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史料记载,退役后的季嚼梅选择了脱离国民党,不再复出的政治立场,使他未与当地国民党组织联系,也未接受卫立煌邀他去东北指挥战事的安排,而是密切关注时局的发展,真正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并利用自己合法身份和地位做了大量有利于革命的事情,先后掩护了张恺帆、季鸿、季道等共产党人。从这里走出了国民党爱国中将季嚼梅、从扛枪打仗走过来的季鸿将领,以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胡世寿师长。

无为市无城镇有个小村庄叫黄闸。这里不仅天蓝水清,风和景明,而且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从这里走出了国民党爱国中将季嚼梅、从扛枪打仗走过来的季鸿将领,以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胡世寿师长……当你伫立于黄闸村的红星广场时,你会听到不少有关英雄的故事,了解到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国民党爱国将领季嚼梅

1888年4月14日,季嚼梅出生于无城镇的黄闸村。据老辈人回忆,季嚼梅的父亲是私塾先生,家有兄弟三人,季嚼梅排行老大。他从小读私塾一直到17岁。也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突然因病去世,小小年纪的季嚼梅不得不协助母亲担负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自小就读书的季嚼梅看到清廷腐败,列强大肆侵略。每当读到耻辱的外交史时便暗自流泪。

为了不做亡国奴,拯救国运,血气方刚的季嚼梅毅然决定投笔从戎,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去武昌当了学生军,入编湖北学生军第一总队第二大队,参加了武昌起义。国民政府成立后,季嚼梅的部队被编入了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由于训练刻苦,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季嚼梅得到了上级赏识,随后他的职务不断提升。

1921年,季嚼梅调入安徽混成旅二团任上尉副营长。其时他看到北洋军阀争权夺利,置国计民生于不顾,就非常痛心疾首。特别是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搞独裁统治,血腥屠杀共产党人,更激起了季嚼梅等有识之士的义愤。

抗日战争期间,季嚼梅任十七军少将参谋长,1933年初日寇进犯热河时,季嚼梅率领十七军开赴长城前线抗日,参与指挥了长城古北口、九松山等战役。后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谋。而在此期间,季嚼梅还与合肥人、孙中山先生的卫士卫立煌私交密切。

1943年11月,卫立煌将军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国远征军司令,接替指挥在缅甸的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卫立煌当即将季嚼梅招至麾下,请他出任远征军司令部高级中将参谋。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季嚼梅奉军委会命令退役,并长居芜湖。

据史料记载,退役后的季嚼梅选择了脱离国民党,不再复出的政治立场,使他未与当地国民党组织联系,也未接受卫立煌邀他去东北指挥战事的安排,而是密切关注时局的发展,真正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并利用自己合法身份和地位做了大量有利于革命的事情,先后掩护了张恺帆、季鸿、季道等共产党人。

营救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他甚至以自己的府第肖家巷3号作为掩护,让季道、季汉章、季永友等共产党人在他这里存放枪支,而这在当时是要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的。足见季嚼梅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人纷纷逃往台湾,季嚼梅向往革命,反对国民党政府,加之对故土难舍,他谢绝了亲友要去台湾的恳求,留居内地。

季嚼梅一生乐善好施,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为兴办教育和水利事业不遗余力,深受当地民众的称赞。

1936年会同族人创办了濡光小学,1946年,他又捐田10余亩和部分教具,并动员季姓富有者捐米若干,会同舍后井乡邻创办了四维小学。学校开办之初便招收学生120余名。以后学校持续发展,解放后改为公办舍后井学校,也就是现在坐落于上胡村的无城镇舍后井小学。

解放后的1955年,季嚼梅被聘为安徽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他以自身的经历撰写文稿,为安徽的建设建言献策,一生为国为民分忧,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从扛枪打仗走过来的季鸿

除了季嚼梅,季鸿是第二位由黄闸村走出的将领。

季鸿于1922年2月出生于黄闸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季占春在当时是半农半商。家中共有三子三女,季鸿排行老大。小学时曾就读于县立夫子庙小学,后在无为县城的稻荪楼学校读书。

在季鸿的自传《我从扛枪打仗走过来》中,他说自己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中了,并在1938年成了当地游击队长,其间惩治汉奸郑老五,参与处决飞扬跋扈、军阀残余严重的江北游击纵队司令龚同伍等。

“我领导的这支队伍,在一次战斗中截获日军十几艘运粮船,缴获大米30余万斤。这次对敌作战行动,不仅扩大了我们在当地人民群众中的影响,而且吸引了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加革命。”1939年秋,季鸿调到新四军四支队工作队,其间他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组建了多支队伍。

季鸿驰骋战斗在江淮大地,在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清乡战斗中,与敌浴血奋战50余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我担任无为县石涧区委组织部长,当时身患肺结核,但我一直带病坚持工作,这期间曾经多次遭遇险情,可谓‘九死一生’,我坚持抗战到底,因为我坚信革命一定能成功。”季鸿在自传中说。

抗战胜利后,季鸿所在部队北上山东,首战枣庄。他率部一举攻克枣庄镇,全歼已被国民党改编的伪军王继美所部3000余人,击毙敌首王继美。

之后,季鸿所在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17师。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时任营长的季鸿率部在凤凰山阻击敌人,坚守阵地两天两夜,打退敌军从连到团建制的7次疯狂进攻,牢牢守住阵地,为保障我军主力在孟良崮全歼国民党王牌部队74师作出了不小贡献。战后季鸿被提升为团参谋长。

而在淮海和渡江两场战役中,季鸿和他所率领的部队更是作战英勇。淮海战役中,他指挥所部攻打前黄滩,亲率突击队突入敌阵,歼敌四十四军军部及一个师,俘虏中将军长王泽睿及官兵5000余人。

渡江战役中,季鸿所在团作为第一梯队之一,他率领突击队仅15分钟便渡过天堑长江,在黑沙洲成功登陆,并全歼该洲守敌,旋即马不停蹄地追击溃逃之敌。

新中国成立后,季鸿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5师师长、空军第四军副参谋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等职,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国土防空作战,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工作。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季鸿作战英勇,指挥果断,先后获得国家颁发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功勋荣誉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从黄闸小村走出的一员,在戎马倥偬的几十年革命生涯中,季鸿从未忘记家乡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曾多次与夫人共同为家乡希望小学捐款。2006年在得知家乡黄雒中学教室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夫妇将毕生节俭积蓄的43万元捐助家乡学校,建成了一座面积为78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一个运动场。

参加抗美援朝的胡世寿

同样的,生于1928年的胡世寿也是现在的无为县无城镇黄闸村人。据当地村民说,胡世寿出生于一户贫农家庭,家境一贫如洗,生活极端困难,因此在少年时不得不给地主和富农放牛糊口维生。

1941年5月,胡世寿参加了新四军,入编第七师无为县政府警卫连游击队,这之后他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任70师副师长、北京卫戍区师长等职。据胡世寿在他的相关回忆录中介绍,他一生征战南北,先后立功五次,而在参战的无数次战役中,曾经先后两次负重伤。

第一次负伤是在郓城阻击战中,为保障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沙土集地域歼灭国民党第57师,他两处负伤,脖子中了弹片,为了继续作战,省去医院做手术,他自己动手忍痛拔出了弹片。而他左膀中的枪弹,因没有及时手术,以致后来都化脓流了出来。

第二次负伤是在淮海战役第8天攻打前黄滩战斗时,胡世寿的右手被敌方的机枪打断了三根手指头,血流不止。当时他只用泥土包扎了一下,后来去医院做了两次手术,都未能止住流血。

最后硬是凭着他坚强的意志坚持到了渡江战役,长达数月后才自然愈合。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受伤未愈期间,他还带伤参加了固镇北阻击战,挫败了国民党李弥、孙元良两个兵团解救杜聿明的企图,杀得敌人横尸遍野,并使得国民党徐州战区司令杜聿明当了俘虏。

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斗打响,而胡世寿也参加了这场伟大的战斗。

据他回忆说,他首次参加了海岸防御,在担任平康阵地防御战和执行山地坚固阵地防御任务时,与美军打了数次仗并打垮了美三师的一个坦克连的进攻,摧毁6辆坦克,击伤2辆坦克,取得了坚固阵地、防御战斗的胜利。而奉命参加1953年7月志愿军总部组织的夏季反击战,则是胡世寿戎马生涯13年的最后一战,也取得了胜利。

从面积上看,黄闸村虽不大,但却是哺育英雄儿女的红色土地,一代代黄闸人也从英雄先辈身上汲取力量,通过建设红星广场,留住文化的根、传统的脉和红色基因,打造文明和谐的美丽家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