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都知道今年過後賈母對薛寶釵越來越沒有了好感。另一方面,薛寶釵本身志氣高,眼界高,總是支持入官爲士這一思想,實現元春的那種榮耀顯赫的理想,但是這一個夙願一直沒有能夠實現,也完全是可能產生深刻的思念之情。

薛寶釵是紅樓夢裏重要的一個角色,她的存在代表着在封建時期一些大戶人家女兒的普遍狀態,圓滑處世,端莊大方。薛寶釵的性格是莊重寬厚的,但是並不等於他不明辨是非。有些時候他對大觀園以外的事是人事有自己的瞭解,也有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薛寶釵本身志氣高,眼界高,總是支持入官爲士這一思想,實現元春的那種榮耀顯赫的理想,但是這一個夙願一直沒有能夠實現,也完全是可能產生深刻的思念之情。她的的思想性格與平時的爲人特點,莊重敦厚中筒而傳統。

就連當時,榮國府的賈母她最喜歡的就是薛寶釵身上的豁達大度。就連時候家的千金史湘雲。也是覺得薛寶釵十分的完美。雖然她們當時並不是很熟,但是從外在的氣質就可以感受出薛寶釵的魅力。薛寶釵之前在大觀園中成立的詩社裏,寫過了不少美麗的詩句。被稱爲蘅蕪君的她,在詠菊詩會上,也就是大觀園海棠詩社繼詠白海棠之後舉行的第二次詩會。曹雪芹他藝高一籌,他別出心裁地將永菊的過程編成了故事情節。憶菊就是由寶釵所作。

曲中的菊花成了寶釵的知己和意中人,在憶菊的一段中,表現出纏綿悱惻柔美的情緒。雖然從表面上不符合她的思想性格和爲人特點,但是不乏她潛在意識裏存在的成分。而畫菊的那一個情節又表現出她的端莊穩重,溫柔敦厚的個性氣質。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薛寶釵他那所謂的豁達大度。是不是也隱藏着一些其他的因素?

我都知道今年過後賈母對薛寶釵越來越沒有了好感。雖然她在賈府生活了多年,但是從沒有完全被府中賈母完全接納。再搬出大觀園之後,寶釵就露出了很多原來沒有的面目。最直接的就是薛寶釵在走後,連離別的招呼都沒有向賈母打不就不辭而別。這一點與她之前的端莊大度的行爲形成鮮明的反差對比。

一些更小的細節則體現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在中秋賞月過後,寶釵還借年代久遠的人蔘,說是沒見世面的人家才珍藏密斂。這些言辭直接與了薛寶釵之前的涵養達禮形象不符。最後一個就是當他搬出大觀園之後,向王夫人提出減免大觀園中的費用,有失她原本的豁達大度的形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