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2岁之后,宝宝还是继续使用奶瓶的话,就会对宝宝学习吞咽,咀嚼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如果长期抱着,宝宝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会影响他脊柱及大运动能力的发育,而宝宝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水平,还会进一步影响他大脑的发育。

宝宝在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例如:在某个阶段,宝宝的小手像长在嘴上一样,无论如何都阻止不了他/她吃手;或是某个阶段宝宝只爱粘着妈妈,总想往妈妈怀里钻;又或者某个阶段宝宝就不愿安分的躺着,从肆意翻滚到满屋子爬来爬去。

其实,这些都是宝宝健康成长的一种表现。在一段时间内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直至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后,宝宝的心智水平便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然后再迎接下一个"挑战"。

宝宝生长发育黄金期,妈妈一定要注意这4件事!

1、长期抱宝宝,影响生长发育

家里突然有了一位新成员,大家心里肯定都特别激动,总想要抱宝宝。对于宝宝来说,亲人的怀抱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一次,两次......宝宝也会越来越喜欢您的怀抱。

可是您却不能一味的满足宝宝,因为婴幼儿的脊柱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如果长期抱着,宝宝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会影响他脊柱及大运动能力的发育,而宝宝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育水平,还会进一步影响他大脑的发育。此外,如果经常抱着宝宝睡觉,他还会养成非抱不能睡,一放下就醒的坏习惯。

2、 长期喝奶瓶,影响吞咽、咀嚼能力

很多妈妈都容易忽视这个问题,认为宝宝戒不戒奶瓶都没有什么太大关系,等到宝宝大掉,自然就戒了。要知道,等到宝宝自己戒除就有点晚了,还是尽早给宝宝纠正,长期吃奶瓶对孩子的影响可不小呢!

美国儿医学会和美国牙医协会建议:宝宝在1岁到1岁半直接戒掉奶瓶的使用,最晚都不要超过2岁。如果2岁之后,宝宝还是继续使用奶瓶的话,就会对宝宝学习吞咽,咀嚼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3、 长期喂宝宝吃饭,影响自主进食发育能力

随着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他慢慢会萌发自主进食的欲望,但这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动作不准确,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

这时候,不少妈妈会担心宝宝自己吃不好,把食物弄得乱糟糟的,往往会阻止宝宝自主进食,由大人来喂食。

其实,在宝宝独立坐时,就可以给他提供手抓食物,开始训练宝宝自主进食的能力。在7-8月龄时,可以给宝宝提供勺子,让他尝试用勺子喂自己吃饭。当宝宝自己进食时,他不仅要用手抓握食物,还会激发他思考怎么吃、选哪个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宝宝对食物的兴趣。

4、 长期跟宝宝说叠字,不利于语言发育

婴幼儿语言的发展要经历单词句-双词句-简单句-复合句几个阶段。12个月左右的宝宝最初只能说一个词(单词句),到18个月后,会开始慢慢说2个词的句子;2岁以后,开始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婴幼儿最初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对周围环境语言的模仿而获得,在宝宝单词句阶段,用叠词这种儿语话的语言有利于宝宝的理解和交流,但是随着宝宝语言能力的增强,在2岁半后,建议不要继续用叠字这种儿语话的表达和宝宝交流。

所以,建议各位家长,早一点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越早开始,后面就会越轻松,还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生长发育!

宝宝发育"黄金期",家长应注意什么——康爱良医健康科普专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