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领导,仿佛天生拥有乱发脾气的权利;我是小兵一枚,仿佛理应只有受气的份。还有什么比这更抓狂的事?他存心和我过不去,这种领导好可恨,我真想手撕了他。

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万般绝望之时,你有没有这种恶毒的想法?

告诉你,这是一种受害者心理。要想改善上下级关系,一定要尽快摆脱这种受害者心理。因为人一旦有了受害者心理,就会想得太多,看不清事实本来的面目,其结果是自己伤害自己。

笑笑是一家茶馆的茶艺师,茶馆一共有三个小姑娘,笑笑是最后去的一个,其他两个小姑娘一个叫岚岚,一个叫玲玲,都是老员工。笑笑和她们不同的地方还有一点,就是笑笑以前在其他茶馆工作过,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岚岚和玲玲则是一张白纸开始,这是她们的第一份工作。

原本进这家茶馆时笑笑是有一定优越感的,她觉得老板应该对她更优待一些,因为她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可是进来后却发现,老板好像最看不惯她,平时教训她的次数也最多,说她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而对岚岚和玲玲发脾气的次数就明显少很多。

笑笑是个敏感的姑娘,一开始觉得老板和她没眼缘,后来就产生了嗔怨,觉得老板是存心刁难她,变相地想辞退她。

有一天下午,店里只剩笑笑和一个老茶客,笑笑就和她诉苦,想听听他的意见。

其实作为一个老茶客,他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了,但事情远不是笑笑所想的那样。他是这样为笑笑分析的:

第一,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是,这家茶馆的泡茶方法和笑笑之前所习惯的泡法完全不一样,之前她服务的茶馆都是教她湿泡法,就是把所有茶具放在茶海上,茶水可直接浇在壶身和茶宠上。而现在这家茶馆是干泡法,不用茶海,直接在红木茶桌上摆茶席,这样对技法和心法的要求无疑更高了一些。这样一来,笑笑先前的经验反而是她的羁绊,谁都知道,一张白纸更容易涂画,岚岚和玲玲就是一张白纸,她们的茶艺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属于“嫡系”,所以,老板要帮助笑笑矫正甚至是忘掉先前的泡法,指点她多一些,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二,在性格上来说,笑笑是比较认死理和倔强的,有时候明明是老板安排好的事,笑笑口上答应着记住了,可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出于思维定势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为老板招致很大的损失。而岚岚和玲玲则是执行力很强的员工,她们善于领会老板的意思,按照老板的要求行事,不会擅作主张。也就是说,老板批评笑笑并不是无事生非。你犯错的几率多,所以你挨批评的次数多,这也是自然的。

第三,通过老板的批评,笑笑的茶艺水平和个人能力有没有得到锻炼和成长?这一点很关键。笑笑很坦承地说她在这里学习了很多,老板品茶选器的水平的确是高,她耳濡目染也确实精进了不少。

第四,每次老板批评你后,会因为你先前的错误而记恨你吗?笑笑说从来没有,每次老板批评指正她后,都不忘记和她说一句“下次记得不要这样了啊”,然后就很快忘记这件事,一视同仁地对待她。

听了老茶客的分析后,笑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自我批评了,她说:嗯,自己做错了事,还不许领导批评指正,我简直人品太差了。而老板的人品真的很好,要不然店里也不会吸引这么多客人,好多老顾客都是冲着老板的茶品和人品慕名而来的。

放下了对老板的偏见,笑笑对她转恨为爱,越发觉得领导可爱了,她说:“我觉得被一个水平和人品都很高的人指点是一种荣幸,我很感谢她。”

并不排除职场上确实有少数人品特差的领导,但绝大多数领导还是能力相当心智正常的,他们发脾气是一定有原因的,没人会吃饱撑的一天到晚没事找事拿员工当靶子练。很多员工对领导生了嗔怨,多数时候是出于受害者心理,因为员工本就处于弱势地位,比较敏感。他们往往对领导的态度和脸色过于在意,再加上有自我保护的本能,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想得多甚至夸大其词。当被领导批评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做得确实不对,怎么改正,而是从自我保护的角度觉得领导该宽容大度呵护保护,否则便有心理落差。可是,领导不是圣人,他肩负着比你大百倍千倍万倍的压力和责任,你所认为的一点小错有可能会令他全盘皆输。因此,领导也有领导的难处,和领导相处,容不得你太矫情,还是别那么敏感,皮实一点吧。既然咱有错在先,那领导批就批吧,千万别想多了挖深了。

克服受害者心理的障碍,下面三句话,当你因为领导的批评而耿耿于怀时,不妨试一下。

领导和你无冤无仇,没人愿意树敌。领导作为一个生意人,更不愿意招惹你。

还不都是工作闹得嘛,若不是这点工作关系,谁和谁都可以成为朋友。

自己做错了,就要担当,哪能不允许人家说几句?在家里犯懒了还会被家人吼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