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豔僅僅等了三秒,就直接從後臺奔向舞臺,第一個音就跟上了鄒嵐的演唱節奏。在臺下擔任評委的一羣音樂圈的朋友看不到伴奏的人,但是都猜測到一定是史豔。

  宿遷網訊  4月10日,江蘇省抗疫公益優秀原創歌曲入選曲目發佈,由宿遷音樂人史豔作曲的的兩首歌曲《因爲有你》與《寒假》一起入選。

  此前,這兩首歌曲先後被速新聞、宿遷發佈、文明江蘇、學習強國等多家媒體推廣宣傳。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宿遷音樂人創作出30餘首優秀作品,爲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史豔在青年音樂人中表現出色。

  天生的好“耳朵”

  聽過一遍就能演奏

  1985年,史豔出生在泗陽縣穿城鎮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父親閒時會在家吹笛子。他的父親發現小小年紀的史豔有着過人的聽力與複製能力,一首曲子史豔只聽一遍,便能用笛子吹出來。

  在宿遷高等師範學校求學期間,史豔和同學組建了電聲樂隊。這支樂隊極其拉風,橫掃學校各大中小活動,曾經參加了全省大學生校園樂隊比賽,畢業時還開了專場演唱會。

  在樂隊,史豔先是擔任貝斯手,後來又臨時頂上去做鍵盤手。他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在琴房苦練。他的天資加上後天的努力,讓他的鋼琴演奏技巧達到很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那時候找樂譜不像現在這麼方便,史豔把很苦很累的扒譜活兒攬了下來,他用隨聲聽一遍一遍聽曲,再一點一點記錄下來,一首歌聽幾百遍是正常的事。在這個過程中,史豔也掌握了作曲、編曲的基本技巧。

  燈光、音響的維修調試,史豔也一點點摸索着學會了。回過頭來想,雖然那段時間很苦,但也極大地磨練、提高了自己。基本上開個音樂會,所有的活兒他都能頂上。

  公認的“救場王”

  能做的義不容辭

  2018年9月14日,第五屆“馬陵放歌”歌手大獎賽終極決賽,5號選手鄒嵐在演唱《千古絕唱》時,伴奏帶忽然沒有聲音了。伴奏停了,按照比賽常規,鄒嵐還要繼續唱。這時候即使伴奏重新響起,鄒嵐的節奏也會被打亂。史豔僅僅等了三秒,就直接從後臺奔向舞臺,第一個音就跟上了鄒嵐的演唱節奏。最終鄒嵐拿了第一名。在臺下擔任評委的一羣音樂圈的朋友看不到伴奏的人,但是都猜測到一定是史豔。

  這些年來,史豔這樣的救場行動非常多,他的想法很簡單:我能做到,那我就有責任去做。

  這種“救場”精神貫徹在史豔的生活中。他的不計較磨練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憑着自己的鋼琴水平,他從師範學校三年級就在咖啡廳打工完全靠自己掙錢完成了學業;因爲勤學苦練,他的專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2005年參加工作,2008年擔任了學校的音體藝主任,2015年擔任副校長,2018年又擔任宿豫區音協主席、宿遷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他的編曲、鋼琴伴奏才華,讓給“須遷小大姐”指導的專家們讚不絕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