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依然对孔孟之道十分推崇,学生从小就会读《孔子》,从中也会体悟到做人的道理。实际上孔孟之道旨在培养出仁义之辈,而非贪图利益的小人,所以提到孔孟,人们会肃然起敬,会称他们为圣人和君子。

深谙儒家精髓的学者多半成为老师,他们也通过自己所领悟的道理感化他人,这样教育出来的多半都是善良人和老实人。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实人会受到推崇?当然主要原因是老实人一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人也容易亲近。所以说到底,这是孔孟之道是为了让人符合社会期待。

如此说来又会产生一个问题,孔孟时期男子都以步入仕途为荣,那么孔子和孟子一生所学和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他们不想走仕途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如果孔孟学说只是为了教会人们退隐深山老林,就不会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说法。所以,孔孟之道和鬼谷子所说的无异,这些道理都是为让人们入世,并非出世。只不过鬼谷子的论点更加清晰和明了,贴近生活,而不会在文字上做过多的修饰。

01

如果只把孔孟学说当成是经典来看,那么似乎就浪费了先人的一片苦心。而且在孔孟的众多身份和头衔里,有一个绝对不能被忽视,那就是''政治家''。所以他们说了很多道理,都不曾脱离政治,他们一生的努力都在围绕着仕途打转,这一点毋庸置疑。

孔孟之道所阐述的是真理,也值得流传下去,但是另一方面,世人在看待这些经典的时候,不能只读死书,而是要灵活的运用,把这些道理放在当今社会,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顺利,让圣贤的知识为自己的发展增添羽翼。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目的是什么?目的自然就是为了游说,游说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君王的赏识,所以说到底,孔子是希望走仕途的。孟子也经常四处走,期间不停地宣扬着自己的学说,虽然没有得到君王的赏识,可是孟子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为了历史名人。所以,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都想要当官。当然他们当官并非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更好的宣扬自己的学说,期待借此扩大影响力,让自己成为声名远大之人。

02

其实圣贤对于想要当官的迫切愿望也没有藏着掖着,比如一位叫做周霄的魏国人就曾经这样问过孟子:古代的君子也做官吗?

可以说这是一个直戳心底的质疑,如果说不想做官,那就是在说假话。如果说想做官,似乎有些唯利是图,玷污了君子本该有的清誉。但是做官也并非是丢脸的事情,当好官自然可以保住名节,关键是如何管住自己。所以孟子直言不讳的回答:做官!

孟子还提到了孔子,按照孟子的说法,当年国君不任用孔子超过三个月,孔子就会为此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孔子在游说各国期间也会带上见面礼,这样做自然是为了给君王留下好印象,也可以借此谋得一官半职。可见孟子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了,君子不仅想做官,而且会为了做官积极争取。

随后周霄又追问:三个月没有被君王任用就感到不开心,想要当官的想法是不是太明显了?

孟子马上回答说:君子如果丢掉了官职,就如同诸侯国丢掉了国家一样,对于君子来说,官职就是如此重要,所以孔子才会有这样的情绪表现。

当然孔孟对仕途的向往自然和贪图功名利禄不同,他们为人正直,看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有指导思想,这样的人如果当官,自然是那个时代的幸事,他们也希望借由自己的身份教化民众。当然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就是恢复周礼。不过孔孟不屑于搞复杂的竞争策略,像合纵连横、蚕食政策等不在他们的努力范围以内,他们所推崇的是仁爱。

那么仁爱是否是真理,对于现实又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03

不得不说,孔孟之道所描绘的是一派理想图景,人们都有仁爱之心共同创建美好明天,大致上就是这样的意思。可是说到底,在各个阶层和各个团体当中,有的时候仁爱往往就是最没有用处的。

为什么这样说?就拿现代社会来说,当人们去一家公司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所看重的是什么?所看重的自然就是能力,但是公司不会明着说希望你有能力帮助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所以需要人才具备的是竞争能力。如果人人讲仁爱,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公司不喜欢录用毕业生的主要原因,因为毕业生涉世未深,还太稚嫩,公司花精力和时间去培养他们,也是为了提升他们的竞争力。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仁爱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被认为是最没有用处的指导思想。鬼谷子曾经说过一句话: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翻译过来就是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要勉强别人做到,他的观点其实更加接地气,也符合现代社会的普世原则,因为无论公司领导在说什么,其实心里话只有一句:赚钱!来公司谋职位的目的也无非就是为了赚钱,所以为了利益而做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这和仁爱也没有任何矛盾之处。

但是说回来孔孟之道和鬼谷子的理论并非背道而驰,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现实生活,只不过孔孟之道太超前,而鬼谷子的论点更加贴近现实,也符合人们所需。可以将孔孟之道比作是马拉松的终点,鬼谷子的理论就是如何跑到终点的方法。

毕竟对于现代人来说,利益不可或缺,没有利益可图就意味着无法生存,生存都出现问题,还怎么谈仁爱和理想。归根结底,老实人需要学会的一条潜规则就是活过当下,无论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利,适者生存才是走向高度的必经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