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便是这样,在当时那个将导弹研制封为最高机密的时代,于敏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甚至于研究结束后的十几年里,在机密解封之前,于敏都没有向家人透露关于氢弹和原子弹的半点信息。正是因为于敏的存在,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氢弹的国家,这也正是无数列强不敢再次觊觎中国的原因。

引言

武器一直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自卫方式,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处于一个并不十分发达的阶段,所以在武器方面也久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就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一大批海外学子毅然归国,像两弹元勋邓稼先还有导弹之父钱学森这样的科学界的人才,更是被资本主义国家层层堵截,在艰辛中奋然归国。


但有这样一个人,在大众的视线中并不是十分熟悉。说起氢弹,大概没有人不知道,但真正指导制作他的人是谁呢?就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于敏。同时,他也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元勋的受勋者之一。正是因为于敏的存在,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氢弹的国家,这也正是无数列强不敢再次觊觎中国的原因。但是,于敏并不是什么国际知名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而是真正由我国自主培养的"国产专家"。


至于说于敏是一个"国产专家",是因为他并没有任何海外留学的经历。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虽然在入学时是学习的工科,但是由于对老师不讲解根源的不满,于敏选择了转去物理系。虽然给自己的定义是理论物理,但这并不妨碍于敏有了后来的那些成就。本科毕业后,于敏考取了张宗燧先生的研究生,并在之后的几年中获得了许多国家称号。

在上个世纪,战争的威胁还没有完全的从世界中消失,氢弹技术是被各个国家奉为绝密的科研资料。作为科技相对落后于世界发展的中国,只能自己白手起家研制氢弹。但其实,相比较氢弹,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用两颗原子弹直接使得日本投降,中国国内其实将研究重心偏向了原子弹,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五的资源和时间都用在了原子弹的研制上。


就在于敏发现了氢弹研制的关键的时候,邓稼先收到了来自于敏的一个奇怪的电话。并没有人察觉出这通电话的异常,甚至只觉得是朋友间的寒暄或是醉酒后的闲聊。只有两个当事人知道,这是黎明前的太阳。在那通加了密的对话中,邓稼先知道,光明就要到来了,于是迅速收拾行装赶向了于敏的所在地。即便是这样,在当时那个将导弹研制封为最高机密的时代,于敏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甚至于研究结束后的十几年里,在机密解封之前,于敏都没有向家人透露关于氢弹和原子弹的半点信息。知道一九八八年关于两弹研制的机密解封,于敏的名字才真正出现在大众的视线范围之内。


在当时的社会之下,研制氢弹是非常艰难的,那个时候的中国经济十分的落后。因为有众多的科研要进行,每个平均分配下来,经费就很少。然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于敏作为总负责人,他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在这研制武器的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的名字都是保密的,就连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是做这样绝密工作的。第一颗氢弹的爆炸试验成功,中国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样的速度是真正的世界第一。于敏这个没有任何出国留学经历的本土科学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了力量,令整个世界都震惊了。但是在这背后付出的努力是艰辛的,因为要研制原子弹和氢弹,在只有一台计算机的情况下。大部分的情况只能用人力计算,堆积如山的草稿纸,是于敏等人的努力,皇天不负苦心人,就这样他们研制成功了。


结语

于敏是真正的国士无双,是老一辈科学家们的代表,他们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挥洒在那片沙漠戈壁上。于老有一次在接受颁奖的时候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是全体科学家们的功劳。还有着许许多多不能回来的烈士们,他们永远的在戈壁滩上和白杨一样守护着我们的人民。有了武器,国家就有了底气,之前美国攻打中东半岛,很多人就会疑惑,抢个石油也不至于这么拼命?美国之所以敢这么做,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打杀伤性的武器吗?不就是仗着自己武力值最高而为所欲为嘛?中国这么努力,就在未雨绸缪,在将来某一天真的发生战争了,我们也不会怕,就因为我们有底气,我们有能力。像于老这样的人将自己微小的力量贡献给祖国,将这份力量最大化,值得我们敬重。

参考资料:

《于敏文集》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