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器,出土陶片修復率不高,可辨釜、圈足盤、鉢、敞口盆、小杯、折扁腹罐、釜支腳、陶拍、器蓋、小陶玩等器形,陶質以夾砂陶爲主,還有夾炭陶,以及少量夾細砂陶、加貝殼碎屑陶等,陶色以紅褐色爲主,還有紅衣陶、黑衣陶,陶胎厚薄不均,燒製火候看似不高,器形多較規整,製作成型用泥條疊築加拍打成形,無明顯慢輪修整技術。至今,已完成基坑內主要探方的大部分發掘工作量,發現灰坑、橡子儲藏坑處理坑、燒土堆、燒土坑、器物加工和食物處理點等遺蹟十多處,出土各類可登記遺物數百件,以及海量的先民食用後廢棄的貝殼遺存和其他動植物遺存。

5月30日,浙江省文物局、餘姚市人民政府和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井頭山遺址與公衆見面。專家稱,井頭山遺址的發現,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和文明發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

據瞭解,井頭山遺址位於寧波餘姚三七市鎮井頭山南麓,東距田螺山遺址1.5公里。遺址埋藏在現地表之下8米左右。2013年底因廠房建設打樁時發現,2014年以來經考古勘探確認爲一處埋藏很深、時代較早的史前文化遺址。

2019年下半年,再次向國家文物局申請並獲批主動性考古發掘執照。9月中旬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聯合考古發掘。

基坑東西長50米,南北寬15米,內部按照5×10平方米的規格布方,共750平方米。至今,已完成基坑內主要探方的大部分發掘工作量,發現灰坑、橡子儲藏坑處理坑、燒土堆、燒土坑、器物加工和食物處理點等遺蹟十多處,出土各類可登記遺物數百件,以及海量的先民食用後廢棄的貝殼遺存和其他動植物遺存。

對該遺址的考古發掘,可較清晰地復原出8000多年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部分先民的生產、生活狀態和自然環境的特徵。據專家介紹,出土的遺物主要分爲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當時先民食用後丟棄的數量巨大的各種海生貝類(蚶、螺、牡蠣、蟶、蛤、蠔等),膠結牡蠣殼的粗礫石塊。以及用大型貝殼加工磨製的一些貝器(鏟、刀、圓形飾片等);動物骨頭數量不少。較多碎木塊、木棍、木條、小樹枝條、木炭塊和木炭顆粒,以及橡子、麻櫟果、桃核等果核、少量炭化米、雜草種子等植物遺存。

第二大類,人工製品,有陶器、石器、骨器、木器、貝器、編織物等。

陶器,出土陶片修復率不高,可辨釜、圈足盤、鉢、敞口盆、小杯、折扁腹罐、釜支腳、陶拍、器蓋、小陶玩等器形,陶質以夾砂陶爲主,還有夾炭陶,以及少量夾細砂陶、加貝殼碎屑陶等,陶色以紅褐色爲主,還有紅衣陶、黑衣陶,陶胎厚薄不均,燒製火候看似不高,器形多較規整,製作成型用泥條疊築加拍打成形,無明顯慢輪修整技術;紋飾有繩紋、淺方格紋、刻劃紋等,還有少量簡單的紅彩。

石器有斧、錘、錛、礪石、圓盤狀石塊等,數量30多件;上百件骨器,器形有鏃、錐、鰾、鑿、針、匙、珠、笄等;還有不少加工程度不一的木器(用於安裝石斧的菜刀形木柄、木矛形器、用於安裝石錛的“7”字形木柄、點種棒、雙尖頭木棍、無尖頭木棍、刻槽帶銷釘木板、木槳、棒槌形木器、等);還有不少蘆葦(芒草)編織物(席子、籃子、筐子、揹簍等)。

第三大類,除貝殼以外的動物碎骨頭也較大量;還出土較多碎木塊、木棍、木條、小樹枝條、木炭塊和木炭顆粒;還有不少編織物、繩子的原料(蘆葦杆、芒草杆、還有一些植物纖維等),以及很多的植物種子、果核(橡子、麻櫟果、桃核、少量炭化米、稻穀殼、水稻小穗軸、以及漆樹、黃連木、獼猴桃、紫蘇、灰菜等木本、草本植物的種子)等遺存。

井頭山遺址出土遺物具有鮮明的自身文化特徵。陶器主要器型爲釜、罐、圜底器爲主,少量圈足器,不見三足器,與河姆渡文化陶器在基本器形和小耳狀、雞冠耳狀扳手等細部裝飾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兩者之間的差異更加明顯;繩紋、方格紋普遍,也有一定數量的紅彩(衣)和黑衣;製作工藝上以泥條疊築加拍打成型,慢輪製作痕不明顯。生業方式以海產捕撈爲主,兼有采集和狩獵,以及早期稻作農業。對中國沿海地區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出土遺物經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碳十四實驗室等多家實驗室測定,井頭山遺址的年代在距今7800~8300年之間。

井頭山遺址年代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這是寧紹平原史前考古年代學上的一個重大突破,也是寧波地區人文起源的歷史在河姆渡文化基礎上再往前推進了1000多年。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