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家喻戶曉的卡通明星,與“網紅”流量平臺之間,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昨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漫畫形象“三毛”走進薇婭直播間,“三毛之父”、漫畫家張樂平的外孫詹勝與網友分享了外公創造“三毛”的故事,網友紛紛留言刷屏。

短短4分鐘,少年兒童出版社《三毛流浪記(彩圖注音讀物)》銷量破5萬冊,截至晚間24點,賣出75299冊,另有8000餘在購物籃中待付款。

“三毛”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正直、機智、勇敢、善良,爲幾代中國人所熟知和喜愛。張樂平先生從1935年開始創作“三毛”。

1947年6月,張樂平先生創作的《三毛流浪記》在當時的上海《大公報》上率先發表,立刻引起轟動。

《三毛流浪記》講述了一個流浪兒童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歷經挫折、但仍嚮往美好生活的經歷,感動了無數的讀者,後被改編成電影、動畫、舞臺劇等多種藝術形式並廣爲流傳。

2016年8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三毛流浪記》累計發行量破1000萬冊。2020年,《三毛流浪記》入選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成爲教育部向小學三、四年級學生指定閱讀的圖書之一。

近年來,“三毛”漫畫在海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先後出版了法語版、意大利語版,讓全世界的兒童讀者都有機會認識和了解中國的“三毛”。

昨晚,“三毛”走進薇婭直播間,“三毛之父”、漫畫家張樂平的外孫詹勝與網友分享了外公創造“三毛”的故事。截至晚間24點,賣出75299冊,另有8000餘在購物籃中待付款。

活動後續效應仍在持續,“三毛流浪記”在圖書類商品銷量中衝到了全網第一,還有效帶動了少兒社其他品種銷售。

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輯唐兵說,“這一晚,讓我們體驗了一把流量經濟,就像過山車,刺激!不過好書就是好書,經典就是經典,值得每個家庭收藏,能走進每個時代孩子的心中。但是好書也需要平臺宣傳,需要廣而告之。”

一位編輯表示,數字的背後是人,是故事。三毛與薇婭,不同時代的大衆明星站在一起,看似混搭,其實是故事選擇了故事,創造了新的故事。

讀者當晚在薇婭直播間每購買一本《三毛流浪記(彩圖注音讀物)》,少年兒童出版社、上海三毛形象發展有限公司和薇婭團隊捐贈8元,將用於購買圖書捐獻給貧困兒童,讓閱讀滋養更多孩子的心靈。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