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hello各位小伙伴,欢迎来到车周边,有趣有料的汽车各类知识在这里,欢迎关注。本期主题:为民发声!有代表建议让合规的电动车“有路可走”


出行方式的多元化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地便捷,缓解了单一交通工具的压力,而与此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使交通环境更加复杂。其中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目前国内交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而所有非机动车里面,电动自行车的基数占比最大。截止2019年,国内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亿辆,并且依然以稳步增长势态发展。

开车出行的朋友们可能对一个现象深有感触,无论是你在排队等红灯还是正在缓慢通行时,身旁时常会有电动自行车与你擦肩而过,并且不乏有在车流中来回穿插的现象,实在让人捏一把汗。而这也并不能完全怪电动车,究其原因有二:首先,国内很多城市目前仍然没有设立独立专用的非机动车道,绝大部分依然是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用。其次,即便有非机动车道,那么汽车占非机动车道的行为屡见不鲜,导致电动自行车“无路可走”只能与汽车争夺路权。当然也不乏其中有只是为了赶时间选择走机动车道的人。为此,全国人 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为了让电动自行车合理合法出行提出建议。

张天任表示,目前以电动车为代表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也可以说是多元化的出行方式与现实道路条件之间的矛盾。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使得汽车的保有量与日俱增,为当下道路条件和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许多大城市已经无法满足汽车的正常通行,需要限号等,更别提电动车的生存空间了。

所以说,想要电动车能有路可走,那么就必须从根源做起另辟蹊径,不能以压缩汽车的空间为前提。比如道路规划建设、合理的路权分配、适当开辟电动车专用通道等方面下功夫。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重视特殊群体、严抓生产标准

目前国内电动车的生产是依照《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的标准要求来实施的,这是基于人们最基本的出行保障,而目前一些以电动车、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行业如快递、外卖等,新国标的电动车续航里程无法满足而摩托车很多城市又有限摩令,所以需要重视这部分人的需求。除此之外,需要加上对电动自行车生产的监督,避免参差不齐的产品流入市场。

电动自行车合规后“有路可走”

在电动车合规、合法的基础上,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管控的城市逐步放开管制,比如可以对电动车实行一些必要的强制保障措施,和汽车一样购买保险、上路佩戴头盔、加强违章行为的处罚和安全教育,与此同时建议相关部门简化年检程序、降低上牌费用等,做到“松紧适当”。

写在最后:我国作为电动自行车大国,无处没有其身影,尤其是乡镇区域,可以说电动车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意义非比寻常。并且电动车安全文明出行既可以缓解交通压力也能为减能减排做贡献,站在个人角度又能节省时间,如果加以合理约束,那么它存在的利要大于弊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