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醫生的瞭解和檢查後得知,原來問題出於在父母身上,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又太累沒有辦法陪女兒,再加上幼兒園遲遲沒有開學,父母又讓女兒天天看電視,讓孩子產生了一種誤解,認爲是電視的存在,所以爸爸媽媽纔不陪自己玩,因此纔會有這種想法。現在許多家庭,由於父母白天上班太累,晚上回來沒有力氣去帶孩子,所以會把電視或者其它電子產品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玩。

孩子從小就有強大的想象力,還會和父母說一些很奇怪的話,不過畢竟是孩子,童言無忌,有時父母想起來孩子說的話還會任何挺好的。

不過,對於孩子說的話,父母也不能全部當做開玩笑,有時也要上心的去傾聽一下,說不定可以在孩子的話語中聽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媽媽,電視裏的人出來了

有一對父母認爲孩子在和自己開玩笑,根本沒把孩子說的話放心上,甚至認爲孩子在惡作劇、開玩笑,但誰知道幾天後父母發現了問題所在。

涵涵今年5歲,是父母的小公主,對於涵涵的要求爸爸媽媽總是無條件滿足,不過,由於特殊時期裏幼兒園還沒有辦法去幼兒園,父母因爲上班沒有辦法陪在涵涵身邊,因此電視便成爲涵涵最好的“夥伴”。


涵涵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在家看電視和玩玩具,等到晚上爸爸媽媽下班之後纔可以陪她玩,但是由於爸爸媽媽上班也是非常辛苦的,所以大多數的時間還是會把女兒涵涵交給電視和玩具。

突然有一天,媽媽下班回到家,涵涵對她說了一句“媽媽,電視裏的人出來了”,媽媽聽到這句話以爲女兒在開玩笑,摸摸她的頭說:出來正好可以陪你玩了。

但是,接下來的5天,涵涵總是對媽媽說的同樣的話,甚至開始有些害怕看電視了,媽媽終於發現了問題,趕緊帶女兒去醫院進行檢查。


通過醫生的瞭解和檢查後得知,原來問題出於在父母身上,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又太累沒有辦法陪女兒,再加上幼兒園遲遲沒有開學,父母又讓女兒天天看電視,讓孩子產生了一種誤解,認爲是電視的存在,所以爸爸媽媽纔不陪自己玩,因此纔會有這種想法。

不要讓電子產品拖累孩子

現在許多家庭,由於父母白天上班太累,晚上回來沒有力氣去帶孩子,所以會把電視或者其它電子產品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玩。

但是,家長要知道,電子產品是沒有辦法代替父母的,就算孩子喜歡看電視,喜歡玩手機遊戲,但是他們更希望父母可以陪自己。

孩子的童年不需要電子產品,但需要父母的陪伴,不要讓電子產品拖累孩子,也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不喜歡自己。


如何高效的陪伴孩子

1)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

很多父母下班回家喫過飯之後,會把孩子放在一旁,自己躺在牀上或者沙發上玩着手機或者看着自己喜歡看的電視劇。

但是,這種做法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雖然,孩子在一旁玩着遊戲,但是他們更希望父母可以陪自己,如果有心的父母可以發現,每一次下班看到孩子時,他們總是特別的開心,雖然淘氣但是特別想待着父母的身邊。

2)每週選出一天

父母應該每週選出一天,一家三口一起出去玩,不管去哪裏玩都是對孩子的一種陪伴,這種陪伴會讓孩子開心快樂,會比他們玩玩具、玩手機更有意義,而且父母要知道,有效的陪伴是會幫助孩子成長的。

3)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親子陪伴中,最重要的是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在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心理,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得到父母的支持,當然陪伴也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父母的高效陪伴應該是建立在瞭解孩子需求之上的,只有這樣才能讓親子關係更上一步。

4)多和孩子溝通

成龍表示曾經有一段時間,父子倆只要一說話就會發生衝突,雖然,現在沒有這種情況了,但是卻覺得孩子有很多話想說。

孩子會理解父母的辛苦,當然也請父母學會和孩子的溝通,通過溝通可以得知孩子的想法,孩子的看法,以及孩子的需求,所以,多和孩子溝通是高效陪伴的基礎。


5)父母注意說話的語氣

有些父母在和孩子說話時,經常會用一種批評的語氣,這種語氣會讓孩子和你產生距離感,甚至會讓孩子害怕和你溝通,因此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儘量柔和、平緩,不要讓孩子害怕。

6)時常給孩子一些獎勵

父母可以時常的給孩子一些獎勵,尤其是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父母可以針對孩子欠缺的地方給孩子送一些禮物,比如孩子不喜歡看繪本,父母可以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繪本,這樣不僅可以激勵起孩子看繪本的慾望,還能增加親子之間的關係,而且選禮物的過程,也是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

還有一些孩子不喜歡喝水,父母可以曾6.1兒童節之際給孩子買一個可愛的水杯,激發他們喝水的慾望,比如這款鯨魚噴水水杯,不僅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環繞的吸管設計還能保護孩子的牙齒和口腔,在喝水的同時又能鍛鍊肺活力,而且還非常的防撞耐摔,孩子可以任意的去“蹂躪”它,讓孩子愛上喝水!

暖心小貼士

育兒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陪伴是不可缺少的,大部分的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所以,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和進步,學會陪伴孩子,是成爲父母的第一步!

相關文章