹、卸磨殺驢"的遊戲,很不幸,明朝是後者。

明朝到了承平時期,已達到相對穩定的局面。有意思的是,明朝除了建國初期和末期有很大的變動外,在整個王朝276年的壽命裏維持了近250年的安寧生活,即使蒙古在此期間也經常肆虐北方邊境,甚至兩次圍攻了明朝首都,但他們都被明朝用"財氣"化解了,而多年以來他們的勢力始終侷限於邊境,對內地影響不大,也就動搖不了明朝的政權根基。

明朝感受不到威脅,也就感受不到武官的重要性,因此武官在這段時期的地位急劇下滑。明朝的軍兵制度也形成了以文制武的機制,以防止武官跋扈,出現方鎮林立地方割據的狀況。

通過對比宋明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的背景,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初心是不同的,宋朝崇文是順應了時代潮流、吸收了前朝覆滅的教訓,面對歷史,"輕武"是不得已而下的一個決斷。而明朝在江山安定後大力打壓武官,顯然體現了皇權狹隘的一面,實際上明朝後期文武官的地位取決於與皇帝關係的親疏。

宋明打壓武將的手段:一個保留尊重,一個極盡侮辱

一、 宋朝

在提到宋朝對武將的打壓手段上,我們得先來了解下隋唐以前的官制,因爲宋朝許多制度都是針對以前官制撥亂反正來的。隋唐時期的管制主要存在三大問題:

1、 文武官的權力分界不明顯,有部分武官甚至握有文官的權力,人事升遷制度不完善,官員調任也沒明確規定可循。

2、 人才選拔的途徑侷限且腐敗,朝廷要職被一些皇親國戚和世家子弟所壟斷。

3、 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較弱。地方官員權勢過大。


基於這些前車之鑑,大宋實行了"文武分途"的升遷方式,並且明確了分權制度。文官的官制相對武官是複雜的,因爲自宋仁宗擴大科舉制錄取人才的數量後,官員之間的調遣變得非常頻繁,通俗來說,將有能力的官員安排在要害崗位上,在職務上發揮不佳的官員再給他重新調換到合適的崗位上,像這種差遣並不等同於貶黜,只是換了個領域,而官位不變,這種帶有尊重意味的改革手段,讓文官體制內部更加團結和穩定,也間接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

而武官的升遷體系比起文官要簡單許多,他們在保留本官職的基礎上進行差遣,如金軍的殿前司、指揮使等官職都是由武官擔任,文官與武官被劃分進不同領域,大多數的武官主要被安排到軍隊的二級戰線上,平時的職能主要是訓練士兵,而如發配糧食、調遣軍隊這些一級要職還是由文官擔任,這樣形成"以文御武"的局面。

宋朝對武官的打擊主要作用在高級官員上,這樣使得背景深厚的世家大族不再具有爭奪皇權的可能,最常見的打壓方式就是將武官將門化,保留他們的爵位,增加他們的俸祿,但是權力在文官手中,如家喻戶曉的《楊家將》,雖然是小說演義,但這就是高級武官現狀的一種折射,他們之所以受潘仁美牽制,也反映車文官對武官的掣肘。

二、明朝

明朝文武官的關係主要體現在軍兵制度上,軍隊管理由三股勢力控制,分別是武官(二級軍官操練士兵),文官(掌握兵權、管制武將),宦官(監督),通過這明確的軍事管理系統,我們可以看出武官在明朝地位是很低的,他們不僅受到文官約束,甚至還會受到宦官勢力的掣肘。


明朝在經歷土登堡之變後,明朝武官勢力就徹底被文官碾壓了,再加上朱棣大力打壓武將,因此高級別的武官也只有虛職沒有權,最能體現武官與文官地位懸殊的,就是武官對高級文官的稱謂,如大將、副將給兵科總督上書時,會自稱"門下小的"至於守備以下官職更是自稱"門下走狗",就連給兵部書送禮時,也要在禮帖下留下"沐恩晚生"四個字,而遙想明朝建立初期,武將是何等威風,現在連仕途升遷的權力都握在文官手裏,明朝對武官的先後待遇不可謂不諷刺。

結語:

其實宋朝與明朝都有"文尊武卑"的現象,但是"武卑"的程度是截然不同的,宋朝雖然大力打壓武官,但是卻對武官這一羣體保留了極大的尊重,是一種溫和的打壓方式,但是明朝對於武官的先後態度可以用"始亂終棄"來形容,明朝贈予文官的權力太大,不僅讓武官的尊嚴受到踐踏,也間接導致制度失衡,這樣看來明末落到無人救援的局面也是情有可原的。

參考資料:《宋史》《明史》《宋史職官志考正》《明通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