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兆祥 作品。▲張兆祥 作品。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他獨創一派畫風,作品精而不多,每一件都彌足珍貴

圖/張兆祥 文/秋香

津門著名花鳥畫家張兆祥,在清朝末年的天津可以說是成就輝煌;他在清末天津書畫界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張兆祥 作品

他擅長畫花卉,畫作精緻,着色清妍,畫風當中將惲壽平無骨風格和西洋寫實畫法相融合。清朝末年之後,作品多散落民間。

1、一代大家,自創一派

張兆祥(1852-1908),天津人,一代畫家,字和庵。曾經師從孟繡村。擅長寫生花鳥,並且精通照相和詩文書畫。曾經吸收了夕陽郎世寧的畫法,自成一派。

▲張兆祥 作品

少年時候的張兆祥,家境貧寒。但是張兆祥自小天資聰穎,隨手寫生,形神俱現。

經過親友的引薦,他從小師從孟繡村,深得師傅的喜歡和器重。學成之後,他融匯了花鳥大家徐熙及清代的惲壽平、鄒小山等大家的畫法。

▲張兆祥 作品

同時結合西洋郎世寧畫法,集衆家之長,自創一派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天津畫壇,他自創一派。曾經,黃逸儒、馬家桐等等都是從張兆祥。

張兆祥所創的畫宗,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依然沒有衰落。北京畫家當中,湖社中的王松峪,李鶴籌,他們的畫風都是學習張紹祥爲主。

▲張兆祥 作品

花鳥、山水、人物都有涉及,張兆祥的畫作精而不多。因此現如今傳世很少。

張兆祥藝術思想開放,既繼承了傳統畫法,並且還懂得師法自然融會貫通。他筆下的花卉,秀巧但不拘執,線條流暢生機勃勃。

2、爲尋靈感,師法自然

他曾經自學攝影,並且通過攝影拍攝花的各種姿態用於作畫。

通過拍攝畫的真實姿態,然後研究花的組織變化,對花進行局部臨摹。因此他所創作出來的花卉往往都具有真實感。

▲張兆祥 作品

得益於拍攝花卉的靈感,他研究出了一種把木框定成取景框。

從而通過取景框把想要寫生的景物,通過取景框的方式,展現在自己的面前,以尋找構圖靈感和角度。

▲張兆祥 作品

張兆祥的家在舊城的報公祠衚衕, 他家的畫室非常的寬敞,他給自己的畫室命名爲“聽松軒”。

他曾經在自己的院子當中開闢出了一個小苗圃,在裏面種上許多花卉。觀察花卉從小生長的心態,並且精心培養各種花草。他所創作的花卉,基本上都取材於他的花圃。

3、選材用料,足見功底

張兆祥所畫出的花鳥畫往往色彩都非常的絢麗,雅俗共賞,透露出一股富貴祥和之氣。除了工筆畫之外,寫意畫張兆祥也有所涉及。

▲張兆祥 作品

他所做的畫,無意之間都透露出些許文人畫的氣息。

張兆祥在顏料的選擇上毫不馬虎,清朝時期曾經做過短暫的如意倌。在這期間曾經得到一些名貴的顏料,他把這些顏料用於繪畫,製作非常精緻。

▲張兆祥 作品

張兆祥在他28歲的時候,也就是光緒五年,曾經創作出了一幅《蔬果折卉圖》。

這幅畫中包含了櫻桃、枇杷、白菜、蘿蔔、牡丹等十幾種花卉蔬菜。各種蔬菜鮮活躍然紙上,足可見其功力深厚。

▲張兆祥 作品

與此同時,這幅畫上他還書寫了隸書郭璞的《遊仙詩》。字體端莊流暢,具有漢隸風韻。

可見他在書法上的成就也頗深,不過他流傳下來的書法比他的畫還要少,因此更加珍貴。

—END—

本平臺所發佈的圖片均蒐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僞,不作爲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爲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