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這裏!浮屍在這裏!”

兩名環衛工人指着離岸邊約50米開外的蘆葦蕩急促地呼喊道。

2020年1月13日,廣西南寧,顧不上交接班的輔警黃庚有,駕駛着衝鋒舟,僅用了6分鐘,趕到了2公里外的上堯碼頭。

“一般溺死的人會呈現垂死掙扎的僵硬狀態,而那具‘女屍’是非常平和地把雙手放在肚子上,呈仰面向天空的姿勢,我判斷她還沒有死。”黃庚有的衝鋒舟離“女屍”只有一臂之遙。

“阿姨!你真的想死嗎?”爲了進一步確認,黃庚有喊了一句話,“我喊完後,看到她的睫毛動了,當即抱着她的腰把她拽上船。”

“死人和活人的打撈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我都特別謹慎,如果以打撈屍體的方式救她,她會在靠岸的時候被船槳水壓壓到水底,到時可能就真的被溺死了。”

被誤認爲是“女屍”的女子因遭遇情傷而輕生,被救後,意識清醒,卻一言不發地躺着

59歲的黃庚有是土生土長疍家人,已有幾十年從船舶駕駛經驗,處理類似的警情,平均一天2—3起。

2020年2月25日,一女子於邕江一橋跳橋受輕傷,圖爲救援現場

2008年,黃庚有和家人響應政府號召到岸上定居,但出於對警察職業的嚮往和母親河的眷戀,他參加輔警考試,應聘水上派出所招輪機長一職,重返邕江。

2015年5月,廣西省南寧市颳起了3級東南風。邕江水域仍然悶熱,34℃-35℃。

“老黃,快去西鄉塘水域,有一艘滿載21人的龍舟被浪卷翻了!”正在搜救船上值班的黃庚有接到同事的電話。

“你先趕過去,增援隨後到!”黃庚有馬上扔下手中維修保養船隻的工具,翻身躍入停靠在搜救船旁的衝鋒舟,隨手擦了擦手上的機油,隻身趕往翻船地點。

水上派出所離搜救船隻停泊處約3公里,當時在船上值班的只有黃庚有一人。

8分鐘,黃庚有駕駛衝鋒舟到達現場。

“快來救人!龍舟翻船了,好多人落水了!”廣西南寧心圩江旁急促的呼救聲此起彼伏。

“我趕到的時候,龍舟在江面中心傾覆,21人全部落水!落水者位置分散,有輕趴在船背上的、也有穿着救生衣飄在水上的,所幸都沒有被風浪衝走。”黃庚有心有餘悸。

“救我!救我!”當衝鋒舟靠近落水者時,驚慌的他們紛紛艱難地向黃庚有伸出手。

“大家鎮定!聽我指揮!讓沒穿救生衣的同志以及女士先上船!”衝鋒舟限載12人,此次救援需來回兩趟才能完成。

黃庚有環視水面,迅速鎖定第一批營救的落水者。

“他們體力可能支撐不了多久,又穿插分散在穿了救生衣的落水者周圍。”黃庚有需在前進的過程中選擇性地把落水者拉到船上。

“從哪裏繞過人羣路線最短,哪個角度前進才能避免螺旋槳誤傷落水者……”黃庚有腦海中迅速計算着,根據水流變化調整着方向。

江面風浪極大,只要稍微放開衝鋒舟的操作杆舵,水浪就會把衝鋒舟推離落水者。

“他的體重是我的2-3倍”,一名落水者給黃庚有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當時拉不動他,時間緊迫,我當機立斷教他自救動作配合我的救援。”

“女士,麻煩您坐那邊,先生,麻煩您坐這邊。”黃庚有按照身高體重,有條不紊地安排着落水者的座位,時刻保持着衝鋒舟的平衡。

當黃庚有再次逆風破浪回到現場救助剩餘11名落水者後,岸上增援人員已經在安排後續救援工作、安撫落水者。

龍舟帶隊領隊清點隊員人數,確認21人全部獲救。

“感謝你們!沒想到你們能那麼快趕來救我們!那麼迅速把我們從‘鬼門關’拉回來了!”儘管龍舟隊員們大都臉色鐵青,渾身發抖,但還是紛紛表達了感激之情。

龍舟事故救援現場,21名落水者全部安全上岸

水警的工作強度大,5-6個小時不下船是“基本功”。

“我們喝水只敢小口小口喝,潤潤喉嚨,不然沒有地方上廁所。”黃庚有靦腆地說道。

黃庚有執行巡邏勤務

黃庚有有一本寫滿名字的筆記本,上面描述着他怎樣與死神鬥智鬥勇,救回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每次出警回來,黃庚有都會在“水警日記”記錄下救援過程。

“2019年2月22日下午1點14分,中興橋有人從橋上跳下江了”,黃庚有在現場看到一個男孩漂浮在水面。

“當時刮北風,天氣很冷。男孩發抖得很厲害,我便拿一件雨衣給他蓋上。”水上派出所其餘民警隨後趕到,把他抬到岸邊草地,等待120救護車的到來。

黃庚有爲被救小男孩蓋上雨衣

“2018年10月13日,有一個老人在南寧市水文站投江輕生”,黃庚有迅速駕駛衝鋒舟往西鄉塘方向趕去,然而在水文站附近繞了幾圈也沒找到輕生者。

“我不甘心,繼續在水面查看着,還好那時那名輕生的老人找到了!她穿着白衣服飄在水面,我馬上衝過去救人!”黃庚有直到將老人送上120救護車,才放心離開。

“2016年8月13日夜間,在邕江亭子碼頭一段,一名醉酒男子溺水了……”

“2012年3月5日,我和同事一起出警救下一名在邕江二橋跳橋輕生男子,後轉到120救護後平安無恙……”

“2009年6月2日,我接到報警求助後出警,在邕江一橋橋下救下一名溺水小學生……”

2018年10月20日,下午3:48,黃庚有巡邏時發現並救了一名輕生的盲人

2008年至今,黃庚有和同事在邕江救起200多人,僅黃庚有獨自救援的就有50多人。雖然只是一名輔警,可黃庚有卻覺得自己這份工作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

“我很敬佩警察這個職業,所以我幹起工作來很有勁。每次救起一個人,我都特別的高興!”黃庚有如是說。

救生圈不能長期暴曬,每次出警前黃庚有都會把救生圈從倉庫裏拿出來掛船舷上,出警結束再把救生圈晾乾放回倉庫

每次的值班日,黃庚有總會在早上8時到達派出所接班,首先檢查巡邏艇、衝鋒舟、救生圈、打撈工具和油料,然後駕駛衝鋒舟到邕江穿梭於14座大橋之間,巡邏6小時左右。

“不瞭解情況的人總以爲水警很閒,平時的邕江看上去很平靜,實則不然。在邕江中央游泳或釣魚的羣衆不少,這樣行爲既影響航道安全,也給自身安全帶來隱患!我們不僅要提醒這些羣衆注意安全,還要救助不小心溺水的羣衆,每天我們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黃庚有正在執行日常巡邏工作

水上派出所輔警值班,24小時輪班制。值班點的搜救船容量小,每次只有一人在船上值班。

“我們偶爾會凌晨2點—3點接到命令,去江中打撈屍體。”

“因爲怕高度腐爛的屍體太“脆弱”,打撈以後,船前進的速度要極慢,加上每天水漲潮退潮的情況不同,到達岸邊水位合適的停泊點要2小時以上。”黃庚有在到達停泊點以後,才能把準確的位置通知法醫。

黃庚有夜間執行打撈任務

“等待法醫前來鑑定的時間很漫長,說不害怕是假的,四周昏暗,寂靜無人。但是每一行都能夠做到專業!所以這麼多年,我都選擇保持對“屍體”的敬畏,堅持下去!”

黃庚有正在維修搜救船上的柴油發電機組

“以前打撈屍體,基本只能用手抓,救人,用竹竿。現在用我自創的工具,在鋼管的前端焊裝了鉤子,離屍體兩三米開外就能完成打撈工作,落水者抓着鉤子也穩些。”柳州市水上派出所民警們,前來參觀學習時也大加讚賞。

黃庚有自創的打撈救援工具

黃庚有感慨地說,“過去派出所只有一艘衝鋒舟,還經常出故障,容易耽誤出警時間,現在所長向上級申請了經費,派出所新添巡邏快艇1艘、衝鋒舟2艘、橡皮艇1艘,我們救援行動力大大增強了!我打心底裏高興!”

黃庚有和同事們的水上宿舍是清川大橋下游河道上的一艘舊躉船,爲了保障水上機務、通訊的正常供電狀態,躉船基本處於停電狀態,船上的空調、冰箱等電器全都成了擺設。

“我們宿舍夏天的時候跟蒸桑拿一樣,溫度有時高達50℃;冬天船艙又四處漏風,凍成了冰窖。”黃庚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了13年。

黃庚有的值班宿舍

有時出警回來得晚,飯堂過了飯點沒飯喫,黃庚有就在宿舍裏自己煮麪喫

他參與每年的東博會和冬泳江面安保,多年的抗洪救災和無數次打撈行動,還曾創造了連續在船上值班備勤170天的最高紀錄。

2009年7月14日,一位50多歲,游泳險遇意外的男子送給黃庚有一面錦旗,他是黃庚有入警後救的第一個人

然而黃庚有的“福氣”也有覆蓋不到的地方。

“水警工作強度大,時常要待在船上值班,好在我家人也十分支持和理解我的工作。”黃庚對家人既感激又愧疚。

“明年初我就退休了,退休以後,我就有完完整整的時間好好陪家人了,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站好最後一班崗,救更多的人!”

黃庚有還略帶自豪地說:“我的女兒也是一名警察,就職於南寧市公安局經開派出所,我們父女倆日常會相互監督、相互鼓勵,希望退休以後,我前半生的堅持與經驗也能成爲女兒前進路上的‘燈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