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爲什麼叫“梅香”,似乎很難考證,但梅香用作婢女通稱是常見的。

如:宋代的華嶽有一首《呈古洲老人》:“衛霍勳名李杜才,才過四十也心灰。俗塵趁少便披拂,詩料空多難剪裁。時事謾提眉便皺,家懷未說眼先開。朱簾更倩梅香掛,要放銀蟾入座來。”

如:元代王修甫《八聲甘州》套曲:“無心繡作,空閒卻金剪刀。眉蹙吳山翠,眼橫秋水嬌。正心焦,梅香低報,報道晚妝樓外月兒高。”

這兩首詩詞中的梅香就是指丫鬟。

再如,這種通稱在古典小說中出現較多。《水滸傳》“吳用使時遷盜甲,湯隆賺徐寧上山”一回,謂時遷潛入徐寧家院中後,“伏在廚房外張時,見……兩個丫鬟兀自收拾未了……分付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隨班,你們四更起來燒湯,安排點心。’……兩個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睏倦,亦皆睡了……徐寧起來,便喚丫鬟起來燒湯……徐寧喫罷……兩個梅香點着燈,送徐寧出去”。徐寧家有兩個丫鬟,但自始至終只出現“梅香”一個名字。徐寧的娘子“分付梅香”時稱之爲“你們”,後面又兩次出現“兩個梅香”,這說明“梅香”就是作爲丫鬟的代名詞來用的。

那麼丫鬟爲什麼叫“梅香”呢?

李漁在《十二樓》有一解釋:“從古及今,都把‘梅香’二字做了丫鬟的通號,習而不察者都說是個美稱,殊不知這兩個字眼古人原有深意:梅者,媒也;香者,向也。梅傳春信,香惹遊蜂,春信在內,遊蜂在外,若不是她向裏向外牽合攏來,如何得在一處?以此相呼,全要人顧名思義,刻刻防閒;一有不察,就要做出事來,及至玷污清名,梅香而主臭矣。若不是這種意思,丫鬟的名目甚多,哪一種花卉、哪一件器皿不曾取過喚過?爲何別樣不傳,獨有‘梅香’二字千古相因而不變也?”

真是一語道破其中奧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