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战国开始的标志是从三家分晋开始,而在三家分晋之前,是赵、魏、韩三姓灭了晋国最为强大的智氏。若不是三家联合,很大可能的情况是智氏代晋。那么在智氏失败之后,三家又是怎么对待智氏的女眷妻妾的呢?

因为晋国是周室王族的封国。所以在各个方面都是周室的翻版。在其他国逐渐放弃分封制开始郡县制的时候,晋国依然在用分封制。而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周武王当初分封诸国导致诸侯国慢慢强大。但也使得周天子身边一大票的强大诸侯国,使华夏文明圈越来越大,华夏越来越强大。晋国也是如此,在周王东迁之后就开始依靠人才开疆拓土。成为华夏文明的第一超级大国。

但晋国的分封政策也使公室直接统治面积越来越小。下面的士大夫土地越来越大。慢慢的智、赵、魏、韩四大姓。三家灭智后又三家分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

三家灭智的故事说起来也很简单,智氏带韩、魏攻打赵氏。在赵氏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离间了魏韩和智氏的关系。三家趁智氏大意联合起来灭了智氏。

说了这么多,那么问题来了。三家既然灭了智氏,那么是怎么对待智氏的女眷妻妾的呢?

历史记载以及《东周列国志》是这样说的:

无恤即同韩、魏回至绛州,诬智氏以叛逆之罪,围其家,无论男女少长,尽行屠戮,宗族俱尽。

智氏宗族无论男女老少都消灭了个干净。但这个说法未免有些牵强。因为现在实实在在的有知氏后人。

豫让保护智伯的儿子智钰逃了出来,而且智氏也有很多人逃到其他诸侯国。所以说,这个祖宗俱尽根本不可信。

在古代,胜利者会把失败者家族的男子都杀掉,而女眷却是战利品,当然会收归己用。而根据野史记载,赵氏和智氏的仇最大,赵氏族长赵襄子在亲自杀了智伯之后,把智伯最受宠的安夫人接纳过来,还给赵襄子生了儿子。

前文已经说过,智氏还有后人,虽不可否认的是,赵、魏、韩三家把在晋国的智氏男子基本屠杀干净,但就有很多位逃了出来。除了前面说的智钰还有智伯长子智颜逃到郑国,智伯的次子智开提前带一部分族人逃到秦国。

以及劝智宣子不要立智伯为接班人的智果,智果知道智氏有灭族危险,自己带领妻子儿女改为辅氏。所以在那场大风波里没有受到波及。后来智果的后人一部分人在汉朝时改回智姓。到目前为止,全国有智姓10万多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