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自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正式建立之后,中国好故事就突然多了起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冯梦龙在他的《东周列国志》第一回的词中,就用了12个字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是这么说的:“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好故事从这个时候多了起来,我们从好几个方面来一体考察,也大抵能看到这个时期是个重要的分水岭。比如,为什么在东周以后,中国好经典也突然变得汗牛充栋了,而在东周之前,却显得寥寥无几?

道德,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早就失去了本义,现代人也只是把她当做一个品格的同义词在用,或者说是高尚的品格。在先秦之前,这两个字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根本。如果仔细解释,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但是有一点,相对于功名来说,道德更加注重的是人的内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所谓的“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即以东周为分水岭,之前的中国人更多的是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而之后的中国人,更多的是看重外在追求。

所谓功名,其实只是说了半句,后面还有两个字,即:功名利禄。拿道德和功名利禄的内容相比较而言,就基本上能够看出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答案。研究人的内在修养的经典,是在研究做人的根本,方向性很明确,因此,即使你想把它变成汗牛充栋的状态,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题材很少。但是,教导人们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努力的时候,就完全不同的。因此,从这个时候起,百家争鸣开始了。因为整个人类社会导向了外求文明,所要面对和研究的东西无穷无尽,因此很快就导致各种书籍,言论纷纷登场。再加上,人们从内求修养变成了外求功名,人的道德素质也在大幅度下滑,人们的机巧之心,贪欲之心,争斗之心等等变化百出,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必须产生更加完备的复杂的知识来应对这个变幻莫测的新情况。同时,因为这种人心的复杂性,必然产生各式各样的善恶美丑对错等等方方面面的人为的故事,因此上,中国好故事就在东周之后突然井喷式爆发。

老子在他的五千言里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这里面就提到了道德,她是人类的终极归宿和追求,当人类的道德品质不断下降的时候,由道而德,由德而仁而义而礼而智下滑的过程中,人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同时会变得越来越愚笨。所以说,就像我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一样,虽然它们很好看,很精彩,但它们也是产生于这个人类从道德高峰下堕的大背景下的副产品,这不是根本。而根本的,还是要追溯到道德的源头, 去那里寻找我们祖辈的荣光。

《庄子·山木》里有一则故事: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很大的树,枝叶长得很茂盛,伐木的人停在树旁却不去动它。问起原因,那人回答说:“没有一点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将以享尽了天年。”庄子出了山,住在朋友家。朋友很高兴,令小仆人宰鹅招待客人。小仆人说:“一只鹅会叫,另一只鹅不会叫,请问宰哪一只?”主人说:“宰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天,学生问庄子说:“昨天山上的树木,因为不成材所以享尽天年(自然的寿命);现在主人的鹅,因为‘不材’而被宰,请问先生,在人世间要怎样自处呢?”庄子笑着说:“我要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乎是妥当的位置,其实不然,这样还是不能免于累患。”

最后,庄子进一步阐发了一种智慧的处世哲学,这就是道德。庄子继续说:“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最后这一段用的原文,因为翻译过来以后,虽然字面意思都对,但是还是大打折扣,意义上牛头不对马嘴。原文说得多好,只看最后这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就很清楚了。(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怎么可以偏执一方呢!可悲啊!弟子们,要牢牢记住,可以安身立命的,只有道与德的领域了!”)

谈到这里,就基本上可以明白了,为什么古人常常强调文以载道如何如何,因为这才是根本,即使每天面对着纷乱的事物,也不可以忘本。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继续研究中国精彩的历史,美妙的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