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古稱葭萌,是迄今爲止國內保存最爲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國古城。它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鮑三娘墓在昭化城外的曲回壩。說到鮑三娘墓,就要說說鮑三娘這個人。其實,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均未有鮑三娘,以致於有人認爲鮑三娘是虛構的。但在昭化,大家都知道鮑三娘這個人。她孃家在夔州鮑家山,姐妹中排行第三,人稱“鮑三娘”。鮑三娘人長得漂亮,又會武功,可謂蜀國的名女人。關羽生有三子:關平、關興、關索,鮑三孃的丈夫就是關羽的三兒子關索。關索能與鮑三娘結爲夫妻,有一段“英雄救美”的故事。據說,有一日,年輕的關索來到夔州鮑家山地界,發現街頭亂哄哄的。原來,一個名叫廉康的山匪頭目看上了鮑三孃的美貌,上門求親。廉康力大無比,也有武功,但卻長得很醜,鮑三娘自然看不上他。廉康求親不成,便欲強搶。關索一聽還有這種事情,便拔刀相助,殺了廉康,救出鮑三娘。接下來的事情就很自然了,英雄配美人,美人愛英雄,鮑家把三姑娘許給了關索。蜀炎興元年(公元263年),曹魏將領鍾會率15萬大軍兵攻蜀,蜀軍5萬將士在今昭化古城東門外的桔柏渡西岸進行阻擊。這次阻擊戰相當慘烈,關索被魏將龐會打落江中淹死,鮑三娘則在土基壩一帶與曹軍交手,結果也戰死了(對於鮑三娘之死,民間有不同的說法,除了戰死,還有病死一說)。鮑三娘死後,遺體被運到土基壩對岸的曲回壩安葬,這纔有今鮑三娘墓。《四川通志》(卷四十五)記載:“鮑三娘墓在縣北十五里,曲回壩南,白水西岸,巨墓嶷然。昔時土坼,見墓門石砌堅緻如城闉之狀,內室幽黑屈曲,人無敢入。今已封閉矣。”鮑三娘墓被盜墓賊光顧過,影響最大的一次在民國初年,“盜墓賊”竟然是法國人,這大概也是一樁盜墓祕聞吧。這個法國盜墓賊名叫謝閣蘭(Victor Segalen),盜墓時間在1914年。當時,謝閣蘭是以考古的名義入川的,這次考古系由法國教育部和考古學院贊助,公開說是考古,其實是來盜搶中國文物的。當時謝閣蘭由北京出發,先去了西安,三月份謝閣蘭與同夥法佔(Cilbert de Voisins)一起,經古蜀道入川。謝閣蘭回國後寫出了《中國西部考古記》一書。在書中,謝閣蘭記述了當時盜鮑三娘墓的經過—“其墓已爲雨水所衝削,墓之一角陷落,此事籍文亦載之。吾人即於是處發掘,見一窟室,穹頂,頂以畫磚築之。破壁而下,見一大室,長五公尺四十分,寬一公尺九十分。北壁磚壁已一部倒塌,吾人即由是處進入室中。室中空無所有,無棺柩之跡,掘地始得一額骨。”謝閣蘭盜墓(好聽一點說是考古)應該是個老手,十分有經驗,他知道中國古墓室地下,特別是棺材下面一般會埋藏東西,故而“掘地三尺”,不然,也不會發現鮑三孃的一塊頭骨。謝閣蘭、法佔盜掘鮑三娘墓行爲,當時曾激起當地村民的強烈反對。據謝閣蘭自述:“……發掘中國古墓,爲至難至險之事。此次入鮑氏女墓,已煩脣舌。調查之第二日,村長率其全村之人來加以阻止。”據《廣元縣文物志》,當時雖然老百姓出來阻止了,但也不知道謝閣蘭使了什麼手段,他的盜墓行爲最終還是得逞了,盜得了鮑三娘額骨、車馬磚等一批墓內珍貴文物,裝箱運走。其中的部分文物後來在法國公開了,1924年在法國巴黎出版的《中國西行旅行圖錄集》中,便刊有三張鮑三娘墓的照片:一爲掘開墓門時的照片,一爲鮑三娘墓墓內室壁上的錢紋、車馬畫像磚的照片。謝閣蘭對這次西部“考古”很開心,稱“結果之滿意,實無有逾於此者矣。”鮑三孃的頭骨目前仍應在法國—鮑三娘生前絕對不會想到,在一千多年後,她還有機會“出國”呢。但是,這樣的“出國”實在是中國人的一樁恥辱,希望有一天,鮑三孃的那塊頭骨能回到中國,回到昭化!圖一爲法國人“考古發掘”老照片圖二爲鮑三娘墓掘開墓門時的照片圖三爲鮑三娘墓內室壁上車馬畫像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